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三章 太孙的决定:出征东瀛
    百官们害怕了。

    首辅都生气了。

    次辅也闭口不言了。

    至于监国那就是开始杀人了。

    朱允熥站起身来,目视着自己的这一群大臣们,冷哼一声告诉他们道:“记住了,我大明朝百姓不是只能穿一条裤子,全家换着穿才能出去干活的,我大明朝虽然才立国,但也有搞好百姓们生活,提高经济的信心,孤搞改革对天下百姓有利,就要做,至于对谁没利,诸位爱卿们心中各自有数!”

    “臣等惶恐~!”

    “臣等惶恐!”

    “惶恐!”

    李奎叩首一拜后,百官们也跟着山呼作揖,齐声呼喊。

    朱允熥大手一挥,转身走下皇位,说道:“全部给孤在这里反省一个时辰,再退朝!你们该好好反省一番!文武都一样!好好反省。”

    朱允熥转身离开奉天殿。

    徒留下一群一脸无语的文武大臣们。

    这是招谁惹谁了不是?

    白白跟着一起受罪!

    都怪那群跟东南商贾们有勾联的老鼠屎们。

    文武百官们开始互相抱怨起来。

    同时也暗自对首辅大臣胡连有些怨言起来。

    这都没有发现?

    怎么当这首辅的?

    次辅李奎嘴角浮现一抹神秘笑容。

    ……

    入夜。

    京城一处西郊的农田旁边。

    一家农户一样的房舍里面。

    此时一个面貌特异,身材十分高大的苍老老人。

    正坐在炉火边烤着一块面饼子。

    这个老人一身锦绣华服虽然有些脏了。

    但是也难掩其身上的龙威阵阵,一阵帝王霸气。

    这个老人正是溜出京城的朱元璋。

    他今天在这里帮这家借宿的老农打理了一天田地。

    朱元璋身旁跟着的还有几个锦衣卫。

    一个锦衣卫千户立在一旁,事无巨细的将今天朝廷里发生的事情,全部汇报给朱元璋听。

    “呼呼!这面饼子真烫啊!”

    朱元璋将烫手的面饼子放到一旁低矮的小桌子上。

    双手揉了揉耳朵。

    紧接着略带不悦的说道:“这群大臣们,乌鸦笑猪黑,一个个猴精着呢,本事是有的,但是不用在正途上,平日里嚷着商人有多无耻多低贱,背地里收的钱可都是这群商人们给他们的雪花银,真是虚伪至极,咱这个好孙子做得对!”

    “陛下,如今禁海要开了,蒋瓛大人来问,是否在这个问题上支持监国殿下?毕竟说是,陛下你当初定下的……”

    这个锦衣卫千户不敢继续说了。

    只是安静的等着陛下旨意。

    “咱要的是防止倭寇跟海盗,而不是要我大明沿海的百姓过穷日子!”

    “属下明白了!”

    “拿纸笔来,咱念你写,这份密旨你交由给朕的好孙子。”

    “遵命!”

    笔墨纸砚备好后,这个千户执笔,开始按照朱元璋说的,一字一句的写下密旨。

    一盏茶的功夫不到。

    这份密旨书写好了。

    朱元璋当即就命令这个千户送入宫中去。

    ……

    等到朱允熥接到皇爷爷的密信后。

    心情大好。

    这上面就诉说了一个事情:

    ——放开手去做。

    皇爷爷全力支持你!

    次日早朝上。

    朱允熥又杀了几个官员。

    此时的百官们,也都明白过来。

    眼前这位监国殿下,那就是小洪武。

    也是一个跟当今陛下一模一样的家伙。

    甚至杀起官员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比陛下还要更加冷血无情。

    丝毫听不进劝阻的。

    甚至一个不开心,带着劝阻的人一起杀。

    陛下视百官如草芥,如今这个监国殿下也差不多。

    百官们一时间心情可谓是——苦上加愁!

    一个个的萎靡不振了起来。

    当然在正经事的讨论上,朱允熥还是不会动不动就杀入了。

    哪怕是反对自己的,只要你是议事,自己还是会听。

    比如这个时候,李奎就站出来问道:“殿下,那倭寇和海贼确实存在,如若开海,那朝廷是否要增加沿海的驻防?防备海贼倭寇,以战船巡视海疆?”

    “孤,自有决断!”

    朱允熥心中早就有打算了!

    海盗多是南洋一带劫掠。

    真正侵入临海跟沿海州府的很少。

    关键是那倭寇,也就是东瀛的浪人们。

    解决这个问题,要想一劳永逸,那就是要用犁庭扫穴一般的重拳,登上东瀛本岛。

    朱允熥心中早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征讨东瀛!

    现实都有例子经验,都不用多动脑子。

    此时的整个东方。

    特别是东亚这个地方。

    有钱的也只是大明。

    其余的地方都是蛮夷穷乡僻壤一样的地方。

    这些地方你打下来,不是去捡钱的,完全就是去土里刨食。

    你以为自己是去掠夺的?

    还未开发呢!

    真过去了,那就是扶贫。

    还得建设!

    所以自己皇爷爷才有那十不征。

    不过,对于此时的自己而言,东瀛最大的价值就是那世界上最大的银矿。

    东瀛本岛上的银座——银山!

    占据那里,汲取那里,为大明银根提供最大的保证!

    以银本位为基础的大明,也就不担心出现经济学上的银荒了。

    连征讨东瀛的将领,自己心中都想好了。

    两人!

    蓝玉跟邓愈,蓝玉征讨东瀛。

    蓝玉适合做那主帅。

    蓝玉捕鱼儿海,猛击元庭,破北元于大漠,仅此于霍去病当年的封狼居胥。

    ——受封凉国公,大将军。

    邓愈南征北战,平定吐蕃,收河州以西,经略吐蕃,善抚降者,智勇双全,为人谨慎多谋。

    将河州以西之地,使得吐蕃,重回中原王朝!

    ——受封卫国公。

    这二人配合下来,征讨下那里,也能使大明开发立足那里。

    彻底掌控东瀛的银矿千秋万载!

    以人来为大明挖掘那银座的银矿。

    更永绝东南沿海的倭寇隐患!

    朱允熥瞅了一眼武将那列,发现蓝玉不在。

    蓝玉从洪武晚年,就时常称病不来朝上。

    看样子还真是如此。

    用徐达不如用蓝玉。

    单单蓝玉又不行。

    所以需要邓愈。

    可邓愈听话,蓝玉用一道圣旨,估计都请不动。

    更别提这家伙典型的太子党!

    若要让他听命,还得花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