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2章 完美的善后
    白小真独自一人飞降山头上,“有话直说,别来一套套的官话。”

    为首宦官魏公公趋前,展开圣旨就读,“奉天承道,圣皇诏曰……”

    白小真轻轻瞟了一眼,宦官便读不下去,“魏公公请稍等,这圣旨由在下娘亲来接,更为妥当。”

    话声未落,人已不见踪影。他掠一眼已知内容,与父亲无关,而是追封先祖白铁山为侯。

    不消片刻,由杨柳两女搀扶白母,八凤女护卫身周,十一人齐齐从天而降。

    白小真当然是躲起来了,接圣旨必须要跪,他岂能跪皇帝老儿。但若为这点小事翻脸的话,当然也是极其不明智,因此他当然不能出现。

    白郑氏很自然匍匐在地,对她而言,能够接圣旨当然是莫大荣幸。

    魏公公清了清嗓子,再度展开圣旨,“民妇白郑氏接旨,奉天承道,圣皇诏曰……”

    圣旨洋洋千字,通篇都是赞誉白铁山,顺便将四百年前一战,提升到无以复加程度。

    白铁山被追封为上将军,兼一等神武侯,爵位世袭。至于赏赐黄金多少两之类,自然不在话下,真正重要的是封地。

    白羊谷及周边百里,从此成为神武侯封地。爵位世袭,也即意味白铁山的子孙,均为神武侯。

    “民妇白郑氏,叩谢圣皇恩浩荡,圣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白郑氏热泪滚滚,连叩了九个响头。

    从这刻起,白郑氏便为神武侯夫人。白小真自然也成为小神武侯,不管他是否接旨,白母接下便已成为事实。

    白族长与一众族老,早已绕到白母等人后面,跪了一地沾光。此刻更是山呼万岁,并且不知叩了多少个响头。

    尽管白家寨族人,与白小真这一房的血缘,已超出十八代之外,但毕竟是同一祖宗。因此这一份光,他们坚决沾定了。

    魏公公也是长吁一口气,同时身子一晃几乎摔倒,当然即刻有人扶住。

    他也真不容易啊,一夜之间飞一万里。当然是坐大飞舟,但作为一名凡人,坐大飞舟并非好玩事情,弄不好是要死人的。

    其他各级官员,同样是长吁一口气。白郑氏接下圣旨,后面的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圣皇这招不管是谁出的主意,都可谓绝妙,一下子就将棘手强敌,变为圣廷的世代忠臣。

    魏公公万里迢迢飞来,当然不可能只传一份圣旨,还有密旨和口谕。因此该如何办,州牧大人也心中有数。

    白大业一案,当然要重新审理,判决他凌迟处决的县令,是诛三族还是九族,则由白氏母子决定。

    其余人等,如哪名里正及众痞子,以及所有涉及之人,均直接交由白家处置,各级衙门配合就行。

    白小真让娘亲来接旨,也就决定他的态度,一切由娘亲去做主。

    白郑氏毕竟心善,不愿多造杀孽,于是当场表示,只要不参与其中之人,均可免死。

    白母这一句话,至少保住了五千颗人头。

    最后,此案竟重新审理,处斩者只有五百多人。不过死罪可免,活罪却不可赦免,因此案被判充军,或没入官府为奴者,却达万人以上。

    这与白氏母子毫无瓜葛,完全是官府所为。之所以如此卖力,与其说是为白氏母子出气,不如说是为自己泄愤。

    事实上,若无一帮痞子搞事,岂会有后面诸多事端发生。首先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白小真会安安分分读书,不会在白羊谷出现。

    正因白大业被一帮痞子所害,白小真却不得不去放羊,然后才遭遇雷劫。

    当然这一切,凡夫俗子完全无法知晓,或者知晓后便被干掉。于是在他们看来,所有这一切的变化,皆因白铁山老祖庇荫。

    至于叶非凡之事,则从今以后,谁也不准提起。同时有个出乎意料的安排,孙大志被任命为交州监御史。

    孙大志也即孙老家伙,交州修学院院长,人称孙大圣。自从有所感悟后,他已决心辞去院长一职,不料一道圣旨下来,竟将他连升三级。

    孙大圣当场号啕大哭,别人当然以为是感激流涕。只有他心里清楚,其实自己想骂圣皇老娘。

    超擢孙大志的圣旨,是在七日后所下。这些日子来,孙老头一直黏在附近不走,就在一棵大树下面,前后端坐九日不动。

    老家伙是真心不想做官了,修为瓶颈已有所松动,若是能晋阶灵圣境,比封侯还要风光得多,何必在乎一个交州监御史。

    当然了,哭归哭,不接圣旨是不可能之事,株连九族啊。于是老家伙惟有叩头谢恩,接下了圣旨。

    未等他作些交代,一帮老属下已将他强行架走。堂堂一名监御史,居然黏在人家侯爷封地里,这成何体统?

    孙大志能够连跳三级,当然是与白小真有关。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因白光宗一事,算是结下善缘了,不然的话,岂容他留在附近。

    这几天里,皇帝老儿显然也在头疼。叶非凡被雷解后,这交州监御史一职,可不再是香饽饽,被考虑者都想法子脱身。

    孙老头为白小真所容一事,一上报皇帝老儿,顿时令他豁然开朗。于是这交州监御史一职,当然非孙大志莫属了。

    孙大志接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监斩五百多人,为白大业一案做个了结。

    刑场设在白羊谷外,白神山第十八峰,也即勇武山神峰下。要用这五百多人的鲜血,来祭祀白大业。

    本来,白小真打算令这些人的子孙,也世代为白家之奴。可白母不忍心如此,于是也就此罢休。

    不过白郑氏开恩,官府却不愿留情,仍然将这帮人的亲属,或充军或没入官府为奴。

    白小真回乡的第十三日,午时一到,一排排死囚被拉到大坑边。

    “斩!”

    随着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颗人头落入大坑,尸身也往下栽,却随即被绳索拽住。

    这样,尸身就挂在大坑边上,碗大的疤在泊泊冒血,流进大坑之中。

    血流光之后,五百多具尸体会被剁碎,然后埋入树林当肥料。不可能交给家属,更不可能让他们立碑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