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章 郡主大善
    蒸汽机曾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动机,因为它的出现,引起了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

    最初的蒸汽机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只能为机械提供运转的动力,内部没有相对的摩擦,不需要润滑油,只需要水。

    燕国现在的制铁技术,又有她的提点,打造出蒸汽机并不难。

    蒸汽机推动船只运行,使船舶动力从人力自然力,转变为机械力,便能轻而易举地建造更的船,运栽更多的货物。

    除此之外,她还能根据空间智能电脑的详细解析,改进船只捕鱼的结构,提高对航线和天气的掌控度,让船只出行更加的安全稳定。

    赵云宁又用空间智能电脑算了一下,若是直接将现有的帆船,改进了蒸汽船,一次出海,也最起码能捕捞回两万斤的承重。

    两万斤!

    五艘船就是十万斤,就算他们三天才能回来一次,平均下来,也足够粮食补给吃了。

    赵云宁眼里的光越来越亮,能救人,当然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儿。

    她当即对钱管家道:“拿纸笔来!”

    赵云宁飞快写完一封信,把信交到郑多手里,“这信,你亲自交给海府尹,让他尽快安排下去。”

    郑多领命,张马毅立马急不可耐地问:“郡主,那我呢,不需要找他们募捐粮食吗?”

    赵云宁摇摇头,“需要,等城门百姓散开,我们进城,我会通知你。”

    郡主这么安排,自然有郡主的道理,张马毅便不多问了。

    赵云宁记得李全是木工,李合是铁匠,二人合力,正好能够制作出蒸汽船的模型。

    赵云宁把他们叫来,给了他们一个人一张图纸,问他们,“可看得懂?”

    作为一个合格的木匠和铁匠,看图纸画图纸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确明细的图纸。

    咋一眼,活生生呈现在他们跟前一样。

    除却上面的专业话术,他们不太懂,按照图纸上亲手教导般的详细步骤图,肯定能够制造出来。

    李合李胜两兄弟点点头,却不知赵云宁让他们制作这种东西干什么。

    赵云宁问,“按照图纸原封不动还原,材料我全让人给你们准备,你们估计得多久?”

    赵云宁要求他们制作的蒸汽船模型,也就只有一个西瓜那么大。

    李合说,“郡主若是要的急,我两个时辰内就能赶工出船身。”

    李胜说:“锻造熔铁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明天早上,小的也能赶工完成。”

    赵云宁又用空间里的智能电脑,用他们所说的时间,换算了一下制造大型蒸汽船的时间,加格外增多的人力物力旁支预估的时间,制造一艘一次性可捕捞二十万吨的蒸汽船,至少得四个月。

    四个月也不算太长,得到的回报却是丰厚的,即便灾情过去,也能促进当地渔业的重大发展。

    正好也能将劳动力分散到造船上,免得冬天大量的闲散人员,引起各种问题。

    赵云宁对他们说,“好,那今晚就辛苦你们了。”

    李合李胜虽然好奇,赵云宁不说,便意识到这是需要保密的事儿,赶忙承诺后退出去,跟随钱管家去领材料了。

    很快,第二日早上,李合李胜就将两人分别制作的东西带来了。

    赵云宁拿起船只打量,不由惊叹李合惊人的手艺,图纸并没有要求他一定会要很精细,他却做的跟个艺术品似的。

    赵云宁夸赞道:“做的很漂亮,很精巧。”

    李合赶忙说:“都是郡主画的图纸栩栩如生,小的才会得心应手。”又夸,“郡主这船,是小的见过的最别致的船呢!”

    赵云宁笑了笑,当然是最别致的船,这可是十八世纪的蒸汽帆船。

    李胜见赵云宁拿起小型蒸汽机,十分忐忑。

    他是按照图纸原封不动还原出成品,仍旧猜不明白这东西有什么作用,生怕会让赵云宁不满意。

    哪知,赵云宁往蒸汽机内部加入一些水,又在下头放了根矮蜡烛,神奇的一幕就发生了。

    “噗嗤噗嗤”他制作的铁器,竟然呼啦啦地转了起来,速度还异常地快。

    把柄被赵云宁往上一掰,速度又慢了一些。

    李胜眼露惊奇,原来把手的作用是调控速度。

    若不是亲口吩咐的,赵云宁还以为手里拿着的小型蒸汽机,就是她买的现代模型。

    赵云宁明显露出比刚才还高兴的笑容,“你们的手艺真令我叹为观止,我很满意。”又道:“若是蒸汽船能够成功,以后你们便是我们燕国最重要的船只工程师了。”

    蒸汽船?船只工程师?

    赵云宁说些什么他们听不懂,却不防他们死死盯着赵云宁接下来的一举一动。

    赵云宁在脑海里将蒸汽船的组合图纸放大,小心地将蒸汽机放在预留的位置上固定。

    李合李胜恍然大悟,原来船身和蒸汽机是一体的。

    赵云宁又将整合的蒸汽船,放入早先准备的大水盆中,再次点燃了蜡烛。

    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蒸汽竟然转换成了推动船只运动的动力,在水盆里行驶起来。

    没有借助任何的风力,人力,单单点了个蜡烛,就动起来了!

    李合李胜一脸震惊,脑子里突然就闪现出一艘巨大的蒸汽船在海面上,威风禀禀行驶的画面。

    郡主这也太聪明了!

    即便他们只认实几个大字,也明白这套结构能让燕国的航海技术一举遥遥领先。

    赵云宁早有预料,仍旧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原来我在藏书阁看到的兔子,真的有用!”又试了试船舵,转动还算灵敏,就是底座的蒸汽机容易晃动,对他们说,“有没有办法让船舵和蒸汽机连接的更融洽。”

    李合李胜赶忙上前仔细查看,过了好一会儿,商量出方案,“焊接齿轮,木条榫接,都可以将其连接的更融洽。”

    赵云宁点点头,“那你们先回去休息,再继续研究吧,等你们研究好了,就需要你们亲自带人改良我们现在的帆船,提高捕鱼量,让百姓们都能填饱肚子。”

    郡主丰功伟绩,说不定连带他们也能名垂千史。

    李合李胜互看一眼,眼露激动,“郡主大善,小的必将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