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六三章 天赐大秦的长公子,捷报传回
    桓漪平复了一下心情,看着王翦追问道。

    “根据我现在所知,大王尚未与赵玄相认,除了我们少数的几人外,赵玄的身份也不为人之。”

    “毕竟。”

    “如若赵玄的身份公之于众了,于我大秦朝堂而言,必有乱象。”

    “诸公子的支持者,必然会百般针对赵玄,各种手段齐出。”

    “当初夏夫人之事在大王的心底永远记得,他自然不想再让赵玄再遭危险了。”王翦沉声说道。

    当日章台宫内,嬴政对他们表明了赵玄的身份,这是在暗中扶植赵玄,让军中鼎力支持赵玄,让赵玄在暗中多几分依仗。

    同样的。

    这也可以对应在灭赵之事上。

    王翦事先知道了赵玄的身份,自然是全力配合,而桓漪一心为国,对于嬴政下诏以赵玄为主自然也是没有任何的抗拒。

    “至于为何会告诉你赵玄的身份。”

    王翦笑了笑“此乃大王授意,如若你未曾支持其他公子,则可告诉你赵玄的身份,支持赵玄,此乃王命。”

    “以前我与你们一样,我断然是没有支持其他公子的。”

    “不过。”

    “此番乃是王命支持赵玄,我桓漪自然不会拒绝。”桓漪义正言辞道。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朝堂之上,那些家伙都为选择哪一个公子抉择,一旦选择错了,全族将会万劫不复,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乃是大王亲自下令,根本就不存在选择。”王翦笑着说道。

    大王诸多公子。

    但是那太子储君的位置只有一个。

    争夺这个位置,一步踏错,步步皆输。

    但是对于王翦他们来说,这一个位置已经是开卷考试了,根本不存在有什么选错的。

    嬴政之所以将大秦军中大将都召集言明了,已经彻底摆明了态度了。

    朝堂上文臣再如何闹腾,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就蹦跶不起来。

    嬴政这相当于直接给了赵玄一个不可能被摧毁的班底。

    “听说。”

    “你已经与赵玄联姻了,你的孙女已经得大王赐婚,与赵玄的儿子定亲了。”

    回过神来,桓漪十分吃味的看着王翦道。

    “哈哈哈。”

    “这还是我知道赵玄身份之前的事。”

    王翦高兴的笑道。

    “你这老小子真的是走大运了。”

    “我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我也有孙女啊。”桓漪非常吃味的道。

    “这就是我的运气,羡慕不来的。”王翦笑呵呵的道。

    不过回过神来,又道“大王还未与赵玄相认,此事我们也断然不能给赵玄透露了,以免打扰了大王的计划。”

    “他们父子相认,也唯有大王才能够决定。”

    桓漪点了点头“我自然是知道的。”

    “现在,我算是彻底明白了。”

    王翦“明白就好,这一次大王让赵玄主导灭赵战事,三大营近百万兵力归于赵玄调派,为的就是以这灭赵之功让赵玄走到更上一步。”

    “武安君之权,必须给予赵玄拿下。”

    “灭赵之后,无论朝堂是否有反对之声,我,你,蒙武三人必须一心将赵玄推上去。”

    “如此一来,我大秦兵权就聚集一体,赵玄地位也无人可以撼动。”

    “等到身份公布,王绾那些家伙也只能干瞪眼,无能为力了。”

    话到这。

    王翦脸上涌现了一种期待的笑容。

    于他们而言。

    作为军中战将。

    自然是天生对军伍出身的赵玄有着好感的,赵玄为太子储君,比之其他任何公子都要好,而且赵玄也的确有能力。

    能够镇得住。

    “你们这些家伙还真的是,瞒了我许久啊。”桓漪笑着回道。

    “好了。”

    “不多说废话了。”

    “代地已经彻底与赵国本土境内阻断了,代地并不产多少粮草,李牧的大军也维持不了多久。”

    “既然赵玄送我们大功,我们自然也不能抚了赵玄给予我们的好意。”

    “这一战。”

    “我两大营齐出,一举击溃李牧,彻底灭赵。”

    王翦神情严肃道。

    “那是自然。”桓漪也重重点了点头。

    代地战事,将起。

    ……

    代地重城,也是代地郡府所在,代城。

    “李牧将军,情况如何了?”

    在主位上,原本的赵太子赵嘉如今已经换上了一身冕服,成为了赵国的王了。

    只不过。

    他这一个王位却只是李牧用来重新凝聚人心的。

    赵偃如今已经被擒,赵王族宗室上万人,赵百官,除去了死在乱军之中的,其余全部都为秦所擒。

    若是不立赵嘉为王,这对于代地的人心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情况不乐观。”

    “廉颇将军已经兵败而死了。”

    “秦将桓漪,王翦,已经聚集秦国两个大营兵力攻入了我代地。”

    李牧一脸凝重的道。

    如今他赵国所面临的形势,哪怕李牧再如何能征善战,也无可奈何。

    他赵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他也没有办法改变。

    “上将军,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我代地大军只有不到二十万了。”

    “一面还要在边境驻防数万,提防异族,一面又要抵挡秦军。”

    赵嘉的脸色变得苍白。

    说到底。

    他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罢了,虽然以前为太子,但是却遭受他父王的王后排挤,还好在廉颇,李牧等忠义赵臣的保护下才到了代地存身。

    这才让他避免了被大秦所俘。

    如今虽登王位。

    但是他根本不开心。

    因为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他又如何能够改变。

    “大王。”

    “你可愿与大赵共存亡?”

    李牧一脸严肃的道。

    “我...我身为大赵王族,身为大赵的王,自然是与国共存。”赵嘉稚嫩的脸上也带着坚定之色。

    看到赵嘉这坚定的样子,李牧眼中也是欣慰。

    “唉。”

    “可惜了。”

    “如果当初秦进攻我大赵之时,先王退位,太子继位,将朝中奸佞给铲除了,未尝不能与秦一战。”

    “如今,没有机会了。”

    李牧心底涌现了一种苦涩之意。

    他赵国,若是有着一个但凡有为一点的君王,就不是今日这样的结局。

    对于赵偃宠幸奸佞,无能妄为,他真的是受够了,但是他的忠心让他不能背负逆臣的罪名。

    “如今,我们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与秦军死战,捍卫我赵人最后的尊严。”

    “第二个,择选王族隐藏在民间,将我大赵的力量隐藏暗中,以图日后复国。”李牧沉声说道。

    其实。

    对于代地李牧而言,他们还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那就是乘着大秦还未真正大举进攻,对代城合围,李牧带领全部的大军北伐,杀到中原之外的异族疆域,远离中原,远离秦国,这样或许可以苟延残喘。

    但对于如今这一时代的炎黄列国而言。

    视中原之外的异族都如蛮夷,而蛮夷所生存的地方就是蛮夷之地。

    他们又如何甘心前往那蛮夷之地。

    “上将军。”

    “寡人觉得。”

    “可以两手齐出。”

    “寡人不想逃,作为大赵的王,寡人也有气节。”

    “但是为了大赵以后复国,可以安排诸多精锐潜入民间,未来寻我大赵王族,可复国。”

    “寡人不相信秦永远都那么强,不相信嬴政之后的后继者也是一个明君。”赵嘉一脸坚定道。

    “臣,已经安排好了。”

    “军中数千精锐已经乔装入了民间。”

    “只待日后复国。”

    “秦虽以兵锋定天下,但他压不住我大赵民心,压不住天下民心。”

    “韩,魏。”

    “他们也有不少人潜伏在了暗中,只待未来有朝一日,秦国势弱,便起兵灭秦。”李牧目光之中带着坚定之色,还有对秦的仇恨。

    “上将军全权处置。”

    “如若秦人破城,寡人,与大赵共存亡。”赵嘉坚定的道。

    “臣,必不会让大王失望。”

    李牧躬身对着赵嘉一拜。

    王翦和桓汇合后。

    两大营六十万大军以横扫之势向着代地进攻。

    在绝对的兵力面前。

    纵然李牧有所防范也没有任何用处。

    如今代地现状,兵力只有不到二十万,粮草与赵地断开后,就出现了不足。

    而且他所面对的大秦战将是王翦和桓漪,与他一样的顶尖战将。

    在王翦和桓漪的统兵下。

    短短不到三个月时间内,秦军锐进,吞并着这代地的疆域城邑。

    直至。

    兵临代城之下。

    作为赵国边军的统帅。

    赵边军也为赵国最顶尖的战力,全员皆骑兵。

    最终决战。

    李牧也没有窝在城中防守,因为城中已经没有多少粮草,大秦凭粮草就可以拖死他们,所以在最终时刻,李牧堂堂正正的率领边军迎战。

    代城前。

    李牧亲率十五万边军骑兵,列阵以待。

    而在相隔数百丈之外。

    便是无尽黑甲大军,无数旌旗迎空而扬,秦威展现。

    “风,风,风。”

    “大风。”

    数十万计的大秦锐士发出了震耳欲聋的风喝之音。

    响彻天地九霄。

    风喝构成音波风浪,席卷天际苍穹。

    此战。

    也是天下难得一见的场面。

    大秦上将军王翦,大秦上将军桓漪。

    还有大秦新锐上将赵玄,三架战车立足于大秦数十万军阵之前。

    大秦四个上将军,除了蒙武外,其余尽数到场。

    “这一战,我大秦必胜。”

    “李牧,赵国,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王翦凝视着前方的赵军,脸上尽是冷峻。

    “李牧是赵国上将军,也是一个智勇双全之将。”

    “只可惜,是敌人。”

    “如若他能够为我大秦所用,那该多好。”

    桓漪有些感叹的道。

    “他,不会降的。”

    赵玄缓缓开口道。

    历史之上。

    廉颇,李牧,庞煖,皆是赵国死忠。

    根本不会背叛赵国。

    任何的拉拢,劝说对他们都无用。

    这对于大秦的众将而言也是一样,哪怕到了穷途末路,他们也绝对不会降,身为大秦战将,身为军人,唯有誓死报国。

    廉颇如此,李牧如此。

    大秦的所有战将也是如此。

    “我们要做的,就是送李牧最后一程。”

    “灭赵。”

    赵玄的声音无比凌厉,凝视着前方,纵然相隔数百丈,可是在赵玄的眼中,也能够看到赵军前沿的李牧。

    “不错。”

    王翦和桓漪立刻点头。

    目光一转。

    赵**阵所在。

    李牧并没有登战车,而是驾驭着一匹战马,双腿紧紧夹紧着马腹。

    显然。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决死而战。

    “大王。”

    “你怕吗?”

    李牧转过头,看着同样骑着战马,身着战甲,也很青涩的赵嘉。

    “怕。”

    “但是寡人不能退。”

    “寡人是大赵的王,如若寡人都退了,大赵就彻底亡了。”

    “今日一战。”

    “寡人要用命来告诉我大赵子民,寡人,不是贪生怕死之君。”

    “寡人,不会屈服于秦人之下。”

    赵嘉目光坚定的道。

    “不愧是我大赵的王。”

    “若是当初大王你能够早一点登位,那该多好。”

    李牧欣慰的大笑道。

    “上将军。”

    “今日。”

    “寡人与你一同面对。”

    赵嘉沉声道,拔出了腰间的剑。

    “大王。”

    “臣擅自做了一个决定。”

    “此间,我军只有十三万,还有五万大军驻守在了边境。”

    “我李牧可以死,这些边军将士可以死,但代地不能被异族屠戮。”

    “臣,已经传令给了五万驻守边境的边军了。”

    “如若臣身死,大赵亡,他们就投降于秦。”

    李牧转过头,惭愧的看着赵嘉道。

    “上将军。”

    “我大赵与秦国之间,尚为一族,但境外异族狼子野心,如若让他们侵入中原,那才是真正的噩梦。”

    “你做得对。”

    赵嘉没有任何的动怒,反倒是赞同李牧的决定。

    “多谢大王。”

    “臣,今日就陪大王一同迎战。”

    “大王在,臣在,大王死,臣亡。”

    李牧爽朗大笑了一声,彻底放心下来。

    “寡人与上将军一样。”

    “同生共死。”赵嘉也笑着说道。

    “传令全军。”

    “备战。”

    李牧神情变得严肃,拔出了腰间的剑,大声喝道。

    顿时。

    十三万赵边军骑兵动了。

    “杀,杀,杀。”

    他们疯狂嘶吼着,他们都知道了这一战不可能胜,但是他们没有畏惧。

    这一战,有死无生。

    “全军听令。”

    “攻!”

    而此刻。

    王翦和桓漪拔出了腰间的剑,直指着前方的赵军一喝。

    顿时间。

    轰,轰,轰!!!

    大秦军阵,轰然间动了。

    步卒军阵有序向前推进。

    “杀。”

    李牧一声叱喝。

    十三万边军悍然杀出。

    整个大地都在颤动了起来。

    这一战。

    已然注定是血流成河的一幕。

    李牧大军骑兵突袭。

    每一个骑兵皆是血战的精锐,胡服骑射掌握精髓。

    他们弯弓搭箭,迅速靠近着大秦。

    “风,风,风。”

    “大风。”

    在风喝之声下。

    军阵之中,无数弓箭手放箭,构成了狂暴暴雨的箭雨,向着赵军狂袭而下。

    一瞬间夺命无数。

    在大秦的箭矢下,似战场的主宰,一切都是黯然失色。

    双方大军就这样短兵相接在了一起。

    骑兵对骑兵。

    步卒以

    杀戮喋血,疯狂的搏杀碰撞。

    整个天地似乎都被血色所笼罩。

    一切,都已经陷入了战争的阴云之中。

    不过。

    这一场战争显然就是一场赵军的必死之战。

    李牧不会降,他不死,赵边军也不会降。

    这一战。

    便是声名响彻天下李牧的谢幕之战。

    时间持续。

    两国大军每一刻每一息都有人倒下。

    鲜血染红了大地。

    而赵边军已经逐渐落入了大秦的包围之中,兵力锐减。

    “终于要结束了。”

    看着疯狂锐减的麾下大军,李牧惨笑了一声。

    随后转过头,看着赵嘉问道“大王,可愿与臣杀敌,与国共存亡?”

    “寡人,自当相随。”

    “我大赵男儿,不畏死。”

    赵嘉目光仍然坚定。

    “那就上吧。”

    “杀。”

    李牧大喝一声,策马杀了出去。

    “大赵。”

    赵嘉低喝了一声,稚嫩脸上带着赴死之意,紧随着李牧杀了出去。

    大战持续。

    惨烈程度,比之函谷和安邑大营围剿廉颇的战局更加惨烈。

    这一场大战,持续了一天。

    战场中心。

    李牧和赵嘉已经被乱刃所杀,随着他们一死。

    残存的赵边军也没有了战意,纷纷弃械投降。

    大战。

    于此而定。

    “启禀三位上将军。”

    “李牧已死。”

    “新任赵王赵嘉已死。”

    战局定。

    许多浑身染血的锐士将李牧和赵嘉的尸体抬了过来。

    “李牧。”

    “是一个英豪。”

    “纵为敌人,也值得敬佩。”

    “这赵嘉虽年轻,倒是有几分血性。”

    “不像是他那父亲赵偃,破城之时,竟然弃城而逃。”

    看着两人的尸首,赵玄颇为感叹的道。

    “是啊。”

    “相对于其父赵偃,这赵嘉真的有几分秦赵男儿的血性。”

    “如若一开始就是这赵嘉为王,我大秦想要灭赵或许还有增添几分困难,没有如今这般简单。”王翦也赞同的说道。

    “厚葬吧。”

    赵玄沉声道。

    “诺。”

    众锐士齐声应道。

    将李牧和赵嘉的尸首带走了。

    “赵边军战力强大,此战我大秦虽胜,但伤亡不少。”桓漪则是神情沉重。

    “赵边军骑兵之利乃是赵国顶尖,若非赵玄所献的骑战至宝,我大秦付出的伤亡只怕更大。”

    “相对于灭赵的战果,一切都值得。”王翦则是比较沉稳。

    “你说什么?“

    “朝廷装备我大秦骑兵的至宝是赵玄所献?”

    王翦话一落,桓漪瞪大眼睛,万分惊讶的看着。

    有关于骑战至宝。

    只在于大秦骑兵之中知晓,哪怕是大战结束,死去战马上的马镫和马蹄铁都要拆卸,并且在军中严令任何人泄露有关于骑战至宝的消息。

    至于献上骑战至宝的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若非当日亲眼所见的王翦几人,其他人都不知道,哪怕是桓漪也不知。

    “对了。”

    “此事大王曾下令,任何人不得外传。”

    “也难怪你不知道了。”王翦一拍额头,得意的一笑。

    也不知王翦是故意还是无意,又在老友面前装了一次。

    “赵将军,这骑战至宝真的是你所创?”

    桓漪转过头,震惊的看着赵玄问道。

    “机缘巧合。”

    赵玄笑着回道。

    “苍天,真的是赐给我大秦一个完美无缺的长公子啊。”

    “论能力,他统兵制敌,为大秦连灭三国皆有大功。”

    “论德行,他研制了止血散,让我大秦百万锐士受益,战场负伤多了更多活命的机会。”

    “没想到他竟还造就了这骑兵至宝,让我大秦骑兵能够战胜赵国骑兵。”

    桓漪心底带着无尽震撼,看着赵玄的目光都是敬佩。

    “李牧死。”

    “赵国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与我大秦抗衡了。”

    “现在只需要将赵国疆域城邑夺下,赵国就将覆灭。”

    “我觉得,可以将战报呈奏咸阳,禀明大王了。”王翦笑着说道。

    “理该如此。”

    桓漪点了点头“此战大胜关键在于赵将军统兵有方,更在于我大秦骑兵之力胜赵骑,首功当为赵将军。”

    “不错。”

    “此事理当详细呈奏大王。”王翦立刻点了点头。

    一旁的赵玄听到两人的话,也不由得心中感慨,相对于中原其他列国而言,朝堂争锋,军中争功,哪里如大秦军中这般融洽。

    .......

    燕国。

    蓟城。

    “启奏大王。”

    “刚刚接到了赵国的消息,李牧,兵败了。”

    “新任赵王嘉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赵国将亡。”

    燕国朝堂之上。

    一个燕国谍报的官吏神情凝重的禀告道。

    听到这个消息。

    坐在王位上的燕王喜神情一变,拳头紧握一刻,又松了开来,脸上涌现了一种复杂,甚至是担忧。

    赵国的廉颇陨了。

    如今李牧又阵亡了。

    除了一些分布在赵国城邑的残兵外,赵国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与秦国抗衡了。

    三晋,就要全部消亡了。

    唇亡齿寒。

    这对于他燕国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此番秦国攻赵,齐楚两国都没有出兵驰援,唯独他燕国出兵了。

    这,或许已经入了秦王嬴政的心中了。

    “父王。”

    “秦国,嬴政狼子野心。”

    “唇亡齿寒,赵国将灭,只待嬴政灭赵,彻底掌控了赵境,必会再对列国出兵,而我燕国国力衰弱,秦国或许下一个就会对我大燕动兵。”

    “儿臣觉得。”

    “理当速速联合齐楚两国,共同发兵讨秦,趁着秦国在赵国根基未稳,趁着秦国战力还未恢复。”

    “我们绝对不能给秦国喘息的时间,否则后患无穷。”

    燕丹站起来,神情严肃的启奏道。

    此话一落。

    燕国朝堂上诸多朝臣的神情一变。

    “住口。”

    高位上的燕王脸色一变,对着燕丹呵斥道。

    余光则是在朝堂上扫视了一圈。

    “秦国攻赵,是因为昔日赵国何魏国联军犯境,从而让秦师出有名。”

    “由此之下,天下列国也不好出兵相助。”

    “如今秦国已经灭了赵国,断然不会再兴不义之兵。”

    燕王神情严肃的道。

    “父王。”

    “秦国攻韩难道是师出有名?”

    “他是暗中偷袭灭韩。”

    “嬴政狼子野心。”

    “天下皆知。”

    “千万不可给他喘息时间啊。”

    燕丹歇斯底里的说道。

    燕国之所以会出兵援赵,一切都是燕丹竭力促进,他恨嬴政,他不想让嬴政得意,但是最终,等他到了赵国边境后,迎接他的并不是来自赵国的战将,而是秦军。

    也正是为此。

    燕丹不敢再踏入赵境,也害怕是秦国的诈,在边境驻守了几天。

    但是。

    随着赵都被攻陷,赵偃被擒的消息传来,燕丹怕了,带着大军狼狈离开了。

    但是他不甘心。

    秦灭赵,必然是损失惨重,他知道绝对不能给秦国掌控赵境的机会,不能给喘息的机会,否则下一个就会轮到他燕国。

    “闭嘴。”

    看着燕丹还如此,燕王一脸铁青的怒斥道。

    “我燕国与秦交好,并无仇怨。”

    “而且此番我燕国虽然动兵,却没有踏足赵境,更没有与秦国交手,这算不上与秦为敌。”

    “于此。”

    “如若秦对我燕国动手,那就是师出无名。”

    “齐楚两国必然不会坐视。”

    燕王大声的说道。

    在位这么多年。

    让燕丹也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这燕王喜绝对不是什么简单之人。

    他哪里看不出如今赵国的情形。

    又哪里看不出秦国的狼子野心。

    但是。

    他知道在这朝堂上绝对是有着秦国的人,如果他表现出了对秦国的敌意,甚至于挑起对秦国动兵,或许就会被秦国抓住出兵有名的机会。

    所以他断然不能如此。

    故而如此慎重。

    反观燕丹。

    他的儿子。

    如此不知深浅,如此不知局势,竟然还叫嚣着要对秦动兵,他真的是失望透顶。

    燕丹一脸不甘心,又道“父王.....”

    “寡人说了。”

    “闭嘴。”

    燕王喜眉头一皱,再次对着燕丹怒斥道。

    这一下。

    他是真的动了真怒了。

    看到自己父王如此怒火,燕丹也被吓得不敢再说什么,只能一脸不甘的退了下去。

    “庆秦,剧辛。”

    “两位将军觉得我燕国该如何做?”

    燕王目光一转,看着武臣一列的两个臣子。

    这两人也是如今燕国掌军的上将军,不过相对于大秦的四个上将军,赵国的三个上将军,这燕国的则是华而不实,并没有那般具威望。

    “启奏大王。”

    “臣以为。”

    “当备重礼,向秦国致歉。”

    “言明此番我燕国出兵乃是尊盟约,而非要与秦为敌。”

    “以此,可打消秦王于我燕国的怒火,并且此事告天下人知,秦国也断然不敢无端对我大燕出兵。”

    “一旦秦冒大不韪,师出无名,齐楚两国也绝不会坐视,必会出兵相援。”

    “唇亡齿寒,齐楚两国绝对不是那般愚蠢。”

    庆秦站起来,恭敬的道。

    “秦国狼子野心,我大燕为何要向秦国道致歉??”

    “这是何等屈辱?”

    燕丹不甘的说道。

    “你再说多说一句。”

    “寡人就轰你出朝堂。”

    燕王怒斥道。

    “父王....”

    燕丹不甘心的看着,无奈至极,只能捏紧拳头。

    这就是王权。

    他虽为太子,但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太子,不登上那大位,他根本无法施展他心中的宏图。

    在他心底。

    他不认为自己会输给嬴政,如果他为王,绝对能够比嬴政做得更好。

    “剧辛,你觉得如何?”

    燕王又将目光看向了剧辛。

    “回大王。”

    “臣赞同。”

    “等到秦彻底灭赵后,我大燕可再送上重礼致歉,效果更佳。”

    剧辛恭敬回道。

    “好。”

    两个上将军如此一说,燕王也点头同意了。

    随后。

    他将目光看向了充满不甘的燕丹。

    “丹儿。”

    “你曾经与秦王嬴政年幼相识,本就交好。”

    “这一次准备重礼之事,寡人就交给你去办。”

    “事关重大。”

    “你不要让寡人失望。”

    燕王对着燕丹说道。

    终究。

    他还是要利用自己儿子曾经与秦王嬴政年幼时的关系。

    “儿臣,领诏。”

    燕丹双眼一凝,躬身领诏。

    “秦国。”

    “终究是彻底做大了。”

    “如今,寡人也必须暗中联合齐楚两国了。”

    “否则秦国不在乎天下人的看法,师出无名,我大燕就危矣。”

    燕王心中暗暗想着。

    他看着波澜不惊,但是对于赵国将灭也是有着很大的冲击。

    唇亡齿寒。

    他又哪里不懂。

    “这一次。”

    “终究是齐楚两国背盟了。”

    “如若我三国一同出兵,或许赵国就不会亡了。”

    “唉。”燕王叹了一口气。

    …………

    大秦。

    咸阳。

    秦王殿。

    “有本奏。”

    “无本退朝。”

    赵高侍奉在一旁,看着满朝文武高喊道。

    “启奏大王。”

    “臣接到了来自赵国的捷报。”

    “乃是王翦和桓漪两位上将军亲自上奏。”

    朝会刚启。

    尉缭就是一脸笑容的站了起来。

    而这一封捷报。

    正是朝会开启之前,从赵国传回来的。

    “赵国。”

    “呵呵。”

    “廉颇已死。”

    “赵国只剩下代地的李牧了。”

    “此番应该就是孤的几位上将军给孤带来的惊喜。”

    嬴政笑了笑,对着满朝文武道。

    随后一挥手。

    对着尉缭道“念!!!”

    .......

    ------题外话------

    p求月票,求推荐票,感谢。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