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四章 二弟之才,可治理天下!
    “老师!”朱标吃惊。

    只见宋濂瞪着双目,泪水从眼眶中直流而下!

    宋濂悲声道:

    “二皇子真是忧国忧民!”

    “太子殿下勿要惊讶,臣是为停考了八年的科举而悲!”

    “二皇子,为何您不早说!早说一日,科举也能早开一日呀!”

    见朱标欲问又止,宋濂没有擦泪,语气极为果断的说道:

    “臣斗胆而言!圣上必重开科举!”

    “所谓庸者上,能者下,实乃假象。”

    “清廉者上,腐败者下,这才是我大明的用人之道!”

    宋濂款款解释:

    “太子殿下,孔圣人所传授的是什么?是仁义,是忠君爱国,是士大夫的骨气!”

    “深受四书五经熏陶的士子们,他们可能不会办差做事,可能食古不化脑子一根筋,有的人甚至迂腐的不可理喻!”

    “可是这些士子们,会循规蹈矩,会犯言直谏,甚至会舍生取义!”

    “这些人,便是我大明的脊梁呀!”

    “这些士子们到了大明各地,他们能代替圣上震慑那些宵小之辈,让各路官吏们不敢轻易冒犯大明律法,这便已经足够了!”

    “臣只叹,圣上停了八年科举,便少了八年的人才!”

    说罢,宋濂又是一阵悲从中来。

    朱标心中原本模糊的想法,随着宋濂的话语,逐渐连成了片,清晰可见!

    宋老师说的很好。

    科举选拔人才,重点不在于此人的才学,而在于此人是否忠心,能否用此人去压得住那些蠢蠢欲动不怀好意的底层官吏们。

    况且四书五经所讲,皆是教人如何修身养德之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本来就对这句话极为熟悉的朱标,此时突然又品出了新的意义。

    若朝堂上大臣们皆受儒家仁义学说之熏陶,何愁大明江山不能万万代?

    而二弟朱樉一开始就看透了这些。

    朱标突然一阵好笑,感到自己的闭门不出没有意义。

    沉思良久,朱标突然说道:

    “大明的弊病恐怕不止一处两处,单单只是相权科举,就已是本王苦思冥想都难以解决的。”

    “以二弟之大才,若是治理天下,当是黎明百姓之福!”

    宋濂勃然变色,怒斥道:

    “废长立幼,取乱之道,君臣名分一开始便已定下,秦王殿下再过聪颖,也只是我大明一代贤能王爷,可谥号文正罢了,始终也只是您的臣子!”

    朱标没再说话,只是咳嗽了一声,提笔书写宋濂所说的言论。

    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有自己最清楚。

    ……

    三日后。

    应天府一处瓷窑中。

    朱樉正摸不着头脑。

    【来自宋濂的忧郁值+602!】

    【来自姚广孝的忧郁值+591!】

    【来自朱橚谋士的忧郁值……】

    朱樉:???

    自己明明在瓷窑里烧了三天玻璃,别的啥也没干,怎么莫名其妙多了这么多忧郁值。

    接着朱樉摇头笑了。

    看来自己的这些兄弟们都不老实,为了答出考题,都私底下问了自家谋士。

    估计他们一方面是怕答不出来挨板子,一方面他们也是真的好奇,这道考题该怎么解。

    让朱樉有些意外的是姚广孝这个名字。

    劝朱棣造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这个时期姚广孝已经偷偷登上了历史舞台,可惜这个偷偷已经被自己发现了。

    朱樉盘点了下手里的忧郁值,大概有两千多,再攒一点又能购买新技术。

    系统兑换的技术很让朱樉满意,直接灌输朱樉以实操经验,现在朱樉的烧玻璃技术已经是专业老手水平。

    只是工具还不顺手,而朱樉对成品的要求又高,所以花费了三天时间,才弄出第一批镜片和化学实验器具。

    顺带还练出了不少废品,一些成型度不好的玻璃瓶罐。

    当然,这些玻璃制品虽说对朱樉来说是废品,但对于明初来说,这些可都是最上乘的透明琉璃,可谓是无价之宝。

    不过,朱樉并没打算卖掉这些琉璃。

    这玩意他朱樉什么时候都能炼制,手上根本不会缺的,而且这琉璃卖多了就不值钱了,可销售数量的上限很低。

    这些玻璃废品放着还占地方,扔了又会被人捡走,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找个地方砸了。

    朱樉简单洗漱一下,大包小包带着自己的玻璃制品,乘着马车准备回宫里去。

    就是路过徐达府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让朱樉有些意外的小插曲。

    碰到了徐达家里的大姑娘,徐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