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五章:各皇子眼中的朱元璋【求鲜花,求一切】
    “晋王殿下呢?”

    燕长卿的目光接着落到晋王朱棡身上。

    “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化干戈为玉帛;执天下之牛耳,掌天下之权柄!”

    朱棡目光沉凝,同样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父皇朱元璋。

    燕长卿看着顾盻有威,同样有着英杰之相的晋王朱棡,眼中亦是闪过一抹诧异之色。

    “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句话出自《左传·哀公七年》。

    原意是大禹巡视天下,定于涂山会见一众诸侯。

    当时赶来朝贺的氏族之长、部落诸侯多达万人,并且全都带来了丰厚的朝贺之礼,其中大国进玉,小邦献帛。

    而一众氏族之长、诸侯在见到大禹之威严,夏军之雄壮之后,纷纷歌颂大禹的功德,表示愿意臣服于夏王朝,岁岁称臣,年年纳贡。

    从而免去了刀兵,最终和平建立了夏王朝!

    于是也就有了后面那一句“化干戈为玉帛”。

    “执天下之牛耳,掌天下之权柄”,这句话也可以说是大禹当时作为天子,统率万邦诸国所拥有的威信与权柄。

    用这几句话来描述朱元璋的话,同样也合适。

    朱元璋把当时的陈友谅、张士诚、刘福通等一众元末诸侯合在一起给扬了,骨灰都不知道洒在哪座山上。

    这便是朱元璋版的“合诸侯于涂山”。

    然后将那些元末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里面的玉帛,统统化作自己的战利品收藏起来。

    这便是朱元璋版的“执玉帛者万国”。

    最后掀翻元朝,定鼎天下,使得大地之上再无战争爆发,百姓皆可以安心织帛买玉。

    这就是朱元璋版的“化干戈为玉帛”。

    最后朱元璋分封诸皇子为诸侯王,而诸侯王臣服于天子之下,随天子之意愿而上落。

    这便是朱元璋版的“执天下之牛耳,掌天下之权柄”。

    不过,就和秦王朱樉一样,这些话,太子朱标可以随意的说。

    但是晋王朱棡说出来的话,那就多多少少都有点不太合适了。

    【从现在看来不管是秦王朱樉,还是晋王朱棡都称得上是英杰。】

    【之所以后期一个变得荒唐无度、多行恶事,另一个变得残暴不仁。】

    【或许也有可能是他们尝试想要登临天子之位,结果却发现不管自己如何努力,最终那个位置都不属于自己,然后自暴自弃了吧。】

    燕长卿心中暗自闪过一个猜测。

    有时候,自身的能力足够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有能力之后,就会很容易滋长出野心。

    或许在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看来,若是不论身份的话,单以个人之能力,他们并不一定就比自家大哥太子朱标差!

    那为什么就不能是他们坐在那个位子上呢?!!

    另一旁暗室之中的朱元璋,透过窥光孔,看着顾盻有威的朱棡所说的言语,同样微微皱眉。

    【就连老三也是有这样的想法吗?!!】

    这样的想法,在朱元璋看来不好!

    甚至是需要敲打一二了!!!

    在朱元璋看来,朱标代表着的太子地位绝对不能有所不摇。

    不然一旦朱标代表着的太子地位动摇了,那么后果就是立太子的制度被动摇了!

    而立太子的制度一旦出现动摇,那么对于后世的皇子皇孙来说,太子之位就不再是那么的坚不可摧。

    继而为了争夺那个天子之位,后世的皇子皇孙必然会出现血腥!

    这一点,是朱元璋绝对不愿意看见的!

    “燕王殿下呢?”

    燕长卿饶有兴致地看着燕王朱棣问道。

    对于这个有可能是未来的明成祖朱棣的回答,燕长卿还是非常感兴趣。

    “父皇为军神!”

    “在我看来,父皇治军用兵,当为当世第一!”

    “士不可持广,人不可持众。”

    “每临小敌,亦如大敌。”

    “将在外,君命可有所不受。”

    “以正合,以奇胜!”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这些都是父皇的治军用兵之道,而父皇也用数十年间的一场场大胜,证明了他的治军用兵之道所言非虚!”

    朱棣沉吟片刻之后,缓缓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父皇朱元璋。

    看着朱棣平静的眸光,燕长卿对视数个呼吸,而后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比起不自觉中借父喻己的朱樉、朱棡,如今的朱棣倒是已经懂得了藏!】

    朱棣刚刚说的都是真心话,但是也仅仅只是一部分的真心话。

    不过对于朱棣所说的朱元璋是军神这句话,燕长卿也认为是正确的。

    毕竟著作了屠龙技的某位伟人对于朱元璋的军事能力可是评价为:“历史第二的军事家!”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军事能力之杰出!

    另一旁暗室之中的朱元璋看着朱棣也是不禁点了点头,显然朱棣的这番回答还是挺让他满意的。

    【老四还行,想法没有那么多。】

    【而且在行军打仗方面也的确像我,让他就藩北平防御北元残余势力,的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燕长卿继续问下去:

    “周王殿下呢?!!”

    已有腹稿的朱橚也是随之说出:

    “父皇乃是以杀戮手段,而持慈悲心肠、怜悯百姓之人。”

    “不管是昔日元末起义,还是今日对于贪官污吏之严刑苛法。”

    “说到底,不过是父皇自身受苦受难的同时,也见百姓同样受苦受难。”

    “最终感同身受,为了自己能有一口饱饭,也是为百姓能够生活安康。”

    “最后于渺茫希望之中,真正掀翻大元,威慑贪官污吏,从而让百姓都能够过上平稳安康的生活。”

    ......

    “楚王殿下呢?”

    ......

    “齐王殿下呢?”

    ......

    PS1:新书启航,急需各位帅哥、美女、大佬们的大力支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撒泼打滚求收藏、求推荐、求安利、求鲜花,求一切呀,还没收藏的点个收藏呀,谢谢各位!给各位大佬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