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章 【接骨正骨】六法!【第四更】
    按照系统光幕上对于【接骨正骨】的简介。

    叶刑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

    “【接骨正骨】这一中医手法,出于我们种花家清朝胡延光老先生编著的《伤科汇纂》一书。”

    “其中卷一记载的就是关于【接骨正骨】的手法。”

    “《伤科汇篡》一共十二卷。”

    “是汇集了清朝以前各家之说,然后参以胡延光老先生家传之法而成的书。”

    “里面的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当然,现在我们就单独说说这【接骨正骨】一卷。”

    叶刑笑着普及了一下《伤科汇篡》这本古籍。

    然后继续说道:“《伤科汇篡》这本古籍中记载。”

    “【接骨正骨】一共有六法。”

    “分别为:摸法,接法,端法,提法,按摩法,推拿法。”

    “六法各有妙处。”

    “其中摸法: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

    “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

    “筋柔,筋歪筋整,筋断筋走。”

    “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

    “先摸其或为跌仆,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根据法治之。”

    “然后是接法: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也。”

    “凡骨之跌伤错落,或两分,或折而陷下。”

    “或碎而散乱,或岐而傍突,相其情势,徐徐接之。”

    “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

    “或用手法,或用器具,或手法器具分先后而兼用之,是在医者之通达也。”

    “再是端法:端者,或用两手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轻重。”

    “或从下往上端,或向上托,或直端、斜端也。”

    “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持久,而骨缝即合。”

    “仍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

    “之后是提法:提者,谓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

    “其法非一,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高处提者。”

    “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致仍陷者。”

    “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治。”

    “倘重者轻提,则病莫能愈;轻者重提,则旧患虽去,而又增新患矣。”

    “按摩法: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

    “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

    “此法盖为皮肤筋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

    “或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

    “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推拿法: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

    “拿者,谓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

    “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

    “或有筋纵而运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

    “不宜按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

    “盖人身之经穴,有大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

    叶刑一口气普及完【接骨正骨】的六法,直听的下面观众跟直播间里面的网友一脸愣逼。

    不过很快,就有人通过百度查询古文翻译,明白了其中意思。

    顿时被叶刑的话深深震撼着。

    叶刑看着台下依旧愣逼的观众,脸上笑了笑说道。

    “我想应该很多人没有听懂,因为我复述的是古书里面的原文。”

    “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通过百度去查询其古文的意思,应该就能大概了解了。”

    “然后还有一点便是,这六法只是中医里面比较普及的手法。”

    “当并不能揽括全部。”

    “其中还有秘法一说。”

    秘法?

    观众们听着这样的词汇一出,顿时兴趣又是拉了上来,连忙催促叶刑继续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