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三章 如墙而进
    “大人,能打造的。”

    匠人头子李长清,还有韩德等人毕恭毕敬的看着张仲铭手中的图纸。

    “那就加快,精铁锭我这里有的是。”

    “是,大人。”

    匠头们都道:“现在大伙放了手中的活,就专打大人图上的这个长刀。”

    “刀柄也要用好的,用最好的柘木,你们和军需官说,叫他采买,就是说我说的。”

    张仲铭听说能打,也是松了口气。

    确实是自己太过担心了一些。

    他拿出来的图样就是后世研究出来的大唐陌刀。

    这东西,人人都知道是好东西。

    主要就是能够限制骑兵。

    长枪也行,但如果是与骑兵混战,长枪过长不好发挥,过短无法限制重骑兵冲阵。

    陌刀也好,朴刀也好,都是在近距离混战克制骑兵的利器。

    李嗣业进攻河北骑兵时,号称是人马俱碎。

    可能是文人夸张,但刀身厚实,刀刃很长,两面开锋的陌刀,看着就知道特别锋锐。

    金军南侵时,最早击败金军重骑兵的不是岳飞,而是杨沂中。

    金军以重骑为中,拐子马为两翼,诸军震怖之时。

    杨沂中以万余精锐披重铁甲,手持长斧如墙而进,大破敌骑。

    这是重步兵对重骑兵的胜利。

    宋军此前多用凤嘴刀,眉刀等长柄长刀,但锻造工艺并不算好,当时已经用煤炭炼铁,铁质多脆,刀多折。

    用重斧,要么斫马腿,要么斫砍马上重骑,敌难抵挡,堪为利器。

    但长斧过于沉重。

    以南宋殿帅身份加举国之力,重斧重甲的强悍步兵不过万人。

    张仲铭训练军队是讲整体,那种能披六七十斤重铁甲,挥舞巨大长斧的猛士,最少在眼下的奇山营是找不出几个来。

    既然如此,就打造这种改良版的陌刀。

    刀身厚实,防止断裂。

    来自后世的火器局的精铁锭也比现在的铁质要好一百倍。

    两面开锋,中间加长。

    能刺,两面都能劈斩。

    当者粉碎估计也差不多。

    打造三百人左右的陌刀队,用来在关键时冲锋所用。

    ……

    “驾,驾!”

    策马赶路的李贵心急如焚。

    从未有过的急迫和紧张感笼罩着这个探闻司的情报主管。

    他收到情报是经过急脚递的传递。

    原本李贵可以通过四个急脚递把情报传递回去。

    但此时此刻,李贵恨不得飞回奇山。

    动用紧急资金雇了一匹杂马后,李贵就是骑上马一路狂奔回奇山。

    几十里地,马匹急速飞驰,确实是要比人走快的多。

    李贵负责开辟的是往宁海,大嵩两卫,还有文登县,文登营这一路的线路。

    最远处接近曹州一带。

    曹州那边流寇极多,已经惊动朝廷,派了两个都督级别的总兵前来剿灭。

    虽然刘泽清已经被免职,但由于其核心几千兵马还在,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习惯用总兵来称呼于他。

    原本在一万多官兵的剿灭下,曹州一带的流寇差不多要被兜在包围圈里。

    结局或是大半逃散,或是投降。

    但布在外围的情报点先发现了异常。

    报到李贵处时,李贵亲自前往棋盘山一带查看。

    满坑满谷的全是流寇。

    最少有两万人以上,可能有三万人。

    而且流寇已经完成了动员,正在向着奇山方向密密麻麻的赶过来。

    散乱的流寇锋线已经过了文登和宁海卫的边界,距离奇山所城也不过就是两天左右的脚程了。

    就算过万人赶虏不易,最多三天到四天时间,大量流寇必至!

    李贵心急如焚。

    现在李贵的爹娘,媳妇,还有两个娃都在奇山所开荒。

    家里赁了一头牛,还有赊欠了几样农具,种子。

    六十亩地免赋税。

    老头子四十来岁,和老娘两人,配上自己媳妇三人,要是没有耕牛,种六十亩地是肯定吃不下来。

    有了牛,最多在播种和收割时雇一下短工,仍然是极为合算。

    打下来所有的粮食都是归自己,一想到这个,连李贵这种泼皮都是心动不已。

    李贵等人到登州打行,为人打死打死,刀尖舔血,不就是图赚几个钱养家糊口?

    现在六十亩地到手,已经冲过两次,翻过土。

    今年上半季就种苜蓿,下半季种豆子。

    六十亩的豆子,就算一亩收几十斤,一家人一年都能从年头吃到年尾,足够吃饱。

    这样的情形下,山贼响马流寇来打奇山营,打张大人。

    在李贵看他,踏马的就是来打自己,是要毁掉自己的一切,毁掉一家子的希望和未来,毁掉自己两个娃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