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十二章 江东韩良,秦之忠良!造纸术来了!
    第七十二章 江东韩良,秦之忠良!造纸术来了!

    “项缠被韩良失手杀死了?”

    赢无羡微微挑眉。

    “是的!”

    王承道:“这两天,韩良没少折辱项缠,想问出项氏所在,遂被项缠忌恨!”

    “他趁韩良不注意,想掐死韩良,被韩良反杀。”

    赢无羡呵呵一笑。

    贤人馆!

    敲锣打鼓声。

    引来萧何等一众沛县豪杰的注意。

    “怎么了?”

    萧何抓住一个跑过去的士子。

    “听说贤人馆里,有人封爵了!还是陛下亲封的!”

    “快去,快去看看!”

    萧何众人惊讶,跟着贤人馆里的士子,来到外面。

    嚯!

    围观的人还不少。

    萧何看去,人群围着处,有个衣着朴素,样貌不俗的中年人,对个老内侍拱手作揖。

    “陛下诏曰:江东韩良,检举项氏反贼项羽、项缠有功,并亲诛项缠,升爵五等,是为大夫,赐宅一座,金十镒,美玉一对,韩良当为士人表率,诏传天下,望诸位士子,向韩良学习,为我大秦效力!”

    “韩良,接旨吧!”

    老内侍笑着。

    在他身边儿,侍从端着的托盘上,是明晃晃的金子和美玉,让士人们羡慕嫉妒。

    “这韩良,起飞,起飞啊!”

    “诏传天下,韩良之名,将天下皆知了!”

    “陛下求贤,当真不假!”

    “这个韩良,听说是江东苦寒出身,现在一下子升爵五等,真羡慕啊!”

    “羡慕?羡慕个啥,这种靠出卖家乡人来上位的人,我不屑之。”

    “就是,他检举的,可是江东项氏之人,听说这项氏,在江东可不得了!”

    “我看啊,项家绝不会善罢甘休!”

    一个个议论声,让韩良眼含热泪。

    麻了!

    麻了啊!

    他万万没想到,那个皇帝,会来这么一招。

    士人表率?

    这不是897把他架在火上烤么?

    那些儒家、法家的士人,不得视他为眼中钉?

    还有项家等六国反秦势力,会如何看待他?

    “韩良,我知道你很感动,但你还是先接旨再哭吧,陛下对你很是厚爱啊!”

    老内侍宽慰张良。

    哎,多好个人,眼泪都出来了,一定是太激动了。

    确实。

    遇上陛下这样的明君,谁不激动呢?

    感动?

    张良内心毫无波澜。

    他余光一瞥拿着把青铜剑当零食咀嚼的王承。

    不敢动!

    “韩良接旨,陛下万寿无疆!”

    张良露出一副我很感动,感动得都要哭了的表情,含泪接下了圣旨和赏赐。

    老内侍满意的道:“韩良,请吧?”

    “请?”韩良迷惑。

    老内侍道:“陛下说了,韩良是我大秦大大的良民,要让咸阳百姓看见、听见!”

    “陛下赐你四乘之车,要你今日巡游咸阳,威风威风!”

    张良抬头看向这个时代的敞篷跑车,由四匹健马拉着,由御用车夫驾车。

    旁边儿还有骑士,举着大旗,一左一右。

    左书:江东韩良

    右书:秦之忠良

    还有宫廷乐师,敲锣打鼓,生怕咸阳百姓不知道似的。

    “我……”

    张良一口郁气憋得脸红,他现在的心情,就像大草原上狂奔过千军万马。

    好半晌,张良才道:“替我谢谢陛下噢!”

    谢你八辈祖宗噢!

    贤人馆士人们羡慕、嫉妒的目光中,张良艰难的,爬上了车子。

    有那么一瞬间。

    他想着,干脆撞死算了,咱不受这气。

    可想到灭秦誓言(agdf),还有项伯的牺牲……

    张良仿佛看到了,易水河畔的荆轲和太子丹,看到了高渐离等一位位豪杰。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世人谤我,鄙我,辱我,又算的了什么,若这都不能忍受,如何能成大事?”

    “岂不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想逼我现形,我张良偏不如你意!”

    一念至此。

    张良坦然的站直了身躯。

    既入虎穴,与虎豹为伍,他便不能露怯。

    “这人真风光啊!”

    曹参望着张良,在秦宫人簇拥下,在咸阳内游街,不禁感叹出声。

    他眼中,是有几分羡慕的。

    他在沛县,担任狱掾。

    为官为吏者,谁心中没有出人头地的野望?

    一个上午的巡城,“韩良”成了咸阳百姓争相观望的对象。

    “噫,风光如斯!”

    “男儿当如是啊!”

    “陛下招贤,这是在立榜样么!”

    围观的人群,发出各种羡慕声。

    “江东韩良,秦之忠良!”

    咸阳中的孩童,都欢快唱着。

    八个大字,字字诛心。

    “好啊!好你个韩良!”

    人群中,一个青年目光通红,盯着张良,咬牙切齿。

    他是馆主之子。

    出事那晚,他正好外出,不在馆中,幸免于难。

    听着老内侍,诏告韩良功绩,他恨不能将其杀之而后快。

    但他不能。

    “去江东,把此事告诉项梁,起兵复仇!”青年忍着杀意,从人群中消失。

    一直站在张良旁边儿的王承,往青年方向看了一眼。

    以他筑基期的修为,对气机的感知,无比敏锐。

    人群中的敌意、杀意,太明显了,像黑夜里的萤火。

    但王承没有动作。

    让韩良如此风光的目的。

    不就是要让潜伏城中的六国人,把这件事传到江东吗?

    巡城后。

    王承带着张良,来到了尚工坊。

    “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狭必等,为计,不同程者毋同其出。”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

    吕不韦相秦,对大秦商业、工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中,他首创的“物勒工名”制度,造就了大秦精工,工匠精神名传千古。

    不管古代,还是近代。

    很大程度上,战争打的都是国力和后勤。

    大秦为了保证武器的标准化生产。

    建立了金字塔形的四层管理制度。

    丞相、工师、监丞、工匠。

    这四个人的名字,将刻在武器上。

    这便是“物勒工名”。

    如此一来。

    每一件劣质品,都能追查到制造他的人,然后进行惩处。

    而负责监制的官吏,也会受刑。

    正是这样严苛的管理,在加上精简化,标准化的生产,让秦军真正成为了“武士之师”。

    尚工坊仅挨着渭水,是咸阳最大的“工匠”基地,又分为铸造、纺织等区域。

    张良经过铸造工坊时,看见墙院中的空地,有一尊散发灿灿青光的火炉。

    忽然!

    炉盖打开,一股金精之气,喷薄而起。

    旋即。

    一根根手臂粗,三尺长的通红金属条,从炉口吐出,落进准备好的冷泉中。

    嗤嗤嗤……

    一阵阵白雾冒起。

    “出了,出钢了!”

    “真的是钢啊!”

    里面的工匠在惊呼。

    “神炉,神炉啊!”

    呼呼呼……

    青阳炉内,火焰熊熊,它发出意识道:“不够,不够,再弄些好吃的来!“

    灵器有灵。

    青阳炉,自然也有。

    它在祭练玉玺、尚方宝剑后,吸收了一部分国运,自身正处于一个蜕变阶段。

    对它来说,炼化各种矿石、金铁后,提取出的金精之气,便是淬炼自己的食物。

    当然,想要维持它的运转,需要赢无羡给它注入法力。

    现在补充一次法力,约莫能持续一个时辰。

    “快,去搬铁锭、青铜锭来!”铸造坊的工师道。

    “程工,没了,咱们要锻一个月的粗铁、青铜,都被神炉炼完了!”工匠道。

    “这么快?”

    工师震惊。

    驻足的张良,听到里面的议论,也是惊愕,道:“那炉子,是何神物?”

    王承道:“它是青阳炉,能炼钢铁,锻兵器!”

    张良瞪眼,道:“这,如此神器!但,若有此炉,工匠岂非无用了?”

    王承道:“不然,这炉子,目前只有陛下能使用!”

    张良暗暗称奇。

    两人一路往里,来到织造坊,进了一个工池。

    “咦,那晒的是什么?织布?”

    张良目光所及。

    池畔开阔处,一个个木架摆开。

    上面放着竹筛,有一片片浅黄色,像是布,又似乎比布更为轻薄的东西。

    “这是,纸!”

    一个年轻,又不失威严自信的声音传来。

    张良转头。

    竹筛一侧,有一凉台,那晚见过的大秦新皇帝,就在那儿,拿着一只毛笔。

    这个时代,是有毛笔的,常用于娟、帛、羊皮等柔软之物的书写。

    蒙恬改良了毛笔,让它更利于书写。

    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是谓“苍毫”!

    赢无羡拿的,就是一只“苍毫”。

    “韩良拜见陛下!”

    “王承拜见陛下!”

    赢无羡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张良,道:“韩大夫,巡游全城,万民瞩目的感觉如何?”

    张良:“……”

    这皇帝,虾仁猪心啊!

    张良故作拘谨,道:“紧张,汗都出来了。”

    “呵呵!”

    赢无羡笑一声,道:“你是读书人,过来看看此物如何!”

    “喏!”

    韩良方才见赢无羡拿毛笔在浅黄色的“布帛”上流畅的书写,就颇为好奇了。

    他靠过去。

    “这是麻纸,可用于书写,记录文字。”赢无羡道。

    “麻纸?”

    张良吃惊。

    他所见,麻纸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小篆,整齐规整,如在上好的布帛上写的一般。

    但这显然不是布帛。

    布帛写的墨字,墨会浸透外溢。

    这麻纸更为细密坚韧。

    虽然也有墨汁外溢的情况,却并不明显。

    “试试看!”

    赢无羡把毛笔递给张良,道:“就写江东韩良,秦之忠良,试试!”

    张良:“……”

    做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