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章 你本就该死,还敢骂太孙?(跪求鲜花评价票!)
    三家开国功臣被拿下后。

    其他一些人都在等着自己的结局。

    然而,一直过去了两天多,除了皇城守卫的一些将领,被锦衣卫查出罪刑。

    以及一些文官被下狱、被贬之外,就没再发生什么事情。

    倒是新任锦衣卫指挥使钱宁,他的残忍和贪财让人知道了。

    但,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朱元璋推出来的刀。

    而且,朱元璋还让下令,将一些积压的,比较紧急的奏折带走了。

    很快就处理完毕了。

    除了这些,其他时候都显得较为平静。

    而今天。

    一队带着枷锁的人里面,有一个朝天喊了一声。

    “太孙不公啊!”

    “我周家也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为何不救我们?”

    当他的话一喊完,街道上一个人一鞭子就抽了过去。

    “周骥,你这个狗东西,本来就该死,还敢骂太孙?”

    周骥红着眼睛看去,怒道:“俞通渊,你只是被夺爵,遣回乡里。”

    “又不用死,说什么风凉话。”

    俞通渊神色顿冷,马上又抽了两鞭。

    “你与宫女通奸,还他娘的在宫里苟且,若不是这样,哪会牵扯到你全族?”

    “你父亲也是你害的。”

    “看看你爹周德兴,有说半句话没?”

    朱允熥的人情,俞通渊记得呢。

    俞通渊以前就被朱元璋认为是胡惟庸的党羽,是朱元璋念及以前他爹俞廷玉,才没有杀他。

    俞廷玉,带着水师来投朱元璋,后又战死了。

    可是这些功劳,已经让他免于一死。

    这一次,竟然还能不死。

    结合傅友德的遭遇,俞通渊自然认为,也是朱允熥的功劳。

    周骥所在,带着枷锁的队伍里。

    最前头的周德兴,一脸的死灰。

    正如俞通渊说的那样,他们周家是真有必死之道。

    周骥仍然不依不饶。

    “那叶升呢?他又有什么错!”

    “仅仅只是因为胡党吗?”

    “胡惟庸都死十年了!”

    “…”俞通渊顿时沉默,不想再跟他们说下去。

    然后收起鞭子,带着他的家人,继续往应天府外离去。

    而在附近,一座被包场的酒楼上面。

    徐妙锦气道:“是啊,胡惟庸都死十年了!”

    “我早就不记得胡惟庸长什么样子了。”

    虽然她认可周家的取死之道,但周骥最后那句话,她还是觉得很对的。

    “…”徐辉祖无奈地看着她,道:“好了,想必,后面的风波应该会停止了。”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被处理的,都是有罪的!

    如果从这一点来看…

    一思至此,徐辉祖心中猛突。

    最后这点杀戮,更像是朱元璋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做的。

    朱允熥真说服陛下了?!

    “谁知道!”徐妙锦说着,转身给自己倒了杯水。

    她见徐辉祖也坐了过来,也给他倒了杯水。

    徐辉祖饮了一口,道:“太孙,应该很快就会出来了。”

    徐妙锦正拿着水杯,放在嘴上喝着。

    两只灵动的眼睛转向徐辉祖,问道:“唔的吗?”

    然后马上又拿开杯子。

    “真的吗?”

    徐辉祖点点头,道:“真的。”

    “如果我猜到没错,陛下应该被太孙说服了。”

    “哈?”徐妙锦双眸睁大了一些。

    徐辉祖放低声音,道:

    “你想想看,杀的人当中,是不是大部分都有罪,有法理可依?”

    “所以,这更像不像是陛下,为了有始有终做的?”

    “这…”徐妙锦顿时开窍了,可马上又问道:“但会不会只是暂时的?”

    “胡惟庸死十年了,都能继续拿他做文章呢。”

    徐辉祖微微点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但…”

    “现在不是有太孙了吗?”

    “这几天太孙的不屈,应该是让陛下同意了。”

    “对哦!”徐妙锦眼神瞬间明亮起来。

    “这个太孙,厉害!”

    …

    …

    宫中。

    朱允熥正拿着一份奏折看着。

    本身,朱允熥就是受过十几年皇家教育的人。

    而他自己又不蠢。

    还有严嵩这个聪明的奸臣辅助,根本不会有被难到的地方。

    将这些拿进宫的奏折,以朱元璋的名义处理好后,再送出去。

    朱允熥感慨道:“我可是软禁皇帝的大逆不道之人。”

    “这样用心维持大明,真是奇怪。”

    严嵩笑呵呵地道:“太孙,维持现在的大明,不就是维持太孙以后的大明吗?”

    朱允熥欣然点头。

    “说得也是,说得不错。”

    “那依你看,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变成我的大明?”

    也就是…

    登基!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钱宁来到。

    “太孙。”

    朱允熥停下与严嵩的对话,问道:“外界反响如何?”

    钱宁立马拜道:“多在感激太孙!”

    “而且,颍国公府里,傅友德对魏国公徐辉祖言明,他承太孙之恩已重。”

    “就这些?”朱允熥点头道:“民间如何?比如文人名流等等?”

    钱宁支吾道:“这…想必也是赞许太孙。”

    “太孙,锦衣卫目前并没有太涉及民间。”

    “行吧,我知道了。”朱允熥点点头。

    看样子,也该想想以什么契机,让东厂之类的出现了!

    而这,更将是朱允熥亲自创造、掌握的力量!

    “好了,严嵩,帮我皇爷爷拟一道圣旨,让我监国的!”

    “你该知道怎么写,才最合适,最能自圆其说,最能不让人觉得老朱不露面并不奇怪吧?”

    “而我,也该出去摘取我的果实了!”

    严嵩领命道:“太孙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