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一八章 戚姬、虞姬入宫,大秦第一次科举!
    第一一八章 戚姬、虞姬入宫,大秦第一次科举!

    转眼十余日!

    商鞅新政改革,仍然在继续着。

    掀起的波澜,不下于赢无羡封神。

    这股风暴,席卷四方,唯独没有~影响到咸阳的后宫。

    天下各郡送来的女子,已-经齐聚于此。

    殿内!

    乐声清泠于耳畔!

    一袭粉衣,流水行云,似龙飞,若凤舞。

    美丽出天然。

    脸似桃花放蕊,身如弱柳迎风。

    眉似春山带雨,眼如秋水含情。

    眉蹙目转,满室生辉。

    她莲步轻移,飞舞旋转,翩若惊鸿。

    素白玉袖,似笔走游龙,描绘丹青。

    舞姿典雅矫健。

    乐声停,舞落。

    粉衣女子,水袖一拢,恭敬而立。

    宛如一朵盛放的牡丹,千娇百媚,无与伦比。

    端坐上方的,是负责替新皇选妃的容妃。

    她的乌发如漆,肌肤如玉,一颦之间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风韵。

    腰上围着巴掌宽的玉带。

    坐在那里背脊笔挺。

    腰身纤细,胸怀伟岸,曲线曼妙。

    长裙下是秦人常见的白色翘头靴,前端纹饰精美,颜色多变。

    她言行举止,端庄娴雅。

    自从离开皇陵,回了后宫,容妃容光焕发了。

    她余光看向老态尽显的郑妃,心里轻轻一叹,丧子之痛,又有谁人能知呢?

    还好!

    她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而且和赢无羡关系还不错,和他一起修行着。

    容妃有些怜惜的道:“姐姐,你怎么看?”

    郑妃的老态,不是身体,而是心理。

    扶苏去后。

    赢无羡就让赢阴嫚,以灵气替她调理身体,喂她丹药。

    但哀莫大于心死。

    当一个人的心已经死了,哪怕身体活着,也和一具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

    郑妃瞥了眼青衣女子,淡淡道:“可!”

    容妃笑道:“体态纤柔,身姿轻盈,明净出尘,确实是难得一见的舞姬。”

    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儿来着?”

    粉衣女子身材高挑,体态丰盈,以雅言道:“定陶戚姬!”

    又接连看了几个后,容妃都不甚满意。

    要么才艺不行,要么容貌不行,要么年龄太大。

    新君才十五岁,纳妃肯定不能超过二十吧?

    十五左右最佳!

    她道:“下一位!”

    随即,有个曼妙少女,清颜白衫,青丝墨染,飘逸而入。

    这少女一张绝美容颜,颠倒众生,美眸温柔似水,容颜含羞带媚。

    她的精灵般,彷佛从梦境中走来。

    只此容颜,便让容妃眼前一亮。

    哪怕是郑妃,都多看她两眼。

    “殿内何人?”容妃问道。

    少女微微一福,话音清脆,如珠落玉盘,道:“故彰郡虞姬!”

    “虞姬?”

    容妃先和虞姬问对,让她说说自己的来历,家族,出身。

    虞姬一一对答,落落大方。

    虞氏来自春秋虞国,灭亡后,族人往南迁,虞姬这一支,便在故彰的泾县扎根。

    虞氏在当地,亦是诗书传家的望族。

    故而虞姬自幼读书学艺,擅长琴操、剑舞。

    容妃让虞姬先弹琴。

    虞姬坐于琴台前,弹奏并唱起《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悠悠歌声如丝飘荡。

    这是每一个秦人都熟悉的美丽情歌。

    歌声中,虞姬面若含冰,眸若星河,出尘气息,超凡脱俗。

    她灿烂无瑕的魅力,华丽而纯洁,如夜空中的一轮皎皎明月。

    听着《蒹葭》,郑妃不禁泪水盈眶了。

    她年轻时,也喜欢唱歌。

    其中,就有《蒹葭》。

    此外,她还给始皇唱过《山有扶苏》。

    始皇便将二人之子,取名为扶苏,意为香草佳木。

    现在,始皇、扶苏,都已去了。

    她骤闻此音,如何不哀?

    容妃见此,给虞姬使了个眼色。

    虞姬意会,停了琴音歌声。

    容妃安慰了郑妃片刻,郑妃许是哭了一阵,宣泄出来,心情反而好了不少。

    她让虞姬上前,轻抚她的秀发。

    她对容妃道:“这孩子我看着喜欢,让她跟我些时日,陛下那边儿,我自会解释。”

    “姐姐难得开心,我又怎么会扫兴呢?”

    容妃笑着,对虞姬道:“你好好伺候着姐姐,有你好处!”

    “喏!”

    虞姬刚来宫中,自然还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听之任之。

    郑妃让虞姬陪着,和容妃继续看后边儿的,却已没有给她们惊艳的人出现。

    当然,这些女子,若论姿色,肯定百里挑一了。

    可来到这宫里,汇聚天下美女之处,自然显得平庸起来。

    “那李氏女,李娇没来么?”郑妃问了一句。

    容妃摇头,道:“我听阴嫚说,她在外历练,她是个修行的,来无影,去无踪,谁知在何处?”

    修行?

    李娇?

    虞姬秀眉微微上扬,道:“两位王太妃所说的,可是一位会飞,还有只凤鸟的女子?”

    “哦?”

    容妃道:“你见过?”

    虞姬露出一抹艳羡,道:“来咸阳前,虞姬曾在太湖见过一次。”

    “太湖?”

    虞姬道:“她泛舟湖上,弹指间杀了十余劫船的水匪,英姿飒飒。”

    容妃沉吟,道:“我听闻陛下让其父李信,取代蒙将军之职,莫非……”

    “莫要乱说!”

    郑妃忽然呵斥一声,让容妃悚然一惊。

    “后宫不得议政的规矩,你可别忘了,小心祸从口出。”郑妃提醒她道。

    容妃连忙点头。

    始皇帝的管束之下,后宫妃子基本没啥声音。

    更有些妃子,因为妄议朝臣政事,就被打入了冷宫。

    这些天她重掌后宫之权,自得意满,有些飘了。

    太湖!

    湖面烟波浩渺。

    一只扁舟飘摇。

    李娇盘坐舟头,水波涟漪荡漾开来,一圈圈的向外扩散。

    四周安静,既无鸟鸣,也无人沸,天地安静得,似乎只剩下了她一个人。

    这种感觉,很玄妙。

    李娇体内,灵力搬运,丝丝缕缕的灵火,在她周身跳跃着。

    火焰和水,本不相融。

    她偏偏来到太湖修行,却是想到兰池宫中的一本古籍记载。

    想结金丹,需水火共济。

    她在借太湖的水气,来打磨自己。

    一开始,水气会压制她修行。

    可等她适应后,反而觉得这种压制,让她身上的火凤血脉,更为精纯了。

    现在,水气对她的影响,微乎其微。

    自从听了赢无羡的话。

    她从北地先往东。

    去了上郡、代郡,领略燕赵风格。

    再往齐鲁,看泰山海潮。

    转而南下。

    0 ······求鲜花··· ·····

    一路上,她所获甚多。

    开阔了眼界,见识了不同地域的风俗民情,整个人似乎受到了净化、洗涤。

    这一刻,突破水到渠成。

    她体内丹田,火焰旋转着,在压缩着,凝聚成一粒赤色金丹。

    更有一只凤鸟,在盘绕着,发出阵阵凤鸣。

    而在她四周,有金鳞跳动,水珠倒冲而起。

    浓郁的水气升腾,阵阵玄音贯耳,有一种澎湃的气势。

    唳!

    凤鸣之音冲天而起,片片火焰,蒸腾于天空,一种玄而又玄的气机萦绕着。

    长安,稷下学宫!

    一场提前举行的科举考试,正在进行着。

    担任主审官的赢无羡,往李娇所在方向,看了一眼。

    “突破了吗?”

    李娇成为金丹,让大秦的武运,略有一丝增长。

    她从筑基期开始,就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突破的修真者。

    相当于开辟一道。

    从那是开始,有一种世界意志关注,有修真之道的气运在她身上汇聚。

    实打实的天之骄女。

    可以预见,天地灵气复苏后,她会迅速崛起。

    ......... ...... 0

    将来若是能开宗立派,教化天下,汇聚天地气运功德,可能就是一位圣人。

    修仙山门的存在,就像天底下的私学,有利有弊,关键在于监管是否到位。

    赢无羡的目光收回。

    看向学宫的广场上,三千人正在奋笔疾书。

    他们用的是苍毫笔,用的是洁白的树皮纸。

    为了支持商鞅全面变法改革,赢无羡决定提前举办一次科举,以此挑选人才。

    当然,在仙道元年一月五号的科举,还是会进行,这次是给提前来的士人。

    而这次被选中的人,将统一安排到武侠世界中的各国基层进行练级。

    只需要三天时间!

    这些人,就能积累起三年的基层为官经验。

    而出色的人才,足以有所功绩,升到中层。

    这对官员来说,经验是很重要,也很宝贵的财富。

    而眼下大秦要改革,正需要大批的有经验,支持变法的新官、新吏出现。

    这是文科的科举,副审官为商鞅、冯去疾、张苍、农子昇。

    前二者自不用说。

    至于张苍,他出自荀子门下,是李斯和韩非的师弟。

    他之前在大秦担任御史,管各种文书档案,相当于国家图书管理员。

    这个人博闻强识,过目不忘,还精通算术。

    前不久,由张苍主持制定的《新秦历》,推行天下。

    赢无羡遂授予他“教授”职称,开术数科,负责稷下学宫的术数教学工作。

    他也是继农子昇之后,稷下学宫的第二位教授。

    此次考试的试题,除策论外,还是由他主持出题的。

    而武科的科举,也在校场同时进行。

    主审官还是赢无羡,副审官有白起、王翦、蒙恬、韩信。

    蒙恬被调回长安后。

    他受边军走私牵连,被免了大将军职位,降爵一等,从彻侯降为关内侯。

    但赢无羡没让蒙恬闲着。

    他把蒙恬调进稷下学宫,授予“教授”职称,开军事科,负责编纂兵书,军事教学工作。

    大秦现在很缺人才,能褥一个是一个。

    审阅考卷后,赢无羡问道:“商君,可有大才出现?”

    “这两人胸有韬略,可为朝官!”

    赢无羡看去。

    陈平、蒯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