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六章 圣旨到
    啥?

    张太后一激灵,谁给我儿子找的正妻,你站出来,你站出来让老妇瞅瞅!

    “我看他急了,这才几天啊,跟我说了好几次娶个老婆生一堆娃的话。”朱厚照道。

    张太后理所当然道:“一个怎么成?你父亲这一支人脉单薄,你兄弟两个,总得有那么七八个儿子,一个怎么成?”

    朱厚照嘎嘎怪笑,趁机道:“我看那王满堂很喜欢待在医馆,也是个能下苦心的,不定哪天就有了儿子。到时候,我问问老三,他倘若乐意,该给我过继一个。不乐意也成,他儿子,我儿子,都是我爹的孙子。”

    夏皇后几个神色十分黯然。

    朱厚照笑道:“与你们无关,这几天去了几次,朕也知道这天地阴阳,许多事并非老祖宗说的那样。”

    太后笃信小儿子,遂也安抚道:“你们不必心中不快,皇帝早些年爱胡闹,他自己亏待了祖宗江山,与你们无关。”

    然后问道:“杨廷和他们派人去了没有?”

    她就怕这些人脑子太好,欺负自己的儿子。

    朱厚照笑道:“哪里会这么快,还没有加封,他们以什么身份去?”

    怎么加封?

    “朕想过了,暂时先不告诉他,须得认识一些人,让朝廷里的那些有才能的臣子,比如杨廷和,比如王守仁,让他们看到老三的实力,死心塌地的站在他身边,此事才能昭告天下。到时候,母亲再劝说他两年,朕就不信这小子不继承大统。”

    “至于这一次加封,正好,朕这里有个兴济王爵位,叫他慢慢立功,三两年内加上去。”

    朱厚照的打算很得太后的认可。

    可群臣能答应吗?

    “杨廷和会办到,既是先帝的子嗣,杨廷和必定最着急封爵,此人虽然刚猛,也太容易重权在握把持朝政,但他是个忠臣。再加上先帝对待刘健谢迁的恩德,他们是必定会镇压朝纲力主老三封王的,”朱厚照道,“他们可不会对不起先帝啊。”

    那不也得好几年吗?

    “故此这一次先以他救了兴济王的功劳,封一个锦衣卫指挥的头衔,授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南镇抚司镇抚使之职。加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朱厚照成竹在胸,“至于级别么,五军都督府指挥佥事,母亲以为够不够?”

    张太后知道这么做的便宜。

    贵勋之后一般都赏赐一个锦衣卫指挥或者同知的官位,好一点的加五军都督府指挥佥事甚至指挥同知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差遣那就更简单了,锦衣卫不归户部和五军都督府统帅,那是天子亲兵。

    所以给朱昭一个南北镇抚司镇抚使,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群臣恐怕还会高兴,毕竟江彬手里的权势太多了。”张太后道。

    朱厚照不屑一顾道:“两三个力士就可拿下的猎犬。”

    刘瑾怎么样?

    钱宁怎么样?

    若论与他亲近,这两人哪一个不比江彬更强?

    刘瑾当年更是有立地皇帝的称号。

    结果还不是被他一句话就能诛杀了?!

    宠臣只能是宠臣,他们算不得权臣的!

    次日一早,小朝之后,杨廷和来到乾清宫觐见天子,主要就是为封赏朱昭的事情而来。

    “朕之意,三两年内加兴济王,先明确了身份,再提升亲王。”朱厚照道。

    杨廷和略一沉吟,点头认可:“圣天子所言甚是。”

    “如今么,朕与太后商量过,皇后也给了建议,先授五军都督府指挥佥事,锦衣卫指挥,加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授锦衣卫南北镇抚司镇抚使,奉诏提督京师秩序差使,卿以为如何?”朱厚照最怕杨廷和又和他讲储君应该怎么培养。

    却没想到杨廷和竟神色喜悦夸赞道:“臣对三殿下多有耳闻,虽年少,常有济世救人之壮举。锦衣卫者,横行无忌,正该三殿下亲自提督,老臣之见,不如再加锦衣卫堂上官,掌印指挥。”

    嚯!

    朱厚照新认识这老家伙一般仔细打量了他一顿。

    这话从你这浓眉大眼的老臣嘴里说出来,朕很是震惊啊。

    杨廷和赧然道:“锦衣卫乃是皇权的延伸,臣固知不可消亡。故此,若交由三殿下提督,至少能减轻些恶名。”

    朱厚照称赞道:“卿老成谋国之言。”

    想想道:“卿长子杨慎如今还在家闭门苦读?”

    干嘛?

    还想追究?

    “十二年,杨慎还是翰林院修撰,上的一封《丁丑封事》可让朕很恼火,不过事情都过去了,”朱厚照吩咐,“卿叫他回翰林院去吧,这人学问是好的,做人也颇为恢弘。朕加授他翰林侍讲学士,经筵讲官。”

    杨廷和沉吟。

    “朕没那么多功夫听那么多经筵讲学了,老三估计也不太会被别人左右心意,让他做一个好伙伴,这小子爱读书,跟着多读几本儒家经典也好。”朱厚照道。

    杨廷和再无疑虑,便提议先封赏一个爵位。

    “臣知道王子不可与外臣等同,公侯伯三级爵位不可封赏。然情况不一样,当根据现实需要做安排。”杨廷和道。

    封什么爵位?

    “封侯爵太过招摇,伯爵又太低,臣不知,陛下明断。”杨廷和才不在这件事上插手。

    “那没法子,另外,江彬虽不值一提,但要想稳定,就先不要动他,让他先动起来,”朱厚照态度明确,“锦衣卫堂上官还是让他自己来吧,老三掌锦衣卫大印,总督南北镇抚司。杨卿要给京师配备一个最好的府尹,京师的小贼,太多啦。”

    杨廷和会意道:“贵勋与百官们行事太过了,王守仁如何?”

    “过些天大朝,王守仁封伯爵,他得去清理九边。”朱厚照道。

    当日正晌午,朱昭给几个商户的伙计诊断,正让王满堂照单抓药,只听外头一阵马蹄声,正在外头和小伙伴玩耍的小女孩连忙跑进来,汇报道:“郎君哥哥,朝廷派人来了。”

    朱昭起身要出去,便听外头有人叫道:“圣旨到,行人司奉诏宣旨,朱昭接旨。”

    给我的?

    朱昭懂规矩,忙让高小姐取香炉,不及他忙,行人司官员闪身进来,笑容可亲拱手道:“可是朱大夫当面?下官行人司差遣,奉诏来宣旨,太后皇帝特旨,朱大夫圣手仁心,救兴济王殿下在后,助太康公主在先,故授衔加官,恭贺恭喜。”

    朱昭一头雾水。

    就给太康公主府上的几个人看过病,救了兴济王,这就犒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