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章咱朱元璋有一个好儿子
    翰林学士宋濂说到点子上了。

    朱元璋很高兴。

    一高兴,他就喜欢封官,当场把宋濂封为太子赞善大夫。

    直接把宋濂划分到太子这边来。

    宋濂多了一个头衔,自然是叩谢龙恩。

    而这时。

    翰林院的大儒和学士这才反应过来。

    随后纷纷赞叹太子智慧,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巧夺造化等等拍马屁之类的话。

    反正这些大学生,引据经典,说得天花乱坠。

    朱元璋听得有点飘飘然。

    听听!

    这些臭酸儒。

    在夸咱儿子呢。

    朱标看了眼朱元璋,嘴角泛着笑意,越听越高兴。

    两人对视一眼了。

    朱元璋知道,要把朱标推出来了,让众人安静,道:

    “好好,都安静一下,现在让太子给你们讲讲这些符号的意义和作用。”

    朱标之前一直待在太子府。

    没有见过眼前的架势。

    一上台,就看到乌央乌央的人站在下面。

    朱标开口要了笔和纸。

    朱元璋笑道:“太子,咱为你研墨。”

    两父子,一个研好墨水了,一个便提笔埋头书写。

    不到一会,朱标终于把常用的标点符号画出来,还有写出他们的作用。

    朱标将这些写满标点符号的作用,贴在屏风上。

    接下来,朱标开始为他们解释了。

    而在一旁的御史则是记载:“洪武四年,四月,奉先殿,群臣聚,帝研墨,太子诏众臣.....”

    而此刻!

    朱标介绍逗号和句号,道:“诸位,此符号名曰逗号,一句话意思没表达完,需要停顿表示语气的停顿和句子内部各成分需要停顿的时候都需要用逗号,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若是加上逗号,即刻表明,诸位请看....”

    朱标又开始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加上了逗号和句号。

    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很快,这种释义七种的句子,被朱标写出来给众人看。

    朱元璋,刘伯温,宋濂以及翰林院的学士们听得津津有味,等到朱标说完这才恍然大悟。

    一堆人纷纷赞叹,太子大才,陛下圣明,大明万福。

    朱元璋说道:“都愣着干嘛,赶紧记下来。”

    现在群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们没有笔啊。

    朱标觉得,找个时间把前几日签到得到的100支圆珠笔。

    在适当的时机拿出来用一用了。

    现在先不着急。

    先把标点符号的事情给解决先。

    “这像耳朵叫问号,主要应用于疑问句与反问句中,放在末尾,用来表示疑问。”

    “此,一竖下面一点的叫感叹号,主要用于感叹句,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和祈使句句中,放在末尾,用来表示强烈的情感。”

    “如这一点的叫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还有六个小点连在一起叫省略号,主要应用于省略较长的句子,例如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的断断续续等。”

    .......

    约莫半个时辰左右,朱标终于把这些标点符号全讲完。

    所有人听完,纷纷茅塞顿开。

    座下的文臣大儒,大学士纷纷掩面,更有甚者大哭起来。

    “若是殿下早生,天下学子读书何苦有这般累。”

    “当年,我若是有此标点符号标明古文,状元是我的了。”

    “太子,受吾一拜!”

    “太子,我提天下学子叩谢。”

    哗啦啦!

    一群七老八十的大儒,大学士感零涕泪拜下。

    “使不得,使不得,诸公这般,折煞了。”

    朱标看着这些老酸儒要跪下,这不是为难他吗。

    虽然朱标嘴上这样说着。

    但完全拦不住这些大学士们的诚意。

    朱元璋现在心里那个美啊。

    他是农民出生,当过乞丐,当过和尚,即便是现在当了皇帝。

    那些臭书生,还是一样看不起他。

    表明上敬重咱,敬畏咱,可是回到家,关上门,暗地里还不是偷偷的骂咱。

    但现在不同了。

    咱儿子朱标争气啊。

    咱朱元璋有一个好儿子。

    咱的标儿是文曲星下凡。

    让这些酸秀才心悦诚服。

    让这些心高气傲的大学士五体投地。

    让这些持才自傲的大儒顶礼膜拜。

    这一刻,朱元璋看着众人拜朱标,与有荣焉,心情非常的高兴。

    “陛下,微臣认为太子所著的标点符号应当大力推广,天下学子苦长文久矣,而如今,太子的标点符号,不仅可以造福天下学子,还可以清晰的阐明朝廷颁发的政令,让下属更好的明白政令的意思,更好的造福天下百姓,微臣谏议标点符号推广于全天下...”刘伯温率先开口,郑重的禀告道。

    众人一看,居然被刘伯温抢先了,纷纷说道:

    “微臣附议!”

    “微臣赞成!”

    “微臣附议!”

    ......

    朱元璋看着他们,直接道:“此事,着太子赞善大夫去办,翰林院协助。”

    宋濂道:“臣,遵命!”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翰林院众臣激动道。

    如果是其他事情,朱元璋肯定会思考许久,毕竟此事事关重要。

    按照平常肯定会召集六部,左右丞相商议,征求一下意见,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要有自己的心机,一来显得自己胸怀宽广,善于纳言,二来是怕避免考虑不周犯错误。

    但标点符号的事情是朱标主持的。

    朱元璋为了给太子造势,自然是二话不说直接赞成。

    恨不得,马上把标点符号推广出去,说是咱朱元璋儿子朱标,大明朝太子著作的,你们这些天下才子还不赶快感恩。

    而在朱元璋下旨之后,众臣离去。

    只让朱标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