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44:李牧计
    出了益城三十里,在两座山谷间,肖骁突然看见有莫约两千多秦军朝着他们走过来。

    “结阵!”

    肖骁下令道。

    虽然对方旗帜是写有‘秦’字的黑骑。但还没确定身份。身后这几百辆马车的口粮事关前线将士的生死,肖骁不敢有丝毫马虎。

    随着肖骁命令。两千多名将士瞬间便形成了一道道鸳鸯阵。满是警惕的提防对面两千多人马。

    远处那两千秦军士卒看到这一幕,纷纷停了下来。

    随后为首的一名将领骑着战马。带着十来名骑兵。继续驾马而来。

    片刻后,瞧着他们即将来到跟前。肖骁驾马而出。

    最终双方在鸳鸯阵三十步左右相遇。

    ......

    “肖将军,我等奉命过来接送粮草!”

    战马上,为首的是一名莫约二十七八的将军。他从亲卫的手里接过一张方布。递给了肖骁。

    肖骁接过来,看了一眼。上面的确是有史将军的帅印。

    “既然史将军令我运送粮草,为何只让送到边境?”

    肖骁看着方布,满是疑惑的问道。

    这送粮草都有送到一半的吗?为何他都没有听过?

    只是这帅印的确不是作假。

    ....

    肖骁身后的将士们也傻眼了。

    这运送粮草还有直送半途的!!!

    “这是史将军的命令,肖将军要违背?”

    那将军没有回答肖骁的话,反而淡淡的开口道。

    一瞬间,原本还在低头看军令的肖骁一动不动。

    “你!!!”

    “怎么说话?”

    .....

    远处的赵坤等人看着那将军目光中满是不屑的样子,纷纷都怒了。

    不止赵坤以及那些与肖骁同生共死的人,就是新兵看到这一幕,纷纷都怒视而向。

    在军营里。

    夫长教他们练剑、用长矛、使弓弩。时常会关心他们。

    如今看到夫长被轻视。简直如同自己受辱一般。

    “肖夫长,你是怎么带兵的?”

    那将军看了看赵坤等人。对着低头不语的肖骁开口道。

    一直沉默的肖骁慢慢的抬起头,目光自下而上,最终落在了这名将军脸上。

    “你想干嘛?”

    “你想干嘛?”

    ...

    十来名骑兵看到肖骁直勾勾看着自己将军的模样,纷纷警惕的拔出刀剑。

    而那将军反而不慌。他不信肖骁敢把他怎么样。这些娃娃兵在这关系户的带领下,能强到哪里去。特别是这个阵法他从没见过,感觉像是在过小孩家家一样。

    这是一个军队该有的样子吗?连方阵都不会!!!

    果然和军阵的传言一样。这个小娃就是其他地方来的‘子弟兵’。

    冷笑一声。

    他身后可是有两千常年征战的老秦兵。

    他们敢动手吗?有这个胆子吗?

    只是下一刻,这一股冷汗就出现在这将军的额头。瞳孔都缩了缩。

    “准备!!!”

    ...

    肖骁一句话都没有说。但伴随着身后赵坤的一声怒吼。那两千多人的军队中,密密麻麻的拔剑声,弓弩,长矛一瞬间便对准他们这十多人。

    似乎只要肖骁一声令下。他们定会被射成箭人。

    “吼!”

    两千多将士方才的压抑。都化作了的一声怒吼。

    那十多名骑马的秦军士卒纷纷都吓了一跳,胯下的战马都被吓得左右摇摆。

    “肖将军,你!!!”

    对面的将军瞧见肖骁那冷笑的模样,顿时又惊又气。

    他有点害怕万一对面这‘子弟将军’一时冲动。

    ......

    “把粮草交给他们。”

    肖骁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转身离开前,肖骁似乎记起什么,转头看向那怒视他的将军,淡淡的笑道。

    “我就是这样带兵的。”

    ....

    “你!”

    看着肖骁等人带人离开的背影,一时语噻。

    ...........

    han国新郑,此刻无论是韩王还是那些大臣,纷纷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前方传来消息。十万秦军已经度过黄河。若是再被秦国攻下两城,那秦军距离新郑已经不足百余里。不需一日,便兵临新郑城下。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韩王姬安又惊又气。在朝堂上指着下面的将领大骂。

    “寡人就说,不要去惹秦国!不要去惹秦国!你们呢,口口声声说秦国已经无力再战,出兵能夺回南阳。结果呢,结果呢?”

    韩王安气得一脚掀开桌子。死死的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

    听着韩王的话,下面的臣子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王上,当前之际是尽快联合赵国。早日退秦。”

    一名老臣颤颤巍巍的开口说道。

    韩王安闭上眼睛,深深吸口气。脑海里此刻满是悔恨。

    当初就不改贪心,听那些废物的话。

    如今别说南阳了,就是新郑都难保。

    更让他生气的是,那日口口声声说能夺回南阳的废物,如今连一日都挡不住。

    “再谴使臣去赵国,无比要赵国尽快出兵。”

    睁开眼睛,韩王安看向文武百官,随后满是怒火的咆哮:“告诉赵王,若是han国没了,他赵国迟早也会被秦灭国。”

    “诺!”

    .....

    另一边,远在邯郸的赵王似乎也知道han国在秦军的攻打下,支撑不了几日。

    此刻在邯郸的皇宫内。赵王与文武百官就在商议着,要不要出兵帮助han国。

    “王上,微臣提议出兵,若是han国被秦国夺去,我赵国必将被秦国左右围攻。”

    不少武将都纷纷谏言。

    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他们还是知道的。若是han国真的被秦国灭了。那日后秦国再攻打赵国,他们就不好应对了。

    “启禀我王,微臣觉得不应出兵,一是我赵国与秦国刚结束战事,虽然大胜,却也需要休养生息。其二是安阳、阏与、轑阳、河间、等邑、雁门郡、云中郡、代郡都在闹饥荒。”

    “臣等附议!”

    ....

    说话的大多是文臣。他们都是不支持出兵。

    安阳、阏与、轑阳、河间、等邑、漳水流域在几年前被秦国夺去,如今好不容易夺了回来。在他们看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休养生息。不应再起战火。

    “大人,若是秦国灭了han国,再来攻打我赵国?应是如何?”

    一名为首的武官怒视为首的文官。

    而文官也同样毫不示弱。

    “如今国内闹灾荒,将军可有多出的粮食出兵?就算有,若是出兵被困在了han国。那秦国再来抢我赵国城池,又该如何?”

    为首的文官怼了回去。

    随后两拨人纷纷怒视而对。

    赵王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叹口气。他知道两边的人说得都没有错。

    众位将军想出兵他理解,但郭开说的话更是他的心声。

    最终,赵王把目光放在一名三十多岁左右的男子身上。

    “好了,武安君,你认为如何?”

    此人便是李牧,半年前在赵国危及时,是他带领士兵反败为胜,更是硬生生从秦国手中夺回全部失地。

    之后,他便被封为了武安君。

    李牧看到赵王询问他的意见,低头沉思片刻。开口说道。“臣认为,应出兵,不过我赵军不参与作战,只负责突袭秦国粮道即可。”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

    文武百官听到李牧的话,纷纷点头称赞不亏是军神武安君。

    这条妙计简直神了。

    只要他们派兵突袭了秦国粮道。秦军势必会被拖延进攻的步伐。到时候只要han国坚持住几日,秦军势必不战自溃。

    要么分兵回来保护粮道,要么退兵。

    无论那一条,都大大削弱了秦国大军。自然解决了新郑之危。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也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

    等秦国退兵,han国势必与他赵国联合抗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