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二章 黑僧姚广孝,坐谈帝王术!
    思考一阵,朱樉最终选择了烧玻璃技术。

    以自己现在的身份,选制盐多少有些敏感,至于致郁各路商人和天下百姓的事,那得很久以后了,说不定要等到建文帝朱允炆上位之后,还早着呢。

    烧玻璃有太多地方能收割忧郁值,是开局的好选择。

    于是朱樉便选了烧玻璃技术。

    接着朱樉便叫身边的太监去给自己包一处瓷窑。

    等烧制出第一批玻璃,朱樉就准备去找一趟李希颜老师,把死谏的事劝住了。

    ……

    朱樉忙活于烧玻璃的时候,众皇子的怨念还没停止。

    【来自众皇子的忧郁值+17!】

    【+19!】

    【……】

    不为别的,就因为朱元璋留的这考题太难了!

    别说这些皇子答不出来,便是这些皇子的幕僚们也对此愁眉苦脸。

    庸者上能者下这个问题,怎么就跟开不开科举有关系了?

    答不出来也得答,众皇子只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自己的办法过关。

    燕王朱棣的寝宫中。

    朱棣正和一位身穿黑色僧袍的男子对坐。

    这僧人形若病虎,眼眶竟是极罕见的三角形,即便这僧人只是正常的注视他人,也给人以煞气十足之感。

    朱棣身为手掌兵权的藩王,可在气场上却并没有压制住这僧人。

    倒像是一龙一虎对坐。

    但此时,这位病虎僧人却脸现凝重之色,显然内心并不平静,被某种事物冲击了。

    朱棣给僧人倒了杯茶,笑道:

    “姚先生,怎么样?本王的二哥所言如何?胡惟庸案要杀三万人!”

    僧人姚广孝不由长叹一声。

    方才朱棣将大本堂之中的事,通通和他姚广孝讲了一遍。

    令得姚广孝怔怔出神良久。

    姚广孝叹道:

    “秦王殿下的心胸大气磅礴,竟不在圣上之下!”

    “小僧本以为小僧的手段已足够狠辣,可跟圣上和秦王殿下相比,还是欠缺火候啊!”

    “三万大臣,当今满朝堂才有多少臣子?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胸有谋略之辈?竟如牛驴一般,用够了就通通杀了!”

    “闻之令人心惊!”

    朱棣哈哈大笑。

    “姚先生今天也吃瘪服气了?”

    姚广孝心有多狠,朱棣当然是清楚的。

    因为这恐怕是天底下唯一一个,敢在圣上尚在的时候,就断言太子早亡,并劝他朱棣为造反做准备的人!

    换了别人,连想都不敢想。

    更别说是像姚广孝这样直接开始策划谋逆。

    可便是这么狠的姚广孝,碰到了又厚又黑的老朱,那也只能甘拜下风。

    而云淡风轻将这狠毒手腕说出来的朱樉,一样让姚广孝自愧不如。

    姚广孝点点头。

    “在这件事上,是服气了。”

    但姚广孝很快从惊讶郁闷中走出来,正色道:

    “燕王殿下,我们谈谈正事罢。胡惟庸案这三万人的生死已是烫手山芋,我们万万不可沾惹!”

    “眼下最要紧的事,是答出圣上给燕王您出的考题,小僧以为,圣上是要借这个考题,考察诸皇子的能耐,以做日后的安排。”

    “您若想在圣上心中获得更高的地位,这次考试是个极好的机会。”

    朱棣理解姚广孝的话。

    胡惟庸案这三万人虽然还没被杀,但自从二哥朱樉点出父皇布局后,这三万人的生死就有了悬念,但不管如何,他朱棣都不敢插手进去,这可能会是开国以来的第一大案。

    还是答出考题更重要。

    退一万步说,即便不为了增加手中权势,朱棣也想让父皇多看自己一眼。

    朱棣皱眉道:

    “可是本王不明白,这庸者上能者下,和胡惟庸案有什么关联?又为何能成为开启科举的关键?”

    姚广孝长叹道:

    “秦王真不是一般人啊!”

    “尽信书,不如无书!”

    “若是一味按着书上的观点,这道题无论如何也答不出来。”

    “唯有小僧熟知吏治,才能知道其中原因。”

    “燕王,若是您要在您的封地里收税,您是派一名什么都不懂的人来负责这件事,还是派一位精通税务之人负责?”

    朱棣紧紧盯着姚广孝。

    “一般人都会选精通税务之人。”朱棣道。

    姚广孝摇头道:

    “错了。”

    “其实若论帝王心术,恰恰相反,要派什么都不懂的人过去。”

    “这有三点原因。”

    “一,此人不懂税务,必然不能服众,那些做事的小吏们会看不起他,他要维持自己的官位,就只能依赖于您,所以此人一定忠心!”

    “二,若他懂税务,他就知道该怎么做假账,把收上来的钱装到自己钱袋中,还能不让您发现一点端倪,所有的小吏都会跟他同流合污,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