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二章 决定文明的细节!
    【来自众皇子的忧郁值+108!】

    众皇子一下子傻了!

    二哥怎么要钱了?

    朱樉一脸无辜道:

    “我拿出琉璃不要钱吗?兄弟们,你们总不能一直指望占我便宜吧,我只收你们成本费,已经很良心了!”

    “对了,前三天的琉璃属于先给你们试用,但亲兄弟明算账,前三天的琉璃钱还是给我结算一下吧。”

    朱樉说的合情合理,众皇子也知道,这些琉璃都是很贵重的东西,一开始他们还很惊讶二哥的大手笔呢。

    但过后几天,大家都被磨去了耐心,看琉璃时也觉得平平无奇,当时只想砸了这东西,更别说想着付钱。

    谁知道,二哥朱樉在这等着呢!

    八皇子朱梓哭丧着脸。

    “二哥,我就那么点钱,要都给了你,我连买新衣服的钱都没有了!”

    三皇子朱棡嘴角也抽抽。

    得,自己的字画是不用搜集了。

    朱棣突然起身,准备离开学堂。

    朱标忙问:

    “四弟,你去哪里?”

    朱棣头也不回,道:“我要将我府中所有金银,全部送给二哥!”

    众皇子咋舌!

    金银最是贵重,便皇子手中都存量不多,也就军功最盛的四哥能拿出大批金银。

    四哥好坚决的心肠,好大的手笔。

    朱樉见此,不禁暗赞。

    要想成事,就是有这股狠劲。

    浮财有什么用,要换成真正有用的资源,那才能充分发挥钱的作用。

    朱棣显然深谙此道,所以比其他皇子要更加舍得。

    朱樉道:

    “四弟,你等一下。”

    朱棣转身,极恭敬的拱手道:“二哥,有何吩咐?”

    朱樉问道:

    “你觉得,琉璃或者说玻璃,重要吗?”

    朱棣无语。

    本王累死累活把一群太监带出来,冒着生死风险端掉匪窝,然后被你坐在树上乘凉的时候,给轻易干掉了。

    就因为他妈一根望远镜,就因为凸镜。

    你现在问我玻璃重要吗?

    您这是在花式夸耀战绩吗?

    心里虽然无语,面上朱棣还是恭顺道:

    “极重要。”

    朱樉招手,示意朱棣回到座位上,然后对众皇子道:

    “你们应该知道,现在市面上的透明琉璃,大多都不出自大明本土,而是从海外进口而来。”

    “那么,你们觉得,海外国家,会不会发展出凸镜?”

    “又会不会从凸镜中,发展出望远镜?”

    众皇子稍一思量,刹那间后背都是冷汗!

    尤其是朱标和朱棣。

    朱标以太子身份,思索这些,当真是警觉万分。

    海外既然有透明琉璃,那他们想要发展出望远镜,可以说极顺理成章!

    朱棣则是想到自己大明的兵法,还不能适应对抗望远镜作战,望远镜这东西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太大了!能有视野和情报上的绝对压制。

    若是和海外国家交手,大明胜算几何?

    五皇子朱橚举手问道:

    “二哥,我有个疑问,这透明琉璃他们不远万里运来,显然在他们那里也是稀罕之物,他们舍得将琉璃打磨成凸镜吗?”

    朱樉笑道:

    “水晶也很昂贵,可是沈括一样把它打磨成凸镜了。”

    众皇子无可辩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看到了对方脸上浓浓的警惕之色。

    用脚指头去推理,也不得不承认,海外那些能运来透明琉璃的国家,会先大明一步,制作出望远镜这样的打仗神器!

    委实令人心惊!

    朱樉道:

    “你们再想一想,如果他们常常用琉璃这样的东西,他们的建筑会是什么样的?他们日常器具又会如何?”

    “如果凸镜这东西在海外某国司空见惯,他们的生活习惯会不会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眼中习以为常的事,在我们这里看来会不会不可思议?”

    众皇子愣住了!

    在二哥朱樉说出这些问题之前,众皇子以为,海外国家和大明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就算有区别,也应该是大明繁荣昌盛,而海外国家落后贫穷。

    可是众皇子已经从朱樉这里见识到过,望远镜的出现会对大明有怎样巨大的震动,至少兵法都要因此有所改动。

    那玻璃衍生出的其他物品,对一个王朝生活习惯的影响,想必也会是巨大的。

    众皇子展开了从来没有过的想象。

    莫非,他们的屋子会镶嵌着五颜六色的琉璃?

    或者他们会用透明的杯子盛水?

    有了望远镜这样的物品,他们在各种建筑规划上,是否又会有所不同?

    仅仅只是从玻璃开始推测,竟让众皇子慢慢幻想出一个堪称光怪陆离,和大明截然不同的世界!

    朱标越想越是震撼难当。

    海外琉璃器进入中土已多年,可是满朝上下都只是去追捧,将其当做名贵物去炫耀,可是谁能从玻璃当中,推测出海外国家的模样?

    朱棣已经在思索,要如何对付一个和北元完全不同的国度,若是在海上作战,以大明当今的军船战力,究竟能不能一战?

    神游良久后,五皇子朱橚不禁叹道:

    “世界之大,吾乃是井底之蛙!”

    其他皇子情不自禁的赞同。

    如果说海外生产玻璃的王朝国度,会有他们完全迥异于大明的一面,那世上的其他国家呢?他们会不会拥有许多大明没有的技术,过得和大明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这个世界很可能是缤纷多彩的!

    众皇子越想越觉得世界之大,自己极渺小。

    而自己之前,却以为大明便是天下的中心,便是这世界唯一的模样。

    其实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绝不可能!

    众皇子竟油然生出羞愧之感,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这两个成语,竟是仿佛为自己所设一般!

    【来自众皇子的忧郁值+232!】

    见众皇子已经意识到其他文明的存在,朱樉笑着抛出一个问题。

    “那就有个问题,为什么海外某国,能自然发展出透明琉璃,凸镜,望远镜,但我们大明却不能?”

    这个问题乍听起来,让三皇子朱棡下意识道:

    “这该是运气问题罢。”

    “他们可能工匠水平高,掌握了烧制透明琉璃的技艺,我们连年战乱,没有发展出这样的技艺也算正常。”

    朱樉摇头道:

    “哪有那么多的运气,任何偶然之中,都蕴有必然。”

    “何况你知道人家就不战乱?”

    “再者说,很多时候,战乱才会带来新技术的发展。”

    众皇子只有苦笑。

    “二哥,我们哪能回答得了这个问题,我们又不是瓷窑工匠。”

    朱樉不卖关子,道:“是一处小细节,很不起眼的小细节。”

    “小细节?”众皇子疑惑。

    朱樉道:

    “烧制透明玻璃,需要用到一种特别的物质,叫天然碱,但是天然碱只在盐水湖附近有。”

    “我大明是沿着黄河长江居住,聚集地绝大多数都是淡水,极其缺乏天然碱。”

    “没有天然碱,就很难烧制出玻璃,更不会有足够的试错机会,去提升烧玻璃的机会。”

    “更何况,由于我们用习惯了陶瓷,就更没有去烧制玻璃的动力。”

    “而海外有的国家,国土内尽是盐水湖,也就意味着,他们很容易就会误打误撞烧制出玻璃。”

    “而没有陶瓷的他们,会更依赖玻璃,也就会努力提升烧制玻璃的技艺。”

    “所以,最终就会发展成陶瓷文明的我们,和玻璃文明的他们。”

    “决定我们两个王朝乃至于两个文明分歧的起因,就是这么一处极细小的细节,就是我们不住盐水湖旁边这一点而已。”

    ps:因觉得30,31,32章写的不好,均作了小幅度的细节改动,剧情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