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六章 太孙正式开始监国,朝堂局势
    你们是老狐狸,自己就不是千年的大尾巴了?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说什么聊斋呢?

    谁怕谁呢?

    谁心底里想点什么,谁还不知道怎么着?

    百官们觉得陛下如此放权,肯定就是对这个小监国自信十足了。

    所以,越是陛下这样的自信,若是百官们将这个小监国给斗倒!

    那陛下肯定就会无比的失望,从而继续让朱允炆回来当皇太孙。

    百官们抱持着这样的愿望,开始了正式跟朱允熥的斗争和较量!

    所以除却这汛期的奏疏,还有着海量一般的奏折不断呈报上去。

    好家伙,这是连一些压箱子的事情都给拿出来了呀!

    就是想看朱允熥出丑,然后看朱允熥怎么处理这些事务。

    甚至如果朱允熥拒绝处理这其中的一些小事和杂事的话。

    御史言官那边,可就已经准备好说辞了!

    ——朝中事务,事关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朝事事事无小事!

    六科给事中那是随时准备着!

    甚至连偷偷想要找机会写给陛下的秘奏弹劾都准备好了!

    要知道这群御史言官们,可是有着一个极大的特权!

    那就是——风闻奏事!

    这从老虎凳,再到辣椒水,甚至挖坟埋人一条龙服务。

    他们呀可都备好了!

    就等着朱允熥这一位小监国入套了!

    赶紧出错,赶紧下台!

    他们改日就迎回圣君——朱允炆!

    主官工部的工部尚书,这个乃是胡连的人,就见他站了出来,问道:“监国殿下,雨季将到,江南雨季都是连绵不绝,一下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钦天监也从江南回来后,禀报星象,阴阳,皆都是显示出江南大雨将至!”

    钦天监那一套朱允熥知道。

    说不科学呢,二十四节气也有其传统的标准科学。

    而且他们有一套自己阴阳自然之理,来预感这天要不要最近有雨。

    是挺神秘的。

    不过这个工部尚书拿出来说,摆明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江南汛期很急。

    这等要紧的事情,监国必须优先处理掉。

    不然一定要出大事,而且监国没做好,那就是监国你的责任。

    他们可没有失察之责,更没有未及时禀报。

    既已提前通知监国了,甚至也催促了。

    朝廷百官那都可以作证!

    朱允熥心下了然,嘴角微微一笑,随后答复道:

    “历年,江南汛期的时候,都是往昆山地区泄洪,那昆山自从汉朝以来都是一个穷苦地方,那个地方出流民,更在江南乞讨为生,他们每一个都是我大明朝的百姓,今年断然不能再苦这昆山地区的百姓,如今的昆山,流民遍地,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没有土地,也没有房屋,天可怜见,这昆山也是我大明疆域!”

    一个来自于江南的官员,似乎也是距离昆山比较近的。

    现在在大理寺供职,他也不由得沉声一叹:“唉,这昆山还是富庶的江南地区,也不知道富在什么鬼地方?这还是在汉地十三省,跟那我大明九边没得比,都是这个样子,那九边更穷更苦,但是却也没有像这昆山这般惨,连一块瓦都没有,更别说种地糊口了!”

    大明都知道九边苦,但是却不知道内地也有不少苦地方。

    现在的大明哪怕是驱逐了元庭,但依然百姓没有多少活路。

    别提昆山了,更多的地方也都是贫苦无异。

    只是这昆山是眼下要面对的事实!

    此时的大明朝国都可还在金陵城。

    这近在迟尺的江南。

    有这么一个穷地方。

    谁能充耳不闻?

    人性向来都是跟他人主恶,跟自己人主善!

    但是在见闻甚至听到这样的地方,特别是耳闻这个地方人或者事的时候。

    也难免会生出同情。

    此时的一些朝臣官员们却也觉得监国说得对。

    确实如此,这样的一个地方,着实可怜。

    提出这个问题来为难监国的官员,顿时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谁叫你们跟着一起可怜的?

    你们要进言来刁难监国啊!

    此时的胡连倒也不是这般觉得被气到。

    自己的人出来为难监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并没有让他第一时间觉得气愤或者不悦。

    反而第一时间,胡连呆愣了,足足半盏茶的功夫。

    随后,就有些惊讶的抬头看着皇位上那个监国殿下。

    因为,胡连吃惊的发现!

    这个小监国,这个黄毛孩童,了解到的昆山情况。

    竟然跟他在内阁看到的关于江南昆山地区泄洪的奏报——一模一样。

    甚至对于当地风土人情,甚至连流民跟乞丐的事情都非常了解。

    要知道,这位监国可是传言在家里一呆就是十几年的。

    更是一个足不出户,就等着封藩的主。

    这么一个小家伙,怎么了解得这么细致?

    简直就是工部都水郎中,亲自当地看了一眼后。

    要么就是都水司五位主事,亲自都去跑了一趟。

    然后回来给这位监国殿下禀报一样!

    这个小监国,有点本事,别的不说,一定一直在观察着整个江南的情况。

    可这位殿下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胡连觉得怪异!

    毕竟眼下的锦衣卫,也不该是被这个监国殿下给彻底掌握住啊!

    怪异,而又令人有些诧异!

    朱元璋都不一定如此了解!

    特别是如今苍老的陛下。

    这个时候,上方龙座端坐着,四平八稳的监国少年,又道:“江南南京一省和江浙一省的十三道御史之中,监管河运的科道官们,怎么没有上奏报?这事关江南汛期的奏报,竟然是我朝中大臣中央重臣工部尚书大人亲自上奏的?着,锦衣卫下去查人!”

    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huan)一听来事了。

    急忙就站出来,根本没有半分的犹豫,就俯身叩首,领旨:“遵监国旨意!”

    朱允熥代行的是天子之权,手持的就是那天子剑。

    位同天子。

    更别提如今大权独揽,朱元璋都出城不知道前去了哪里。

    不过按照百官们的想法,如此腹黑的朱元璋。

    说不一定就躲在暗处时刻观察着呢!

    所以百官们也不敢明着来跟朱允熥作对!

    蒋瓛一出来,胡连就很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