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9章:公子乃吾师
    第199章:公子乃吾师

    看到邢望南没有要介绍的意思,崔不器便也没有询问凌云的身份。

    君子当知礼节。

    院中的那些学子忍不住一脸好奇的打量着凌云。

    “望南,依你所言,君子当如何?”

    崔不器的这句话才让院中的那些学子把目光从凌云身上转到邢望南的身上。

    他们也都想要听听邢先生的高见。

    “我认为君子应当和其光,同其尘。

    但是也应谨记,即使身处俗世之中,也要恪守本心。

    如此才是真正的和光同尘。”

    听到邢望南的话,院中的那些学子们不禁连连点头称是。

    书生多读了几卷书,便极易陷入窠臼之中,以清高自立,不甚合群。

    但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若是一味的追求自心中的境界而忽略了在尘世当中的自处,那么这只能算是狂妄。

    只有达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和光同尘。”

    好,好一个和其光,同其尘。

    如此才能世间逍遥,何处都能自处。”

    崔不器赞叹的说了一句。

    “那不器兄,那不器兄心中君子的境界当如何?”

    邢望南又把问题抛给了崔不器。

    崔不器一抚长须,笑盈盈的说道:“正如我这‘不器庵’之名一般,我仍然认为‘君子不器,周而不比‘。”

    随即崔不器和这些学子们解释起来

    “君子不应该拘泥于外物,种种形式皆是为了本心所用,术为道之法便是此理。

    同时君子应该心怀天下,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人,君子眼中和而不同。”

    邢望南听到崔不器的话之后也是忍不住的连连点头,两人虽然处世方式不同,但是崔不器的君子之道已然大成。

    围观的学子们已经忍不住讨论起来。

    邢望南着重在逍遥之道,而崔不器更重君子之道,所以论君子之道的话,崔不器显然更有心得。

    “话是不错,可是未免太宏观了些。”

    凌云刚才仔细回味着崔不器的话,初听似乎很有道理,可是再仔细一琢磨的话,老是感觉有些太宏大了,更将是书本上的教条。

    听到凌云的话之后,院中的学子们停止了议论,把视线又重新转移到了凌云的身上。

    崔不器的脸上有了几分不悦之色。

    “这位是?”

    崔不器问话的时候,并没有直接看着凌云问道,而是把头转向了邢望南。

    他以为这个少年只是邢望南带过来听自己讲书的后辈。

    可是作为一个后生,这样当众质疑自己的观点,多少有些让他下不来台。

    通过崔不器稍微有些愠怒的脸色也可以知道,这崔不器的心胸不似邢望南那般豁达。

    听到崔不器询问,邢望南连忙起身站了起来,刚才在凌云身边坐着便让他有些难受,现在终于可以站起来了,随后他恭敬的对着凌云就要行礼。

    但是凌云眼疾手快,一把把他给拉住了。

    “公子乃吾师。”

    邢望南转过身来对着崔不器说道。

    邢望南一直认为学高为师,所以他并不介意凌云比他年轻的多。

    可是邢望南此话一出,“不器庵”内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被他的话给震惊到了。

    邢望南是谁!

    梅岭三君子之一,文道为大儒所敬佩,武道亦是地灵境大圆满的修为!

    就是这样一个大才,竟然恭敬的唤一个少年为师!

    这少年也不过是十**岁的模样,怎能做邢先生之师!

    “望南……今日怕是饮酒了吧?”

    崔不器有些犹豫的问道。

    因为他不敢相信,这少年可为邢望南之师!

    先前和大儒辩难,邢望南也是平手。

    崔不器只能认为邢望南今日饮酒是喝多了,错认了少年郎。

    他知道这种可能性很低,邢望南可是千杯不醉,但是除了这种可能性,崔不器找不到其他的解释。

    难不成,这邢望南脑子抽风了?

    崔不器仔细的打量着凌云,是有些俊秀,眉间自有一股英气,可是除此之外,他并没有看出这凌云有何不同之处。

    “那这位小公子可有高见?”

    崔不器似乎因刚才凌云对他的质疑有些耿耿于怀,所以略带愠恼的问道。

    凌云并没有介意崔不器的态度,直接开口,侃侃而谈。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固正我。”

    凌云的话简而言之,即“慎独正我”。

    之前章居正和凌云也曾论过此道。

    凌云细想之后,对此话极为认同。

    天下大事非一人之力可为,固君子应当慎独正自身所为,行事光明磊落,此乃君子第一要义。

    首先自己的心要正,随后才能再谈其他。

    凌云此言一出,崔不器身形略带颤抖的站起身来。

    他追求了几十年的君子之道,大谈特谈,但是总是感觉自己离真正的君子之道总有些距离。

    凌云今日之言,让他看清了自己的执念。

    所谓君子,首先时刻谨慎自己的言行,保证自己的言行都是合乎本心大道,随后才能再谈其他。

    若是自己没有在最初把自己要求成为一个君子,但是口中却大谈君子之道,这是很讽刺的一件事。

    邢望南看向凌云的眼神之中愈发的谦卑,行为也愈发的恭敬。

    院中的那十几位学子们,也是醍醐灌顶。

    他们走了这么远的路来梅岭询问君子之道。

    可是君子之道早也在他们心中了。

    合乎本心所为,便是君子所为。

    不用口中处处称君子,严谨的要求自己便已然是君子了。

    所以他们要做的不是在这坐而论道,君子之道隐藏在万事之中。

    只要他们合乎本心,便能得君子之心。

    此时院中的学生们心中极度震惊。

    眼前这个少年,年纪比他们小上很多,道理却比他们更明了。

    崔不器此时已经明白为何邢望南口称“吾师”了。

    崔不器恭敬的对着凌云行了一礼。

    看到梅岭三君子中的两位都如此恭敬了,院子里的学子们也立即恭敬的对着凌云行了一礼。

    “谢先生赐教。”

    崔不器面带敬意之色问道:“请问公子如何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