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八章 春耕是封建王朝的头等大事(3/5求鲜花月票)
    第三十八章春耕是封建王朝的头等大事

    回到县衙的时候,正好是下午3点左右。

    来不及回后院换官府,直接带着郭二就来到了前院正厅。

    正厅并不是县衙审案的地方。

    县衙审案一般是在大堂。

    大堂高挂明镜高悬,两边有‘威武、肃静’的牌子,两班衙役手持水火棍分列两侧。

    给人的感觉十分压抑。

    所以这种场合怎么适合开会嘛。

    县老爷召集手下开会,都会选择在县老爷的签押房,也就是县衙正厅。

    果然,等他来到正厅门口的时候,就听到里面吵吵闹闹的,跟菜市场一样。

    正厅里此时已经坐满了人。

    叶瑾没有犹豫,直接大跨步走了进去。

    他仿佛自带噤声技能一样,刚刚跨进正厅门槛,‘嗡嗡’的嘈杂声立即乍然而至。

    叶瑾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走到主位上做好。

    他刚刚坐在主位上,正厅里的这些人就在户房和工房司吏(各房的老大叫司吏,手下则叫书吏)的带领下,黑压压的就朝叶瑾行跪拜大礼。

    对于明朝的跪拜礼节,叶瑾很无奈。

    他真的不喜欢别人随意朝自己磕头跪拜。

    但是行跪拜之礼乃是明朝朝廷明文规定的制度。

    虽然不像清朝那么盛行,是人是鬼都要下跪行礼,但是行跪拜之礼的场合也比较多。

    唉!

    入乡随俗吧。

    所以叶瑾摆摆手,让所有人站起来。

    然后目光才从这些人的脸上一一扫过。

    这些人都是上元县各乡各里的里长、粮长、乡长等等。

    算是上元县基层组织人员吧。

    明朝的基层组织比较混乱。

    有里甲制度,就是每110户编为1里,由丁粮最多的10户担任里长,其余100户则称为甲首。各里中无力承担差役的鳏寡孤独人户,则带管于110户之外,称为畸零户。10名里长以10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应役,先后顺序根据丁粮多寡预先编排,每年由1名里长率领10名甲首应当差役,并负责‘管摄一里之事’。

    而在,在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福建等田赋数额较多的省份,朝廷还陆续建立了粮长制度。

    粮长的编派,大致是‘以万石为率,其中田土多者为粮长,督其乡之赋税’。

    至于乡长?!

    并不是和后世一个意思。

    这里的乡长是‘乡族之长’的意思。因为古代宗族观念很强,一个家族通常生活在一个区域,所以管理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地区几个家族的,就叫‘乡长’。

    明朝奉行皇权不下乡。

    所以这些基层组织都不是国家行政机构,而是民间组织。

    “今日请各位来县衙,是因为春耕将至,所以衙门也有一些关于春耕的事宜要交代各位。”

    “我朝自开国以来,都将劝课农桑作为头等大事,朝廷针对春耕也特意下了旨意,要求地方官府务必做好劝课农桑的工作。所以今日一方面是想让诸位都说说春耕的进程,另一方面则是若是有困难有需求,今儿个一并提出来。”

    “总之一句话,这段时间衙门所有要务都是一春耕为主。”

    “若是耽误的农时,在座的各位,以及本官可都担待不起。”

    叶瑾刚刚说完,陈洲正好给他端来一杯清茶。

    他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才又道:“都说说看吧。”

    这些乡、里、粮长们相互对视了一眼,一个五十来岁,一身绸缎的富态老头站了出来。

    朝叶瑾拱拱手道:“皇恩浩荡,大人仁慈,春耕本就是关系到吾等一家老小一年吃穿嚼用的大事,不用大人催促,小的们也会尽心全力做好春耕事宜的。”

    “嗯。”叶瑾微微点头,接着道,“那就好。”

    然后各乡各里的乡里长都简单汇报了本乡本里的春耕进展。

    叶瑾听的很认真。

    等所有人都讲了一遍之后,他才说道,“工房这些日子会抽调人手前往各乡各里,辅助和监督春耕进程。同时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工房司吏立即拱手领命。

    然后叶瑾又对户房司吏说道,“户房提前筹备500两银子,以备不需之需。”

    户房司吏也赶紧拱手领命。

    “三班衙役轮班下乡巡查,所有阻扰春耕事宜的,一律严惩,本官这些日子也会微服出巡,若是见到哪乡哪里有人懈怠,休怪本官不讲情面。”

    他在上元县的威望还是挺足的。

    这些乡里长都知道叶瑾虽然年轻,但是是一个杀伐果决的主。

    要不然也不会一把火烧死了那么多人。

    所以这些人自然不敢违抗他的命令,都纷纷起身,拱手领命。

    这时候,叶瑾才又说道,“本官之前就让人准备了一种新的作物,名曰番薯,这种作物产量极高,而且极易养活,本官已经让人准备了一大车的藤蔓,你们回去的时候各自领走一些,发放给乡民让他们种植。”

    听到叶瑾的话,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但是他的淫威还在,所以一时间没有人敢出声质疑。

    过了好一会儿,那个胖胖的老头才站起身,小心翼翼的说道:“大人,这...这春耕事务繁忙,恐怕没有多余时间种植新的作物?!”

    有人也附和道,“是啊大人,而且良田本就稀缺,没有多余的土地种植啊。”

    叶瑾也没有生气,而是解释道:“花不了多少时间,一家最多一两炷香的时间就可以种完了,而且这种作物不占用良田,房前屋后有多余的土地,刨松土了将藤蔓种下去就行了。平日也不需要打理。”

    听到他这么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除了番薯,还有南瓜秧苗,同样不需要占用过多的土地,在田间地头种上几株就行了。”

    “不过这些藤蔓和秧苗可是老爷我带着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要是有人敢把这些藤蔓秧苗喂了牲口,小心老爷我揪回衙门打板子。”

    富态老头拍着胸脯保证道:“若是有人敢浪费大人的心血,小的第一个不答应,不用大人动手,小的自会亲手将他的蛋黄给捏出来。”

    叶瑾无奈的笑了笑,道:“也没那么夸张...总之,好心引导便是了。”

    ————

    ps:第四更,哪个大大一下就投了几千朵鲜花啊?!万分感谢,跪求鲜花、月票、打赏、评价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