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章、赢启用百余字奏折吊打扶苏
    “狂妄!太狂妄---”

    “本公子乃特使,奉王命而来。扶苏如此狂妄,把王上至于何处?把礼法置于何处?”扶苏一路上愤愤不平。

    抵达邯郸郡后,他见到淳于越、叔孙通,把今天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两人也是大为震惊!

    长公子乃帝国储君,未来的君王。

    没想到赢启这么不给面子,当众来了个下马威。

    此举等于是将矛盾公开化--

    “淳于博士,你立刻替我草拟一份奏折,我要弹劾赢启草菅人命、滥杀儒生----”扶苏义愤填膺道。

    淳于越作为大儒,对此举也是极度愤慨。

    当场挥毫泼墨,写好一封奏折。

    派人用六百里加急送到咸阳。

    做完这一切,三人继续商议。

    “巨鹿、邯郸两郡已经实现了长治久安,将来可作为大秦帝国东进的重要据点,王上对此也很重视---”

    扶苏提醒两人。

    他此番前来,除了敲打赢启。

    还有视察这两郡的任务。

    毕竟淳于越、叔孙通可是自己举荐的。

    若二人不能实现大治,自己这个长公子也是面上无光。

    “公子放心!”

    “区区百里之地,不在话下。”

    两位都是当世大儒,自认经天纬地之才。

    何况自从两人担任郡守以来,这两郡都安如磐石!

    两人此刻拍着胸脯向扶苏保证,却不知道一场危机正在逼近。

    这场危机的制造者正是七公子赢启----

    大秦、咸阳宫。

    赵高、顿弱,一左一右,分列两旁。

    秦王嬴政坐在中央,看着罗网、黑龙卫送来的消息。

    长公子扶苏和小七公开闹僵了!

    并且,他还送来一份言辞激烈的奏折,弹劾赢启滥杀无辜、草菅人命,要求秦王予以治罪-----

    巧的是,赢启几乎在同时也送来了奏折。

    这份奏折详细罗列了儒生被杀的缘由。

    妖言惑众、蛊惑人心!

    其中一句话引起了秦王嬴政的注意。

    “儒生一无所长,所学非但不能务农、经世致用,反而以文乱法---我大秦要实现长治久安,应该以吏为师----”

    以吏为师?

    嬴政双目大张,内心巨震!

    大秦以法立国,崇尚实干的法家。

    摒弃空谈的儒家。

    这是国策!

    一直以来,嬴政都对被儒家洗脑的扶苏有所不满。

    认为儿子太过迂腐仁懦!

    当今之世,可是大争之世。

    战国七雄为争夺天下,各种奇谋、诡计层出不穷。

    仁义、礼法早就荡然无存!

    唯有王道、霸道才是争夺天下的根本。

    “儒生一无所长,所学非但不能务农、经世致用,反而以文乱法---我大秦要实现长治久安,应该以吏为师----”

    这句话切中肯綮,说到了嬴政的心坎儿上!

    赢启这封奏折不到百余字,却比扶苏的万字长文更有说服力。

    呼哧!

    秦王嬴政大口呼吸,心潮震荡。

    赵高、顿弱毕恭毕敬,侍立不动,生怕惊扰了王上沉思。

    良久。

    秦王嬴政将赢启的奏折收了起来,令人放入锦盒中。

    赵高、顿弱注意到这一细节,俱是一震!

    这个锦盒中放的都是秦王认为极具价值的奏折。

    比如当年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重要奏折都放置在锦盒中。

    秦王不时取出来翻阅,警醒自己。

    可以说,这个锦盒装着秦国最为重要的治国战略和思想。

    万万没有想到,七公子所写的奏折不到百余字,竟然被秦王嬴政郑重的放入了这个锦盒中。

    “以吏为师,说得好,说得好啊---”

    秦王自言自语,大声赞叹!

    赵高、顿弱都已经明白,长公子和七公子之间的第一次对决胜负已分!

    “王上,如何回复?”

    作为中车府令,赵高询问道。

    “不予回复!”

    不予回复?

    赵高咀嚼这四个字,了然于心。

    回到府邸,他一眼就看见廷尉李斯的马车在门口等候。

    哗啦!

    车帘掀开,李斯下了车。

    “赵大人,王上如何看待两位公子?”

    赵高简略叙述了一遍,李斯喟然长叹:“以吏为师!”

    “若果真如此,我等当可无忧!”

    赵高、李斯都是出生法家,推崇以法立国。

    以严刑峻法统治天下!

    想不到在这一点上,七公子赢启竟然和二人不谋而合。

    并且。

    从赢启斩杀儒生的酷烈手段来看,比想象的更为激进。

    唰!唰!

    两人目光碰撞,相对一笑!

    “赵大人,看来我们的计划要修改一番才行。”李斯意有所指道。

    (有人在吗?求点鲜花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