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章 朱高烨:我有一法,可屠圣,朱元璋惊了!
    正在给朱元璋和朱棣斟茶的朱高烨。

    听到朱元璋的话之后,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的停顿。

    而是一边斟茶,一边说道:

    “不知道二位对于王朝兴替有什么看法?”

    听到朱高烨的话,原本正一脸惬意的朱元璋本能的便皱起了眉头。

    原因无他,朱高烨所问的这个问题,对于当权者来说。

    是一个普通人不能够碰触的禁忌。

    不过随即朱元璋的眉头便再次舒展开来。

    因为眼前的这个人并不是普通人,

    身上流着的同样是朱家的血脉。

    于是朱元璋沉吟了一下便开口说道:

    “王朝兴替,自然是因为当权者无道,导致百姓民不聊生。”

    “老百姓们活不下去,自然就要起兵造反,自己给自己搏一条活路。”

    朱元璋说的只是最浅显的一个原因。

    因为自古以来,百姓起兵造反的原因无非就是天灾和人祸。

    这两样有任何一样,只要让老百姓活不下去。

    那老百姓就会揭竿而起。

    自己当初起兵造反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再加上元末乱世,想着给自己挣一条命出来。

    最后才打下了这么大的大明江山。

    只不过这些都是表象罢了。

    一个王朝灭亡的原因,当然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

    包括朱元璋在内,也是当上皇帝之后,经历了一些政治熏陶。

    才知道这里面的事远不像自己想的那般简单。

    只不过朱元璋现在的身份是和朱高烨第一次见面的张三。

    自然不能够交浅言深,只是轻轻的一笔带过。

    朱棣则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有自己的父皇在。

    这个话题根本不是自己有资格参与讨论的。

    自己只需要安静的听着就可以了。

    朱棣唯一担心的就是朱高烨会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惹得朱元璋心中不快。

    给朱元璋和朱棣分别添完茶水的朱高烨。

    看着两人说道:

    “二位,请!”

    对于朱元璋的回答,朱高烨丝毫都没有觉得意外。

    如果自己站在对面的这个“张三”的身份位置上。

    最多也只能够说到这个程度。

    而且末了一定要夸一夸当今的朝廷。

    表示当今的朝廷和前朝不一样。

    一定会国运长久,否则这些话传出去。

    很容易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不过朱高烨对于这些却混不在意。

    而是话锋一转,对着两人说道:

    “那二位又知道我大明现在有什么危机吗?”

    听到朱高烨的话,朱元璋和朱棣均是一愣。

    大明如今才建国二十余年。

    就像是一个新生的婴儿一样。

    正在茁壮成长,再加上朱元璋严厉的惩治贪官污吏。

    与民休养生息,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大明现在能有什么危机?

    要说危机的话,朱元璋深深地看了面前的这个孙子一眼。

    恐怕你小子才是大明最大的危机!

    不过想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嘴上却说道:

    “老朽不知,还望小友不吝赐教!”

    一旁的朱棣也支棱起来耳朵。

    准备听听朱高烨怎么说。

    朱高烨听到朱元璋的话,摆了摆手说道:

    “赐教不敢当,只不过是有一点自己的看法罢了。”

    说完,朱高烨便郑重其事的说道:

    “如今的大明,看似一切都在蓬勃发展,”

    “但是许多事情已经开始初露端倪。”

    “王朝的衰亡之相并不是一直等到王朝末年才出现的。”

    “往往是王朝开国的三代,最多五代君主,”

    “就能够决定这个王朝究竟能够兴盛多少年。”

    “远的不说,只说唐宋,唐太宗励精图治,”

    “到了唐玄宗的时候,当然,晚年的唐玄宗就不谈了,太过昏聩,除开一个在位十几天的皇帝之外,共历五帝。”

    “这几任皇帝励精图治,使得大唐最后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这还是大唐武德充沛的缘故,拖着这个行将就木的帝国,活了二百多年。”

    “等到了宋朝,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从他当上皇帝的那一刻,宋朝就已经开始进入衰弱期了!”

    “因为自己得国不正,怕陈桥故事重演,所以重文抑武,疯狂打压武将。”

    “等到北宋灭亡的时候,整个赵宋政权就已经算是跟着灭亡了。”

    “所谓的南宋,只不过是一个割据政权的苟延残喘罢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心里升起了一丝明悟。

    大唐以武立国,得以享国近三百年。

    而北宋以文立国,最后只有不到两百年的国祚。

    虽然这中间只差了一百年。

    看似并不多,但是就像走下坡路一样。

    最后的那一段总是速度最快的。

    所以朱元璋大概听出来了朱高烨话里的意思。

    可是这和自己的大明又有什么关系呢?

    自己从登基以以来。

    除了惩治那些贪官污吏之外,

    对于有功的武将,也是多有约束,

    按照朱高烨的说法,自己似乎并没有做错什么。

    而此时的朱高烨接着说道:

    “我所说的这些只不过是一个王朝的问题中的冰山一角罢了!”

    “而王朝的兴衰是由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并不单单只是文臣武将中间的事,”

    “但是文臣作为皇帝陛下手里最常用的工具,”

    “他们身上的问题往往也是最大的!”

    朱高烨的话引起了朱元璋内心的一丝共鸣。

    从大明立国的第一天开始,

    自己杀贪官污吏的刀子就没有停过!

    而这些饱读诗书,以圣人子弟自居的读书人,

    一旦当上官之后,就仿佛换了一个人一样。

    贪污受贿,再也不是那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仕子了!

    这一点,也让朱元璋感到十分的头疼,

    这些贪官污吏仿佛永远杀不完一样!

    即便是自己已经做出了剥皮实草这种重刑,

    也还是阻挡不了这些人贪污的脚步。

    而就在这时,朱高烨再次开口说道:

    “我有一法,可以屠圣,不知道两位想不想听?!”

    话音刚落,门外的天空突然响起一道炸雷,

    天地之间瞬间暴雨如注。

    朱元璋和朱棣听到朱高烨的话,

    瞬间坐直了身体,猛然一惊的说道:

    “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