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五章 被下了蛊虫的陶泥人
    “这种苦力活,还是黑爷我来干吧。”

    黑墨镜念叨了一句后,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工兵铲。

    “你们这些人呐,个个都是细皮嫩肉。万一待会从这两座坟包里挖出两具血淋淋的尸体来,而不是陶人的话。恐怕得吓得尿裤子。”

    黑墨镜一边用工兵铲拨开坟包,一边在嘴上念叨着。

    其他人的心情,此时都是七上八下的起伏着。

    毕竟,也不知道这两个坟包里究竟埋的是什么。

    要是真如黑墨镜这家伙所说的,里面埋的是刚刚失踪的哑巴与灵灵的话。

    那么,这个地方真是恐怖至极。

    甚至,连调头回去的心都有了。

    “咚!”一声。

    是比较清脆的声响。

    工兵铲仿佛硌到了什么东西一般。

    “嘿嘿。问题不大。既然能发出这么清脆的声响,那坟包里所埋的,肯定不是新鲜的尸体了。”

    黑墨镜十分轻松的说了这么一句。

    以他这种镇定轻松的表情来说,再恐怖的事情,看来他都经历过。

    所以像这种掘坟包的事嘛,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短短几分钟后,埋在坟包里的东西彻底映入到了所有人的眼帘。

    与柳衣山猜测的一样。

    两个坟包内埋的,是两具陶人。

    一具陶人身穿铠甲,应该就是刚才那个失踪的守卫。

    另一具,就如黑墨镜先前所说,装扮上,像是一个农妇。

    虽然坟包内不过是两具失踪的陶人而已,在场人们心中压着的石头,也终于是松了些许。

    但现在,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冒出来了。

    究竟是什么人转移了这两具陶人。

    另外,把这两具陶人埋在这里,又是什么意义呢?

    “等下。”

    黑墨镜皱了皱眉头。

    从上面下来到现在,柳衣山也是第一次见到黑墨镜皱眉头。

    一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诡异的事情,黑墨镜向来都是轻松的表情应对。

    而此番,这家伙竟然皱起了眉头。

    如此说来,事情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这个时候,只见黑墨镜将躺在土坑内的陶人翻了个身。

    两具陶人在外形上看似完好,但是在后脑勺位置,却都有一个破洞。

    “怎么把脑袋都给打穿了。”

    大牛不解的问了句。

    黑墨镜抹了抹手,淡淡的说道:“是蛊虫。怪不得刚才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否则咱们还不一定能知道,这些陶人都被下了蛊虫。”

    “蛊虫!?”

    听到这个名称后,就连作为世家后人的李初然,都不免有些脸色苍白。

    这种古籍上多次描述过,蛊虫能控制身心。

    本以为是编纂的,如今看来,都是实打实存在的。

    柳衣山倒是依旧一脸镇定。

    因为先前扫描那些陶人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这里所有的陶人,都被下了蛊虫。

    细细想来,极有可能是这些有着白虎图腾的人,被下了蛊虫后。

    因为被蛊虫所控制,所以都来到了这座地宫。

    继而,被残忍的制成了陶人。

    所以,活生生情况下被制成陶人,脸上也丝毫没有痛苦的表情。

    看来这一切,都是他们体内的蛊虫在作祟。

    “哎,哑巴不在。这种事情,只能由黑爷我来代劳了。”

    黑墨镜嘴上边说着,手却是小心翼翼的,伸进了陶人后脑勺的破洞里。

    “虫儿乖乖,快快出来。”

    他继续念叨一句。

    这番操作,简直把李初然与白栩这两位美女给恶心得有些花容失色了。

    这两人都是紧皱着眉头,眼神时而盯着黑墨镜的手,时而又将眼神漂移到了别处。

    心理学上说,恐怕这就是想看,又不敢正视了吧。

    黑墨镜的手在两具陶人的后脑勺中轮流掏了一番后,他又突然说道:“奇怪,蛊虫呢?”

    他扶了扶眼镜,又猜疑道:“难道刚才埋这两具陶人的家伙,把他们的蛊虫都给取出来了不成?”

    老梁上前来,看了眼两具陶人后。

    他心中先是思考了一番:

    现在,虽然已经确定了坟包内埋藏的两具陶人,但是究竟是何原因与目的尚且不清楚。

    而且,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所为。

    不管对方是敌是友,既然如此,倒不如暂时做个顺水人情。

    把这两具陶人重新埋好,一切,等后面再说。

    “事已至此,黑墨镜,那就把这两具陶人重新埋好吧。有人这么做,恐怕自然有他的目的。”

    “挖了埋,埋了挖。梁教授,这可要加钱。”

    黑墨镜嘴上虽然这么一说,但行动极快。

    已经在往陶人的身上盖土了。

    老梁则是往前眺望一番。

    前面有一段由下往上的台阶,台阶的尽头,应该是一处宽敞的平台。

    再往后,就是要进入宫殿了。

    平台上,孤零零的站着一个人影。

    老梁脱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再戴上后仔细定睛一看。

    这人的穿着打扮,可不像是明朝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