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九章 当然是打伞时淋雨少啊!林老师现场表演建模定性分析(求鲜花、评价票)
    噗!

    听到这个观众一本正经的提问,观众们不禁都是笑出了声。

    不过,这还真是契合这位观众的id名【在雨中漫步】啊。

    敢情还真的是在雨中漫步时所思考的哲学问题。

    “这还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哲学问题啊!”

    “应该是跑步的时候淋雨少吧,如果降雨量不变的话,相同的路程内当然就是看你淋雨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时间越短淋雨越少,所以速度越快淋雨越少。”

    “那可不一定,速度快了,单位时间里迎面打过来的雨点也多了。”

    “我觉得,走得快慢都没用啊,只要在相同雨量,相同时间内,走路和跑步被淋的雨量是一样的。”

    “所谓走得快淋得少是按路程一样算的,那样的算法是因为走得快被雨淋的时间短了!所以被雨淋的量直接相关的是在雨中淋的时间,走得快慢没有关系!”

    提问抛出来后,观众们也是热烈地讨论了起来。

    有的人说是跑步的时候淋雨少;

    有的人说是走路的时候淋雨少;

    有的人还说,跑步和走路的淋雨量都是一样的。

    “这位童鞋,这答案不是显而易见吗?”

    林瑾也是撇了撇嘴,直接反问了一句。

    显而易见?

    观众们一时间都是默契地停下了争执,想要看一看林老师该如何回答。

    哪知道。

    林瑾的下一句话,直接让他们笑得喷饭了。

    “当然是打伞的时候淋雨少啦!”

    这么一说……好像特别有道理啊!

    “你说说你,下辣么大的雨,自己没带伞就算了,也没有对象给你送伞。”

    “雨这么大也不愿意先找个地儿先躲一躲,非要头铁地跑出去思考,究竟是跑步淋雨少还是走路淋雨少。”

    林瑾无奈地叹息了一句。

    “不过,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问了,那么林老师就简单地帮你分析一波吧。”

    “首先,让我们以学术研究的视角清晰地定义这个问题:”

    “假设雨竖直下落,且大小不随时间变化,人在雨中经过相同的路程,试求走路淋雨少还是跑步淋雨少。”

    “很简单,我们可以用极限法来想。”

    “假设你走路的速度是无限慢,那淋到的雨就是无限多。”

    “假设你跑步速度是无限快,那雨相当于静止了,你就只是撞上沿途所有的雨。”

    “显然,跑步淋雨要比走路少。”

    搜嘎!

    听完林瑾这一番简单分析,不少观众都是暗暗地点了点头。

    说的很有道理啊!

    只不过……

    现实中的大雨瓢泼,还需要考虑到降雨量、风速、人体表面积等等的因素。

    “林老师,实际上跑步跑得快才淋雨多吧?”

    “试想一下,如果你以光速在操场上到处跑,把操场都跑遍了,那么往操场里下的雨都会被你接住,一滴也落不到地上。你说你淋到的雨多不多?”

    这时。

    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佬,发来了一则醒目的弹幕。

    观众们先是一愣,随即集体蒙圈了。

    “光速跑操场?听上去还真的有点道理啊。”

    “唉,物理学渣默默地退出群聊……”

    “这个问题,让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段子:一个物理博士群中,有人问:‘一滴水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会不会砸死人?’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讨论。”

    “就在这个时候,我默默的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群里,突然死一般的寂静……然后,然后我就被踢出群了……”

    “哈哈哈!!那一群物理博士虽然有着高学历,但一点生活常识都没有。”

    林瑾在看到了那位大佬的质疑后,也是兴致盎然地笑了笑:

    “好吧,既然如此,我便给大家表演一个【数学建模定性分析】,专门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将人简化为长方体考虑,身高a,肩宽b,厚度c,人速度为v1,雨滴速度为v2,雨中要走的距离为l,雨滴空间密度为p。”

    接下来。

    经过计算雨滴等效速度、等效迎雨面积、在雨中的时间。

    便可以计算出走过这段路被淋到的雨滴数。

    “唰唰唰……”

    林瑾在建模计算的过程中,简直是心思电转、运笔如飞。

    看得观众们是大眼瞪小眼,仿佛又想起了当年在学校被数学支配的恐惧。

    “综上所述,正面淋雨量是定值,但跑得越快,咱们头顶的淋雨量越少,加起来当然是跑步淋雨比走路少!”

    “可是,该怎么跑呢?林老师带你从《火影忍者》和《超人》里面了解一下!”

    ……

    ps:求鲜花、评价票!求月票!求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