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章 泪目,太孙仁义啊
    纸币发行多少,国库里就要有多少等值的储备。

    比如有一千两黄金,对外发行一张一千两的纸币,这时候一张纸等价一千两。

    但过一会,又发行一千两纸币,那么两张纸就只能换一千两了。

    朝廷确实可以控制印钱的量,市场的反应可能不会那么快。

    但通货膨胀迟早会到。

    老朱还喜欢在各个场合用宝钞赏赐,完全的无本生意。

    仅洪武二十三年,他就赏赐的总数就有九千五百万贯左右。

    相当于朝廷半年以上的田赋收入了。

    如此大的纸币流入市场,大明宝钞不出事才见鬼呢。

    而且,还有伪钞的存在,以及一直以一个版本发行。

    人家大宋的交子,还能三年轮换一个版本,旧的可以换新交子,也可以换金银铜之类的。

    然而老朱却不做这回事。

    “什么且先不说办法?”

    朱允熥冷声道:“正应该先说办法,我才好去说服皇爷爷!”

    “当务之急,是趁大明宝钞还没彻底丧失作用前,将它抢救回来。”

    “必须整顿了,不然大明宝钞会亡的,没人会去用废纸交易。”

    “颍国公,你说是不是?”

    说过一点话,此刻又紧皱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的的傅友德,惊醒道:

    “太孙说得是,但不知太孙有什么办法?”

    “可以说说,大家先合计合计。”

    其他人见状,心中顿时想了想。

    就当做是陪朱允熥玩耍玩耍吧。

    反正只要朱元璋不同意,也改不下去的。

    “这样也好。”朱允熥点头道:“那么,严尚书,你记录记录…”

    “户部,停止印旧宝钞,开始设计新宝钞,要多注意防伪!”

    “户部?”

    洪武朝,宝钞归户部印。

    铸币归工部铸。

    “额…”有人提醒道:“太孙,户部尚书前面刚被下狱呢。”

    “哦。”朱允熥点点头,道:“工部,铜钱铸造依旧进行。”

    “但我还有拟定,是金银铜三种货币等级,金为本位,行否?”

    “行、行…”工部尚书秦逵目光闪烁间,道:“是可行。”

    朱允熥道:“严查伪钞,大明宝钞依宋例,三年一版一换,百姓可持旧钞换新钞,也可换金银铜。”

    “行否?”

    “行…”

    “再加大对宝钞的回收力度,钱钞征收原则,从钞七钱三,暂时先变为钞三钱七,行否?”

    “行…”

    “…”

    朱允熥致力的,是要最大限度地挽回大明宝钞的信用度。

    维续并坚固大明宝钞的地位。

    开始的时候。

    众大臣都只是想陪朱允熥玩闹玩闹。

    他们并不指望,少年太孙能来什么大的。

    结果,听着听着,商量着商量着。

    好像可行性很、很高啊?!

    但是!

    还是负责铸币的工部尚书秦逵。

    “太孙,以现在的情况,确实能维持宝钞换钱的做法。可并不能长久。”

    “一旦国库里的钱不够了,恐怕宝钞会崩的更快。”

    “而且,大明缺铜啊!”

    朱允熥点了点头,目光闪了闪,然后咬牙道:

    “铜,继续加大力度开采!”

    “可是,缺铜啊。”秦逵再次强调一声。

    朱允熥停顿一会,盯着秦逵,道:“福建紫金山,那里还有金,有铜。”

    “宋人可没挖完。”

    “给我更仔细地勘查。”

    “啥?”秦逵双眼一瞪。

    “啥啥?”朱允熥瞪过去,道:“骗你我有好处吗?”

    “至于其他的搞钱路子,我来想办法!”

    秦逵嘴唇动了动,朝朱允熥拜下。

    太孙好魄力!

    那他做一做,也无妨。

    就算最后失败了,可要是真有新矿,也是一件功劳。

    末了。

    朱允熥回想回想,道:“诸位,小子初涉国政,不知这些事情,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众人神色古怪。

    您这话都说几遍了?

    而且就刚才关于大明宝钞的事情,大多时候还是您在说呢。

    太谦虚了。

    当然,他们在大明宝钞这件事情上,并不会觉得是朱元璋授意朱允熥这样做的。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老朱对经济的事情,想不到这么多嘞。

    “没有吗?”朱允熥看了看,道:“好吧,那我就去找皇爷爷说这些了。”

    “严嵩,写好了吗?”

    这有什么难的,他拿回去,马上就能把玉玺大印给盖上去!

    朱允熥起身的同时,还拿起他边上的空白圣旨。

    这让众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对他们来说,那是圣旨,更是夺命的屠刀!

    而朱允熥这时拿起,却没展开。

    反而接过严嵩记录的东西后,朝众人说道:

    “诸位,等我的好消息。”

    “你们就先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吧。”

    说完,朱允熥便转身而去。

    在文华殿的大臣们知道,朱允熥确实是要去朱元璋求情了,纷纷泪目,。

    “太孙仁义啊…”

    虽然就算是朱标,也挺难劝下朱元璋...

    而在众人出了文华殿时。

    一个太监,叫住了傅友德。

    “颍国公,请稍等,太孙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