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九章朱标举荐,姚广孝担任红薯土豆推广大臣
    既然朱元璋问了。

    朱标也没有藏着掖着了。

    “父皇,儿臣想要跟你举荐一个人。”

    朱标转过身来,介绍光着头的姚广孝,道;“父皇,这是我的幕僚姚广孝,我想推荐他为推广土豆,红薯的钦差大臣。”

    朱元璋眯着眼,看着姚广孝,道:“标儿,推广土豆,红薯的事情已经由工部负责了,你这让咱很难办啊。”

    这件事,朱元璋早早的定下了人选,虽然还没有公布。

    但现在朱标开口,他到要听听朱标的意思。

    朱标挥了挥,让姚广孝自己开始推荐自己了。

    姚广孝从袖口中取出一张奏折,然后呈给朱元璋,“陛下,请看。”

    朱元璋打开奏疏开始看。

    这张奏折,姚广孝已经准备许久了。

    现在终于送到朱皇帝面前了。

    过了一会。

    朱元璋道:“写得不错,这推广的方法很完善,既然标儿让你做推广土豆和红薯的钦差大臣,咱也不是不能考虑,但此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若是出了差池,会影响朝廷的颜面,姚广孝你可敢担当?”

    姚广孝拜倒在地:“臣,愿肝脑涂地。”

    朱元璋道:“好,那咱就拟旨,你为钦差大臣,负责推广土豆和红薯之事,咱给你的时间是两年时间,两年内,全国各地若是没有种上红薯,那你就不要回来了。”

    姚广孝道:“皇上放心,臣不会辜负陛下和太子的期望。”

    朱元璋道:“你先回去把,咱还有事跟太子聊一聊。”

    姚广孝后退道:“臣告退。”

    在姚广孝离开之后。

    老朱道:“标儿,此人你是从何处找来的,他有何成就。”

    怎么找来的?

    朱标实话实说,说从鸡鸣寺找来的。

    至于他的成就?

    难不成要说他是未来跟朱棣一起造反的黑衣宰相。

    朱标说道;“他是科研院的数学署院长,咳咳,父皇至于他的成就现在还没有,我这不想让他担任钦差大臣,打响第一炮吗,也好让那些人看看,我朱标手底下还是有能人的。”

    朱元璋道:“此人看起来,城府很深,标儿你对谁都要留一个心眼,咱不希望这姚广孝成为下一个杨宪。”

    一说到杨宪。

    朱标脑海闪过一个人物。

    当年朱元璋下江南,去到了扬州。

    战后的扬州千里无鸡鸣,十户剩三人。

    杨宪当晚去了百里之外,买了一只鸡,让朱元璋听到了鸡鸣。

    随后刘伯温举荐杨宪。

    接下来杨宪获得扬州知府的官位。

    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把扬州府治理完成,并且大获成功。

    接下来,杨宪就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了中书左丞。

    成了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后。杨宪刚有了实权就忘乎所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仇人李善长,在中书省,杨宪整日与李善长,胡惟庸明争暗斗,他的躁进为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

    就在成为中书左丞的当月,他就犯了案子被朱元璋给杀了。

    至于杨宪怎么死的,朱标也不知道。

    而现在朱元璋跟他说这些,就是让朱标堤防姚广孝。

    朱标点头道:“儿臣知道了,父皇先不说这些,现在我们有了煤矿,接下来即便是有天灾,我们大明朝也不害怕了,对了跟你说,我跟鄂国公府合作建厂了。”

    朱元璋道:“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标儿,咱也想支持你,但是内帑不多。”

    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

    朱元璋虽然是皇帝,但是宫中也没有多少钱。

    前段时间刚刚把工部贪污案事情处理后,朱元璋想着把那些贪污的钱转到内帑,结果六部尚书直接跳出来说不可以。

    户部尚书说国库不足。

    兵部尚书说需要军饷。

    总之各部有各种说法。

    反正那些贪污的钱不能转内帑。

    朱元璋笑呵呵道:“标儿,据说你最近那个什么制冰厂,肥皂厂,蚊香厂什么的,收入似乎不错,咳咳,为父...”

    “哎呀,天黑了,父皇儿臣告辞了。”

    朱标知道朱元璋想要跟他要钱,直接装死,然后麻溜的跑了。

    “哎!”

    “你小子,跑什么。”

    朱元璋没好气道,结果朱标早已经走远了。

    随后朱元璋看着摆放在眼前的煤炭,开口道:“二虎,刚才都听清了吧?”

    二虎点头道:“上位,臣这就去安排。”

    朱标看了一眼桌上还没处理完奏疏,又继续埋头处理奏折。

    ......

    朱标出了皇宫,姚广孝还在皇宫城门前等着。

    姚广孝上前:“多谢殿下。”

    朱标道:“这里不方便说话,去太子府。”

    随后。

    他们两人回到了太子府。

    常曦看到朱标带着一个和尚进来,也没有多问。

    小妙云一脸疑惑。

    朱标把姚广孝带到了另外一个书房。

    他这个书房是公开的。

    平时都是在这里听那些大学士授课,那些大儒给他讲前朝典故,也是接见一些朝廷大臣的地方,这里也是朱标处理奏疏的地方。

    姚广孝进了书房后,朱标让他坐着等一会。

    朱标在书架上找了一会,拿出签到红薯土豆之时附赠的种植说明书。

    朱标拿着说明书递给了姚广孝,道:“这两本书有作用。”

    姚广孝看着手上两本书,道:“多谢陛下。”

    朱标也坐下来,道:“广孝,推广土豆和红薯的事情,乃是名流千古的事情,这件事你要办得漂亮一点,不然我也脸上无光。”

    姚广孝郑重道:“殿下,臣若是不将土豆和红薯完成推广,绝不回来见你。”

    朱标道:“先不说这些,天都黑了,今晚就不回科研院了,在太子府吃饭休息..”

    这一刻!

    姚广孝知道。

    朱标把他当做真正的自己人了。

    姚广孝起身拱手道:“谢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