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章 鞑骑将至
    训练到傍晚,随着张仲铭一声令下,队伍解散。

    今天所有人表现都被张仲铭判定为优秀。

    所以还是一人一个肉罐头。

    加一袋军粮。

    每个出门的旗军都是一脸兴奋,所有人都是笑容满面。

    门外围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很多壮年旗军也在千户衙门的侧门等候着。

    看到旗军们拿着肉罐头和军粮出门时。

    整个所城都轰动了。

    昨天一次,还能解释是偶然的提振士气。

    也可以说是张家族长千户大人给族人发福利。

    但这一次还是照例。

    这一下真的轰动了整个千户所城。

    黄昏之时,又是肉香饭香飘荡在所城之中。

    感兴趣的人更多了。

    张仲铭登上临街二楼眺望着。

    张仲铠和张仲铸在一旁侍立。

    这是四叔张伯坤的吩咐。

    张钟铭没亲兵,这两弟堂弟就充当亲兵的角色了。

    不远处的东大街的街角,一个长棚在午后搭好。

    几口大铁锅架着,底下木柴烧的很旺。

    很多妇人挤在棚里,哪怕轮不着吃,烧的很旺的柴火也令她们感觉温暖和舒适。

    就是大锅里沸腾的肉粥,那些大块的牛肉和粘稠的米粥发散出来的色泽,香气,对这些饥肠辘辘的妇人来说简直是折磨。

    只有小孩子们,十二岁以上的小东西们,一个个小心翼翼的捧着自己的大海碗,在排着队等着轮到自己。

    打了肉粥的,就是蹲在地上喝粥,小脸上满是幸福和满足。

    哪怕大人尽量俭省,省着吃食尽量给孩子,这些小家伙还是一个个饿的如皮包骨头一样。

    男孩子要好些,女娃明显更矮小瘦弱。

    她们脸上的幸福和满足神色更明显。

    张仲铭脸上也浮现笑意。

    自己的出现,不就是为了眼前这一幕?

    当然是要他们过的更好。

    而且不光是奇山所,不光是山东,而是整个大明,所有的华夏子民。

    ……

    “千户大人!”

    奇山所的另一个镇抚冯恩匆匆赶至。

    冯恩年约四十不到,但双鬓一片斑白,神色一片惶恐。

    抱拳行礼后,冯恩就道:“属下在衙门里当值,有宁海卫代转的山东都司的军报。”

    “哦?”张仲铭神色一凝,赶紧接了冯恩带来的塘报。

    “鞑子已经破口而入了……”

    崇祯十一年秋季时,东虏鞑子分为左右两翼,分别由睿亲王多尔衮和贝勒岳托率领。

    大军强攻明朝边墙入内,两翼分开,多尔衮多在宣大一带,岳托在河北一带抢掠。

    半年多下来,清军连克六十余城,屠戮军民百姓无数,抢掠粮草器物无数。

    到十二年底时,清军入山东,春初时克济南,济南城被屠杀一空,几乎没有人生还。

    在清军入济南之初,兵锋就进入青州和登州一带,也有少量兵马进入宁海卫附近抢掠百姓和财货。

    一直到明春过后,在山东境内呆了几个月的清军才陆续撤退。

    现在宁海卫还没有鞑子踪迹,但据塘报说,莱州那边已经有了。

    相隔几百里,鞑子都是骑兵,几天时间就可能机动到这边。

    张仲铭神色凝重。

    他之所以在这大冬天还要操练,就是因为知道虏骑将至。

    虽说受害严重的是济南府和青州府。

    宁海卫这里也不可大意。

    而且……要杀奴建功,这就是一次好机会。

    放弃了,就得再等几年了。

    “冯镇抚,时刻关注,一有新消息立刻禀报于我。”

    冯恩抱拳道:“千户大人放心,这是卑职的份内事。”

    眼看冯恩欲言又止的样子,张仲铭一笑,说道:“仲凯,一会你领冯镇抚领一份军衣,还有军粮和肉罐头,再加一个黄桃罐头。”

    冯恩大喜。

    这天他在千户衙门当值,看着张家族人领着厚实又好看的大衣,军靴,馋的不得了。

    镇抚虽是六品官,但这年头的卫所武官不值钱,也就勉强糊口。

    军粮还罢了,肉罐头,还有桃罐头……

    想到家里妻子和孩子不知会怎么高兴,冯恩也是面露笑容。

    “多谢千户大人,下官一定竭诚效力。”

    行礼告辞时,都是恭谨了几分。

    “族长,下头出事了。”

    就在此时,街角的粥棚处传来一阵吵闹声。

    一个壮实汉子怒叫道:“既然是千户大人舍粥,在这里吃和在家吃,有甚不同?俺家就是打回家去吃,大丫二丫,端上碗随俺走!”

    张伯坤正带着人回仓房搬抬军粮。

    粥棚只有黄伯李婶一群打杂做事的。

    却是拦不住这个凶横的汉子。

    这时一群老妇也跟着嚷起来:“就是,千户大人是好心,你们这些歪嘴和尚把好经念坏了,咱们也端回家吃去。”

    “这么大块肉,一顿吃了多可惜,咱回家省着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