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渭水河边,故人再度相逢
    西岐之地,文王复归旧国。

    如今已过数月,文王归国已久,特令上大夫散宜生在城南处修筑一个灵台,用以祭祀上天,镇压灾厄。

    因文王施行仁政,福泽西岐人民,表示凡参与建造者,西岐均会给予钱粮,不使其平白劳作。

    如此数月下来,灵台已然筑成。

    灵台修筑之后,又经文王亲自查看。

    文王阅毕,又令散宜生在灵台下挖一沼池,以合“水火既济,合配阴阳”之意。

    又因挖掘沼池时,挑出一副枯骨,众人四路抛掷,文王见之不忍,令左右将其厚葬,以示自身仁德。

    文王因在灵台看挖沼池,不觉天色渐晚,自身回驾不及,当夜文王就随左右文武,在灵台上铺张设宴。

    一时间,君臣共乐。

    席散之后,文武在台下安歇。

    当夜,文王在台上设绣榻安眠。

    时至三更时刻,文王陷入梦中,忽见东南方向,出现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直往帐中扑来。

    文王惊恐万分,急叫左右来人。

    只听台后一声响亮,又有火光冲霄。

    次日一早,文王即召散宜生前来灵台,询问昨日梦中所示吉凶。

    散宜生听完,不禁躬身贺曰:“此梦乃大吉兆矣,寓意大王将得栋梁之臣,大贤之客!”

    “想必再过不久,就有大贤即将出山,其才能可媲美风后、伊尹这般人物,故我才会恭贺大王。”

    文王不解,问:“这又是何意?”

    散宜生道:“昔年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得贤于版筑之间,今大王梦得插翅白虎,其本质就是飞熊。”

    “如今大王有飞熊入梦,就寓意有大贤入住西岐,此乃西岐大兴之机,故而为天大的吉兆!”

    众官听罢,齐声称贺。

    文王传旨回驾,心欲寻访大贤,以应此兆不提。

    话说姜子牙自从逃离朝歌,又别了马氏,借着水遁救了自身性命,就一直隐于蟠溪边,垂钓于渭水上。

    如今子牙守时候命,不管一时闲非。

    每日修玄悟道,日诵黄庭,悟道修真,若有闲时,持丝纶倚绿柳而垂钓,当真是悠闲至极。

    这一日,子牙垂钓渭水,忽闻高歌古词。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到天明。”

    “认得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沽酒天明,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石清虚普一落地,就见姜尚垂钓于碧溪之上,一时间此乐何极,不禁做歌高呼,打算吸引故人!

    “哪里来的道歌,好生浓郁的道意!”

    子牙收了鱼竿,自顾返回岸上,只见不远处的山上,正站着一位道人,放眼望去,显得熟悉万分。

    “一别经年,不知先生可还安好?”

    石清虚拱了拱手,又向子牙行了大礼参拜。

    “痴儿啊,你又怎会在这里?”

    子牙自打出了朝歌,就一路逃命至此,此后更是隐姓埋名,生活在山野之中,唯恐碰见熟悉的人。

    如今石清虚来访,可喜煞了子牙本人。

    “先生容秉,如今弟子修成仙道,自持有几分道行神通,特此前来相助先生,以报先生的传道之情!”

    石清虚的一身道行,可与姜尚功不可没。

    如今石清虚道行有成,自然要履行承诺,下山前来帮助先生,也好完成神仙杀劫,安然渡过倾天之祸。

    “你倒是个实诚人,非得这般守信!”

    “你既修成仙道,岂由不知天机?”

    “如今红尘多是非,劫气满天下,你还是快些回山清修去吧,待得天机清明,自有得道之日!”

    子牙摆了摆手,心中虽是感动,却还在自顾赶人。

    “先生莫要如此,弟子心意已决!”

    红尘是非多,山间岂清净?石清虚下山应劫,心中已然有过思考,只要他不浪,这大劫自可安然存身。

    “罢了,罢了!”

    “你意下如此,自当应下天机!”

    “不过我先说好,贫道身居山野,可没好东西拿来招待,其中若有不周,你可多多担待!”

    子牙提起鱼竿,自顾返回住地。

    “哈哈!”

    “这垂钓又岂能无鱼,如今先生这般作态,莫非是天天空军,自身技艺不行?”

    石清虚开口打趣,随即从翠微山中抓出两尾龙鱼。

    “你这浑厮,一天就知道打趣于我!”

    子牙见状也笑了,两人亦师亦友,相处起来极为和睦,虽然面上是俗家弟子,可两人早就以那道友相称。

    “先生先请,且看弟子的手艺!”

    石清虚提着两尾龙鱼,又将那定海神针祭出,化为一柄铁斧,自去山林中斫木两捆,又送回了子牙住处。

    “一别多年,先生可还饮酒?”

    两人回到住处,又见姜尚开始忙活,他开口发问。

    “天上琼浆亦饮,人间酒水也醉!”

    “我自逃离朝歌,已有数年不碰杯中之物,经你这般一说,腹内酒虫已然大动,此番倒是可以尽情饮宴!”

    重逢故友,应对酒当歌。

    此时子牙心情大好,一时间也起了兴致。

    “先生隐于蟠溪,平日好生逍遥!”

    石清虚一拍腰间黑色玄葫,一股红色的酒液汩汩流出,不时显化出灵光交汇,吐露出阵阵云霞。

    “你这酒…,端得十分不凡!!”

    子牙看着眼前的酒液,夜不禁暗自啧舌。

    “此物唤作火枣酒,乃是贫道采集山中的枣花酿成,又经我手精心炮制,放入了火枣两颗!”

    “如此一来,方才成了气候!”

    石清虚缓缓言说,那一日他收集灵根落英,如今大功告成,这等仙府佳酿,人间一杯难求!

    “我自昆仑山学道,下山以来一事无成,除了在朝歌当过几年小官,一身别无长物,亦无一技之长!”

    “我也不怕被你笑话,若非你当初送上的贺礼,贫道怕是连养家也得称难,又何谈畅快饮胜一说!”

    子牙喝了一口火枣酒,自顾调侃的说道。

    “小人谋事,圣人谋国!”

    “以先生之能,此生必能位极人臣也!”

    石清虚开口言说,径直给姜子牙打气。

    ps:新书新人,求月票,评价票,鲜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