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章:文王过五关,缘起黄花山
    雷震子径直飞往空中,就把文王给提溜起来,让文王伏在自己背上,亲自驮他出得五关。

    那文王心中害怕,把二目紧闭,只听闻耳边风声,如此不过一时三刻,已出了五关,来到金鸡岭前落下。

    雷震子普一落地,就同姬昌言说:“父王,如今吾等已然出得五关,前面不远便是西岐的故土。”

    姬昌闻言,不禁睁开双目,只见他入目所见之处,已然变成了日思夜想的西岐故土。

    姬昌见状,不禁眼角含泪,大喜说:“我于羑里被困七载,如今复见我故乡之地,此间全赖孩儿之功。”

    一时间,姬昌想起了伯邑考,他又看向眼前的雷震子,此时也不禁老泪纵横,心中已然不是滋味。

    雷震子见文王感伤,不禁安慰道:“父王莫要伤心,还望前途保重,孩儿此厢就此告归。”

    姬昌闻言,不禁惊问道:“我儿,你为何中途就弃下老父,不知这又是怎么一说?”

    雷震子闻言,急忙告饶道:“父王有所不知,孩儿得奉师命,只救得父亲出关,不日就得回归山门。”

    “如今孩儿功成,却是不敢有违师命!”

    “自古忠孝两全,孩儿有违孝道,实在心中有愧,且教父王先行归家,待孩儿学全道术,不久下山!”

    “此后有缘,当再拜尊颜。”

    雷震子不停叩头,当即说于文王听下。

    石清虚见状,也自顾开口:“贤王有所不知,这凡人肉体凡胎重逾泰山,一般修士不可轻易将其抬起!”

    “自古就有言: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修士若无那大手段,不会使得摄法,买弄风头,若想就地而行,恐不能将贤王带往空中飞去。”

    “料想今日公子救父,亦不亚于背负泰山是矣!”

    石清虚当即言说,言语之中也在为雷震子开脱。

    若文王真想一意孤行,好让雷震子驮他返回旧地,怕是真要累死雷震子这人,让两人颜面扫地。

    “难得我儿如此孝心,你却是难为了!”

    姬昌听得这话,不禁洒泪洒别。

    石清虚也借由此机,当即同两人告别分开,只是他在临别之际,不断用眼神打量雷震子,似乎有所考量。

    “好似日后的天上雷公,不是雷震子本人吧?”

    石清虚不禁暗自考量起来,按照天机发展,雷震子亦如杨戬哪吒这般,最后以肉身封神,登临天上神位。

    在日后的雷部正神中,亦没有雷震子的出现,那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则是太师闻仲死后封的大神。

    其人日后掌控雷部,督率雷部二十四位正神,兴云布雨,万物托以长养,诛逆除奸,掌人间善恶祸福。

    雷震子作为大周的公子,自身本事不弱,加之身份高贵,又怎肯受人节制,于雷部之中蹉跎一生。

    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日后的雷震子做了天庭六御之一,成为了西方的勾陈大帝。

    此后执掌南北两极,掌控天地人三才、统御天上众星,主持人间兵革之事,被人间称之为武神和战神。

    “嘶,奇哉!”

    “那二十四位雷部正神之中,当有几位同我有缘!难怪我一见得这雷震子的长相,心中的灵机就随即大动,原来这就是如此原因,端得是缘分使然!”

    石清虚运起六甲奇门,开始缓缓掐算起来。

    适才他与雷震子分别,见得雷震子的真相,不禁心中灵机大动,似乎感觉有一人和他有缘。

    如今石清虚掐算出来,这才不禁恍然大悟。

    “雷部正神辛环,原来这人唤作是你!”

    石清虚心中有了定计,当即飞离了金鸡岭,他没有直接飞回武夷山,而是朝着黄花山飞去。

    话说这黄花山,在日后也是鼎鼎大名。

    在如今这个时期,这黄花山上则生活着四个奇人,

    这四个奇人,在山上结义多载,大者唤作邓忠,二者唤作辛环,三者名唤张节,四者呼作陶荣。

    因诸侯荒乱,四人暂居黄花山,将此山作为安身立命之地,后来被闻太师收服,死后四者入榜。

    而这四人之中,又属老二生来最奇!

    要说这辛环,命格倒也十分奇异,他长相奇特,恰如石清虚见到雷震子一般,亦是天生地养的人间精灵!

    其人面如红枣,发似朱砂,巨口獠牙,眼似铜铃,其肋下生有两幅肉翅,却与那雷震子一般无二。

    不过此人与雷震子不同,他乃天地精灵化生,天生一副雷公长相,雷震子乃是后天异变,两者大有不同。

    要知道原著中,雷震子可同辛环不相上下。

    雷震子自有师门传承,辛环作为一个野路子,能和雷震子打得有来有回,足可见其资质优秀,战力非凡。

    如今石清虚身居入劫,自然也想收得一二弟子,也好为自己添上一份助力,不使得他这一方孤家寡人。

    要说这黄花山上,亦曾有四将得之立身。

    如今石清虚来到此地,发现四人同他有缘,那四天君中,辛环可为他大弟子,其余三人亦可为记名弟子。

    “不知四人有了师承,日后会迸发出怎样的光?”

    石清虚心中有了期盼,脚下不禁加快了遁光,他一路架着云路赶往黄花山之地,打算前去应下缘法。

    石清虚架着云路,自打出了金鸡岭,就沿着青龙关飞来,不过半日,石清虚就驾云来到黄花山中。

    只见好一座大山,却又怎生见得?

    远观此山,山青叠翠。

    近观此山,翠叠青山。

    山青叠翠,参天松婆娑弄影,翠叠青山,山峻岭逼陡悬崖,陡涧之间,绿桧影摇玄豹尾,峻悬崖上,青松拆拆老龙腰。

    战在山中望上看,层层景色似梯似磴,战在山中望下看,万般景致如穴似坑。

    青山万丈接云霄,斗涧鹰愁侵地户。

    此山到春来,如火如烟,到夏来,如蓝如翠,到秋来,如金如锦,到冬来,如玉如银。

    其美景之奇绝,让人观之不舍,乐坐忘归。

    有诗为证。

    诗曰:

    一山末过一山迎,千里全无半里平。

    莫道牧童遥指处,只看图画不堪行。

    如此灵山秀地,称得上是钟灵俊秀之美。

    这一副人间盛景,虽然比不得洞天福地,仙家盛景,但也胜在灵气充裕,山间风景绝佳秀丽。

    如此灵山胜地,当能辈出人才!

    石清虚见状,急忙降下遁光,他来到黄花山顶部,打算先行窥探一番,看看这四人是否已经齐聚。

    ps:新书新人,求月票,评价票,鲜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