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章 调整亲信!齐泰和傻子黄子澄
    还是工部尚书秦逵先站出来。

    “太孙,陛下真同意了?”

    朱允熥有点无语地看着他。

    “还是那句话,骗你我有好处吗?”

    “圣旨都在这里!”

    说着,朱允熥招了招手,一个太监立马捧出几份圣旨。

    同时。

    朱允熥问道:“还有,工部,上次我说的,福建紫金山。”

    “你有派人去继续勘探吗?”

    秦逵神情一紧,道:“有,臣已经派出人手了。”

    “那便好。”朱允熥的脸色这才变好。

    但秦逵马上道:“不过,太孙,臣还是得多提醒一句。”

    “如果不能有更多进项的话,宝钞的信用挽回期,朝廷可能会撑不过去。”

    “嗯…”朱允熥沉吟一声,问道:“户部,能撑多久?”

    “户部!户部呢?”

    秦逵神色尴尬地道:“太孙,户部尚书赵勉,前面已经被问罪下狱了。”

    “现在户部尚书位置还空缺着。”

    其实不止户部尚书,经过前面几天之后。

    朝廷六部,已经有不少职位空缺了。

    只是因为还有代理、代管之人,暂时不会出现什么岔子。

    “我给忘了。”朱允熥故作恍然之状,道:“那谁知道,户部能撑多久?”

    话音一落。

    一个人立马站了出来。

    “回太孙,若无其他手段弥补,一年半有余,两年吃紧,三年即崩。”

    “一年半吗?”朱允熥点点头,道:“足够了!”

    “你叫何名,身居何职?”

    这人立马道:“臣兵部主事齐泰。”

    齐泰?!

    朱允熥神情微凝。

    很有名啊。

    只不过,他和黄子澄不同。

    黄子澄那是纯纯的傻货。

    历史上,朱允炆要削藩的时候,齐泰就主张先从朱棣开始。

    而且还给出一个很好的办法,擒贼先擒王。

    以防守边疆为名,派兵马、大将前往北平府。

    再让朱棣的兵马调到塞外,借此削去朱棣的羽翼。

    而黄子澄主张从其他藩王开始,比如那些有不法之事的诸王,能够师出有名。

    朱允炆也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齐泰,很好。”朱允熥赞赏地道:“我记住你了。”

    “而户部之职,事关紧要,不能空缺太久。”

    “虽然我还需要请示皇爷爷,才能真的任命。”

    “但目前,还是能够找到合适的人选代任的。”

    “若是他做得好,就正式升任尚书之职。”

    此言一出,顿时有不少人,心里开始羡慕起齐泰了。

    这家伙,拿捏住机会了啊。

    可谁叫他们顾忌有点多,都没能把握住呢。

    因为,宝钞、货币改革,谁知道真正的情况会是什么样的?

    当初宝钞发行,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会那么快变成这样。

    就在这时。

    刘瑾从外面走了进来,将一份东西交给朱允熥。

    应该是朱元璋那里送来的?

    众人一时屏息凝神。

    可不要是什么坏事啊!

    朱允熥打开之后一看,沉吟道:“严尚书。”

    “臣在!”严嵩连忙走了出来。

    户部是什么地方?

    钱袋子!

    朱允熥当然要拿捏在自己手里才行。

    这的确也是朱允熥的安排。

    后面他要立东厂之类的,还有其他的事情,不拿紧钱袋子怎么行?

    “礼部尚书严嵩,迁任户部尚书。”

    随着朱允熥说完。

    众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不是杀人就好。

    至于严嵩,估计也是朱元璋的人。

    前面几天,他也弹劾了不少文官和大学士,全都弹劾成功了!

    而朱允熥再看向齐泰。

    “但皇爷爷没说礼部尚书人选,齐泰,你可愿试任?”

    朱允熥之所以敢这样任命齐泰。

    是因为经过严嵩之后,礼部基本都是严嵩的人了。

    那也就是朱允熥的人!

    当然,只要齐泰诚实为朱允熥办事,这些人也不会给齐泰捣乱。

    齐泰一听,立马大声道:“臣必不负太孙所望!”

    有的人再次羡慕起来。

    虽然失了户部尚书的试任,但得到一个礼部尚书的试任,也是一样的!

    朱允熥此时再开口道:“还有其他职位的一些职位空缺…”

    “唉,都怪允熥无能,要不然…”

    众人一听,连忙安慰道:“太孙不必自责。”

    “前面所逮捕之人,多是罪有应得!”

    “而太孙之仁义,我等皆铭感于心。”

    “哈哈。”朱允熥笑了笑,道:“但一些不可或缺的地方,还是要快些补上。”

    这些,朱允熥当然会相对地安排好!

    不然可就枉费他前面那样谋划了。

    “好了!”朱允熥袖子一摆,道:“那么,宝钞改革之事,就此确定!”

    “一年半的时间,我有自信可以撑过去,之前我也说了,其他的进项,我会想办法。”

    “诸位有异议否?”

    “不敢有异。”众人拜道:“谨遵太孙之令。”

    “很好。”朱允熥露出笑容,道:“如此,便来处理一下,这几天积压的一些事情吧。”

    “诸位,我刚涉国事没多久,要是有不对的,还请尽管提出来。”

    六部官吏再拜道:“是。”

    可他们心里,却有另一种心声。

    太孙这话都说前前后后,都说第三遍了,很谦虚啊。

    ...

    ...

    ps:大佬们,求点鲜花、评价票!o(╥﹏╥)o后面会尽量更快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