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36 哪有那么多非黑既白
    <b></b>    刚才反驳石仲魁的书令,当然没那么容易自杀。

    但那个被吓的瘫在地上的人,犹豫几秒后,双眼中反而浮起一丝决然。

    一句到他们俩为止,也就是说石仲魁不会继续查下去,足以保证自己家人不会受影响。

    再有后面一句,那些不知情的士子、读书人,只会叹息自己的做法不对,而不是咒骂他们是蛀虫。

    “谢大人。”

    但这人刚想伸脖子撞向还在微微颤抖的利剑,一道寒芒闪过。

    直接被剑鞘,撞的往后仰倒,翻滚了两圈才趴在地上呼痛起来。

    众人正再次被石仲魁这一手,唬的一愣一愣,又心里满是疑惑时。

    就听石仲魁冷笑道,“书令方立顺向本官检举同僚官正宏贪污粮饷,违抗钦命。被查实后官正宏畏罪自杀。

    而且过往诸多罪行,都是他一人做下,你等可认可?”

    刚才想自杀的就叫方立顺,而那个还直愣愣跪着的就是官正宏。

    而且那把精钢长剑,一开始就插在他面前。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钦差大人一开始就想杀官正宏来立威。

    对石仲魁来说,杀一个还是杀两个其实都一样,无非是像曹操一样,借人头来震慑不法,稳定军心而已。

    所以在方立顺、官正宏之间选一个,当然选连家人都不顾的官正宏去死了。

    留下方立顺不仅可以证明官正宏确实贪污粮饷,又畏罪自杀,还能利用方立顺顾家的弱点。

    今后这个营地的清理和挖鱼渠工作,肯定会完成的非常好,还不用担心粮饷分配和稻田养鱼维护的事。

    等秋收后,评他一个优等,升他一级、半级的,自己在工部也算有了个被捏住把柄的亲信。

    甚至未来花点钱,找些关系,调他为工部的给事中,自己也算有了个言官亲信。

    最重要的是,方立顺活着,他背后合伙贪污粮饷的人,就不会视自己为死敌。

    好处如此多,石仲魁当然杀一个、保一个了。

    十几个都头、巡检虽然没法像石仲魁一样想的那么远,但之前定的是以次充好,扰乱军心之罪。

    现在定的是贪污粮饷、违抗钦命。

    虽然都是死罪,但前一条顶多一死了之。

    违抗钦命则是祸及三代的重罪。

    说官正宏想一死了之,保全家人,绝对符合常理。

    也免了外界说他刚上任,就杀人。

    而且面对敢以死谢罪的方立顺,这些底层武官不仅起了同情心理,还对石仲魁露出崇敬和畏惧的目光。

    会畏惧很简单,除了石仲魁非要杀人外,还因为这些都头、巡检就没几个是干干净净的。

    石仲魁甚至都不用查,就知道这些人平日里,必然欺压手下的兵丁,吃兵丁的空饷。

    刚才他又说了,过往诸多罪行,都是官正宏一人做下。

    此刻这些都头、巡检们,甚至方立顺,那是恨不得官正宏立马去死。

    官正宏正想大喊、大叫,就有几个都头、巡检冲上前。

    捂嘴的捂嘴,扣住手臂的扣着手臂,把死死官正宏压在地上。

    “签字画押。”

    写好一份公文后,石仲魁盯着在场的都头、巡检,还有崔和忠。

    很快,就连方立顺都抖动着手,在公文上签字画押了。

    十几个都头和巡检连违抗的胆子都没有,而绣衣卫百户崔和忠在十几道目光注视下,也不得不头皮发麻的签字画押。

    一旦签字画押,等于承认全真实,还但负着连带责任。

    而且石仲魁根本不怕有人反悔,因为他会逼着这群人亲自动手,勒死官正宏。

    再说,公文上写明了,自己知道这事时,官正宏还没死。

    正打算把他关押在祠堂里,等待工部等部门接手。

    之后官正宏自杀,顶多就是个看管不力。

    石仲魁吹干墨迹,接过崔和忠捡回来的剑鞘、利剑。

    收剑归鞘后,盯着都头、巡检们说道,“本官不是御史,也不是一军主将,所以不愿管你等过往的龌龊。

    但要是谁在稻田之事上敷衍了事,甚至欺瞒、坏本官的钦命差事,那就别怪本官送你等去地府走一着了。”

    有人一听心里就嘀咕,可看着石仲魁一把打掉官正宏的官帽,再随手一扯,就把他身上的官袍扯了下来,仍在地上。

    “官正宏,你该庆幸自己是个举人。”

    这些都头、巡检这才反应了过来。

    自己等人可不是读书人出身的文官。

    而文臣杀武将,是真可以用军法直接杀了的。

    众人看着石仲魁带着人直接离开。

    立马有人喊道,“大人,这姓官的、、。”

    “住口”,方立顺用颤抖的语气说道,“我等看管不利,以至这姓官的居然自缢了。”

    官正宏顿时挣扎的更加激烈起来。

    可惜方立顺可不会再给他机会,捡起地上的袍带,就往祠堂的横梁上扔。

    随后低声吼道,“尔等还在等什么,非要本官一个个点名,然后向钦差大人检举嘛?”

    个没动的都头、巡检一听,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

    一个个全都围了过来,抓手、抱腿,用丝巾堵住他的口鼻。

    两个巡检还很有经验的指挥大家如何做。

    等官正宏快要被闷死,神志不清,却还有一点呼吸后。

    把官正宏举起来,抱起来挂在祠堂的横梁上。

    这下即便是仵作来了,也别想查出问题。

    ---------

    走出祠堂,石仲魁看着远处的天空,好一会才叹息一声道。

    “杀几个贪官容易,可这天下的事,没了这些底层文武、胥吏,什么事都做不成。

    可叹、亦可悲。”

    崔和忠却毫不在意的说道,“大人,小的家世代任职绣衣卫,祖辈和小的自己见过的贪官污吏数不胜数,您是管不过来的。

    而且我等小官小吏一辈子难有升官的机会,心里惦记的,也就只剩下银子了。

    反倒是您这种做实事的官,于国于民是有功的。

    再说您又不贪污,那就是清官。

    我等小官、小吏和百姓,期盼的就是您这种好官主政一方。”

    石仲魁哈哈一笑,自己确实犯不着贪污。

    但家财万贯,好像和清官又搭不上关系。

    至于枉法,人又不是自己杀的。

    官正宏死不死,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甚至这家伙死后,也别想去阎王爷那里告自己。

    自己这个钦差昨天就申明了军法,名义上,有足够权利处死他。

    主理屯田事务又为了更多百姓能吃饱饭,包黑子来了也得算了。

    真要治自己的罪,那得用现代法律体系来判。

    至于崔和忠说自己‘管不过来’的话。

    这道理石仲魁当然明白,说白了古代朝政清明,得自上而下。

    和中堂为什么能贪污2亿白银,还不是皇帝的过错。

    大周太上皇和皇帝相争,朝局和民间能有现在的局势,已经很难得了。

    站在祠堂外十几分钟,通幽神通牧师着勾魂阴司差役,押着官正宏的魂魄离开,石仲魁这才离开了这个村子。

    ------

    隔天,等他再次巡视时,不仅宛平城这边的屯田司大大小小官吏,视他如洪水猛兽。

    大兴城那边也一下子规矩了很多。

    可即便如此,大兴土地汇报时,还是说大兴那边有人用旧粮,换官粮。

    杀不尽的混账。

    石仲魁大骂起来。

    这一万石粮食本来就是陈粮,可想而知替换这批粮食的旧粮,肯定更差。

    但冷静下来,石仲魁很快猜到,做这事的人,要不背后有人。

    要不,自己就是勋贵或者朝廷重臣亲属。

    从大兴土地嘴里得知情况后,一份信被于顺亲自送去交给于洪高。

    做做样子的同时,也想听听于洪高的意见。

    果然,于洪高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进士了。

    回信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只要不耽误工程进度,那下面的人就算实心做事了’。

    而且刚出了一个从八品书令畏罪自杀,要是再抓个更大的鱼。

    这等于抢了御史、言官、刑部、吏部等部门和官员的活。

    这在官场是犯大忌讳的。

    甚至还不如找机会,点一点大兴这边那群盯着官粮的势力,保管这群家伙会帮忙把官正宏的案子定死。

    早点结案,也免得生出事端来。

    道理石仲魁懂,所以他把信烧了。

    而且也用不着那群换官粮的势力帮忙,自己有办法把官正宏的案子定死。

    对站立在一旁,脑袋都低的不敢看自己的薛蝌说道,“去把薛金平、阎桂祥和两个七品屯田主事叫到钦差官署。”

    之前自己就让薛金平四人去准备碎银子。

    四人来了后,直接跪地见礼。

    石仲魁一看就知道这几个家伙这次算是真被吓到了。

    而且看着满头大汗的阎桂祥,就知道这家伙是一路快马赶过来的。

    5万两50两一个的银锭,很快换来54000两碎银子。

    这比例高出了一千多两,也就是说阎桂祥几人这次没敢从中捞好处。

    石仲魁嘴角一笑,“做的不错,尔等回去定要看紧工程,三日后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明白?”

    阎桂祥四人忙拱手,“是,大人。”

    心里却想着,请功就算了,而且上官说有赏,一般也就是说说而已。

    你要是真认真了,那才是傻子。

    送走这几人,碎银子很快变成54000两银锭。

    三天一晃而过,工程验收也很简单,宛平城这边有柳鱼儿,大兴那边有大兴土地。

    没人能这事上欺瞒自己。

    也没人敢在这时候在工程上作假,甚至偷工减料的都没有。

    花了两天时间,把宛平和大兴屯田司的稻田跑了边。

    剩下的就是插秧和放鱼苗了。

    这次石仲魁没继续用高压策略,而是又许诺丰产的话,为大家请功。

    这话效果不大,阎桂祥几人还想着这话都听了几遍了。

    但这群人此刻那是时时刻刻都盼着,石仲魁办完钦差的差事,然后滚蛋。

    所以,还真没几个人敷衍了事。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插秧、放鱼苗的事都很顺利。

    石仲魁也借着期盼丰收为名义,先去大兴土地庙,主持了丰收祭。

    乐的大兴土地的神像都颤抖了几下。

    而且此刻的石仲魁亲自主持,是有足够资格向朝廷建言,为土地表功的。

    也算是完成了当初对大兴土地的承诺。

    礼部也没在这事上刁难他,虽然颁发的表功文有些敷衍,却实实在在给大兴土地升了一个品级。

    在凡人看来,这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却一下子就让大兴土地,比京畿周边5个县城的土地都高了一级。

    随后石仲魁去宛平土地庙时,这位土地公对他,那是叫一个望眼欲穿。

    态度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

    可他再如何期待,也不敢直接出现在石仲魁面前。

    只能等着石仲魁的召唤。

    这下两边都有土地盯着,又有柳鱼儿来回跑,照顾着稻田里的鱼苗。

    等石仲魁跑去城隍庙,又有阴司兵丁,日夜看守。

    不过说是看守,其实只是当眼线而已。

    搞定这些事情后,石仲魁这才把心思放在那群换粮食,占自己便宜的官员头上。

    老实说,这些人其实也没得多少好处。

    毕竟整个工程总共也才用了5千石粮食,换成银子差不多4千两左右。

    而且这批粮分成两半,大兴那边还设了十五个村子分发粮食。

    顶多也就换走了一千两银子的粮食。

    可即便如此少,有人还是不愿意放过。

    既然你如此贪婪,就别怪自己找你们换点银子和粮食用。

    而且随后的开荒、疏通河道,必然还需要更多的粮食。

    加上当初向皇帝保证借5万,还4万,这才拿到了不少权利。

    这多出来的银子总不能自己出吧?

    真那么做,不仅傻,自己的最终结果肯定也不会好。

    公私不分可是大忌。

    所以石仲魁把大兴都司阎桂祥叫来,只是暗示一番,就把他吓的直接跪在地上。

    随后阎桂祥带着四千两的银锭回大兴后,没用多少手段,就从接手被换走粮食的顺泰粮行买来8千石粮食。

    而且这次石仲魁学聪明了,没让阎桂祥买8文一斤的正常大米,而是压价用5文一斤买陈米。

    手里一下子就多了8千石粮食,加上之前剩下的5千石,等于做成了事,手里的粮食还从1万石,变成1万三千石。

    7017k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