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章 杀倭升赏令,杀了就行
    朱允熥打开傅友德第一份奏折,看完之后。

    他点头道:“不错。”

    “颍国公不仅打仗的本事强,看事情的目光也很到位。”

    “上奏提议之事,确实是我忘记了。”

    “为君王查缺补漏,正是国之干臣应该做的事情。”

    站在朱允熥桌子前面几步的齐泰,心中想起了蓝玉对傅友德的评价。

    两人对傅友德的评价和看法,已经朝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去了。

    蓝玉如今已经渐渐看不起傅友德之类的老功臣了。

    而这位太孙,却仍有重用的意思。

    但,真正起作用的方向,是属于朱允熥的。

    “太孙,不知颍国公说了什么事情?”

    朱允熥将这份奏折放下,一边拿起第二份,道:

    “现在海禁虽然没解开,但渔民已经有许多可以重新出海了。”

    “而地方乃至朝廷,还没下一份明确的捕鱼、休渔等事情的公文。”

    “这件事情,你后面跟杨士奇等人商议一下。”

    “根据各地事实与情况,拟就一份官文条令出来。”

    “然后再拿来给我看一下。”

    这种事情,不算什么大事。

    历朝历代都会有对海域捕鱼的相关政策。

    各沿海地区的官员,更应该清楚他们当地的规律。

    朱允熥就不自己去思考了。

    而当朱允熥打开傅友德第二份奏折时,他的神情顿时一凝。

    “倭寇…海盗,哼。”

    洪武二年,也就是大明开国的第二年。

    就发生过倭寇对山东、江苏、淮安等地的大面积侵扰。

    洪武三年。

    倭寇侵略山东沿海,然后又转向浙江等地,而且还堂而皇之入福建沿海劫掠。

    这让老朱开始着手海防。

    在各地建立要冲,包括卫所和水寨。

    这也让大明水师与沿海卫所,对海疆的防御,开始变强。

    光沿海的战船总和,就有五千多艘,每年春夏都要进行大巡航。

    这还不算江河里的战船。

    洪武六年、七年,还追击倭寇到琉球之地。

    但是,现在嘛…

    水师虽然还是很强,但朱元璋已经改变了策略。

    选择以守代攻,近海防御,再抽调一些人进行出海拦截倭寇,辅助近海防御。

    效果肯定没那么好。

    因为,老朱的海禁政策。

    洪武七年,朱元璋断绝对外贸易。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看到打击倭寇那么久,还不见他们有什么收敛的。

    于是下令禁海,断绝沿海百姓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不许外国人来大明贸易。

    洪武二十三年,老朱直接发布禁外藩交通令。

    虽然后面老朱改变了策略,但他所做的也不是没有效果。

    至少山东、辽东等地的倭寇踪迹已经大减。

    不过,也让倭寇开始南移,到东南沿海去了。

    傅友德眼下,是在东南沿海的平海卫城。

    在傅友德之前,朝廷前后派了一公一侯前往东南沿海。

    第一个,是信国公汤和。

    洪武十六年,汤和受老朱的命令,前往东南沿海,开始着手布防问题。

    第二个,则是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奉命前往。

    这一次,周德兴征召兴化、福州等地一万五千人,修建了莆禧卫城、平海卫城。

    而平海卫城,是海防体系里重要的一环,驻兵五千六百人。

    洪武二十一年,朝廷就增设了平海卫等五个都指挥使司。

    可惜的是,周德兴因为他儿子私通宫女、淫乱宫廷,而被连累。

    前不久,已经被朱允熥处理了。

    如今,傅友德是受朱允熥之命,第三个去东南沿海的。

    他所要完成的目标,也比前面多一些。

    那就是间接帮朱允熥拉一支属于他的水师。

    至于老朱和幕府合作打击倭寇的事情,朱允熥只感觉可笑。

    齐泰得知傅友德八百里加急的事情,是有关倭寇的,顿时吃了一惊。

    “太孙,难道东南处,倭寇准备大侵掠?”

    这并不是不可能。

    元末时,高丽连年遭受倭寇入侵。

    侵掠的倭寇船只,少则五十船,多则两百船。

    大明这边,都要费力防御。

    足见倭寇之猖獗。

    朱允熥将奏折拍在桌子上,道:“目前这些倭寇应该还不敢。”

    “不过,他们知道朝廷派了个大官去,也知道朝廷要招抚逃亡出海而成海盗的大明百姓。”

    “所以想借此干一票大的,颍国公也打算将计就计。”

    齐泰心中一紧,道:“太孙,倭寇仗着大海无边无际,容易藏身而难以捕捉,自来猖獗。”

    “这时既然想做这样的事情,想必一定有相当的规模与布计。”

    “朝廷该当重视,给予颍国公支持。”

    “当然要重视。”朱允熥轻哼一声,道:“我又不是…”

    他又不是朱元璋。

    后面半句话,他就没说出来了。

    而傅友德想要调动水师…

    朱允熥觉得,他对应天府水师的机会可能也跟着来了。

    “齐泰!”

    “臣在。”

    “拟就公文,送到兵部,调动沿海水师战船一千,秘密南下,听傅友德调遣。”

    “臣遵命。”

    齐泰领命后,就要回去军机处时。

    朱允熥叫住他,道:“我还没说完呢。”

    齐泰刚转身迈出去的脚,立马又跟着身子转回来。

    “是,臣鲁莽了。”

    朱允熥手指叩起,在桌子上点了点。

    “另外,再发布一道命令。”

    “杀倭升赏令!”

    “各卫所之人,无论何职,杀倭寇贼首,以及俘获倭船一艘。”

    “则官升一级,赏金五十两,宝钞百锭,生擒者,赏金翻倍。”

    “将校士卒,杀倭寇一人,赏金十两,宝钞五十锭,生擒翻倍。”

    “沿海渔民百姓,亦或受招抚的海盗,无论男女老幼,若有擒杀倭寇,赏金待遇与将校士卒一样。”

    “我也不管,是被动杀倭,还是主动杀倭。”

    “甚至,为了赏金,他们跑到倭寇本土去抓人也行。”

    “我只认做倭寇!”

    齐泰听后,张了张嘴巴。

    “太孙,这…”

    能跑到倭寇本土去的,寻常百姓、渔民肯定比较难。

    那就只有海外那些受招抚的海盗们。

    这些海盗,那是善男信女吗?

    他们跑去倭寇本土的话,杀的、抓的肯定不止倭寇。

    而不管他们杀了什么人,只要带回来,朝廷就认…

    太孙这是在鼓励杀戮啊。

    如此,岂不是会挑起两国争端?

    朱允熥抬起已渐无情的目光,轻抬右手,道:“去吧。”

    齐泰一看到朱允熥这样,头皮顿时发麻,只能躬身拜道:“臣遵命。”

    等齐泰离开,朱允熥轻声道:“对倭人…这才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