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章 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技术
    众所周知,每当一个行业的发展遭遇瓶颈,人们大都寄希望于技术上的突破,能够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但科技的力量总会被高估。

    不过,这在聪明的商人们眼里并不是问题。

    比如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炙手可热的“纳米技术”。

    本来就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已。

    却被各种吹捧、包装。

    一时间,纳米技术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金油”。

    遇事不决,纳米解决....如今想来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最近几年,几乎相同的剧情再次上演,这一次的主角就是石墨烯。

    近几年,石墨烯可谓是红极一时。

    从石墨烯电池到石墨烯冲锋衣,石墨烯面膜。

    甚至还有石墨烯抗菌内裤。

    总而言之,什么都想跟这种新型材料搭个边儿。

    仿佛这样就能拉高产品档次。

    尤其是在饱受电池性能掣肘的电动车行业,石墨烯电池的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两。

    只要标注上“石墨烯电池”,就要比一般电池贵上好几百。

    而且据商家说,能多跑几十公里。

    虽然消费者并不懂。但秉承“一分钱一分货”的朴素思想。

    石墨烯电池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依然收获了大批的粉丝。

    老百姓不懂,专业人士可看不下去了。

    你们这不是在骗人吗?

    这其中就有龙科院的一个院士。

    他就指出,

    “石墨烯的门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很多,实现“超长续航,一小时快充”,以现在的技术来说,就是骗子。”

    一个全国著名的教授也提到:

    “如果命名为石墨烯电池,石墨烯应该是电池当中的主要材料,而现在的石墨烯显然相当于添加剂。”

    稍微懂行的人也能知道,一克石墨烯的售价就是千元左右。

    称为“黑金子”毫不为过。

    普通消费者能买得起?

    要说石墨烯的原料,其实就是廉价的石墨。

    廉价到何种程度?

    铅笔笔芯就是石墨和粘土的混合物。

    几毛钱一只。

    而所谓石墨烯,顾名思义就是从石墨中提取的,应该没有理由很贵。

    没错,石墨烯本身从材料构成上不值钱。

    但其提取难度却非常高。

    这才是其昂贵的根源。

    而王庆做到了从二维提取直接跨越到了三维提取。

    而且成本还如此之低。

    这就是为什么苗锦波如此震惊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

    无线电能传输和石墨烯电池。

    一个被漂亮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

    另一个是公认的“新材料之王”。

    他居然用这两项科技去做充电宝。

    这特么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哈工大。

    赵舟明正在与其他几所高校的科研负责人进行视频会议。

    在开始的时候,他把情况说了一遍。

    然后又询问几人,学校里有没有一个叫王庆的学生。

    大家在震惊之余,都纷纷表示自己的学校里没有这个人。

    “确定没有这个人吗?”

    “老赵啊,如果我们学校有这样的天才,我能不知道吗。”

    “是不是在国外留学之后归国的?”

    “应该不可能,如果在国外研发出了这项技术,早就被各大财团争抢了,没必要再回来拉投资。”

    “看你这话说的,在国外研发成功了,就不能带回国吗?这说明人家爱国。”

    “对了,老赵,那个节目叫什么名字?我们也上去看看。”

    能够参加这个视频会议的,都是在电力科研领域拥有话语权的人。

    对于无线电能传输,全国几个顶尖学府都对此有深入研究。

    在听到这项技术已经被研发出来时,他们更多的是惊喜和欣慰。

    尤其在得知研发者的身份是华夏人,几人都由衷的感到自豪。

    当然,还有几分怀疑。

    “节目的名字叫《创业之星》,现在还在直播。”

    赵舟明说完后,开始犹豫是不是结束掉这个视频会议。

    既然确定不是国内高校出来的学生,再继续下去就没有意义了。

    说不定人家是自主研发的。

    至于探讨一下其中的技术原理,现在更没必要了。

    人家都用这个技术做出产品了,大家再在这里猜测原理,实在是有点可笑。

    赵舟明正要找个理由关掉视频时。

    科研组的一个成员急匆匆从实验室里跑到他身边。

    “赵老,赵老,先别视频了,快回去看看吧,又出大事了。”

    赵舟明皱眉看了他一眼。

    为什么要加个又字?

    有什么事能和研发出无线电能传输一样大?

    “有事就说,别大惊小怪的。”

    这个科研人员抬手指着实验室的方向,加快语速说道:

    “那个叫王庆的,刚才又公布了石墨烯技术。”

    赵舟明一愣。

    “石墨烯?这有什么可奇怪的,这个技术早就有了。”

    科研人员看赵舟明对此并不重视,急的他用双手在身前不停的比划。

    “三维提取,他做成了纯石墨烯电池,提取成本在每克10~30元之间,他那个充电宝容量是10万毫安。”

    赵舟明听到此话,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三维提取!!石墨烯能三维提取吗?

    那不是二维材料吗?

    紧接着,他的眼中渐渐露出一丝狂热。

    这样的科研成果对任何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光是这无线电能传输,得个诺备尔奖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是能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技术。

    这才多大一会儿,那边又公布了一个足以改变电力格局的新材料。

    视频会议中的几个国内科研领头人,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此刻也都焦躁起来。

    “今天这是怎么了?高端科技都聚堆在今天被研发成功了?”

    “老赵你不会是在和我们开玩笑吧?”

    “先不说这个,刚才老赵说那个节目叫什么名字来着?”

    “好像是叫创业之星。”

    “行了不说了,我现在也去看看那个节目。”

    “对,对,眼见为实,我也去看看。”

    赵舟明关闭视频,思索片刻,拨通了龙科大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负责人电话。

    电话那边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

    “赵工,这个时间打电话有什么事?”

    “周老,冒昧的问一下,你们学院有没有一个叫王庆的学生?”

    “这个我不好回答呀,学院的学生那么多,我总不能每个都记住名字吧。”

    “他成功研发了无线电能传输,把二维材料石墨烯做到了三维提取,目前已经做成了纯石墨烯电池,这样的学生你不会没有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