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369章:工业集团模式,为国为民在东北(求全订自订)
    第0369章:新三线建设,东北阵痛(求全订自订)

    “好,很好。”

    老人深深的看了一眼禹城,说道:“这场国际汽车博览会一定要办好。”

    在旁边已经快要急的跳脚地两省总督,如果不是老人还在这里,他们肯定会立刻拉着禹城商量博览会举办城市的确切地点。

    不光是他,刚刚听了一耳朵禹城所描述的博览会场景的唐光耀此刻也完全按奈不住了。

    他妈的,谁还管什么自家地盘上有没有大型汽车品牌啊!

    禹城是我们黑省人吧!

    这次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露脸的机会,一定要给我们冰城,给我们黑省。

    不,是举办国际汽车博览会的地点一定要在冰城。

    他唐光耀抢定了。

    只不过他还没“四九三”说话,老人就已经终止了这个话题。

    “对于东北未来的发展道路,不仅仅只是将东北打造成汽车之都,举办一个汽车博览会那么简单吧?”

    “呵呵。”禹城谦逊一笑,说道:“汽车工业不过是东北重工业产区当中的一环而已,想要彻底激活东北经济,实现东北的经济复兴,就需要打好东北工业这块王牌。”

    “怎么说?”老人越发的感兴趣了,脸色也变得凝重了不少。

    国家当然没有主动抛弃东北重工业的想法,只不过以前的工业发展方式,并不适合现在的经济发展规律。

    他们难道不想要复兴东北工业,重振东北经济吗?

    当然想的。

    只不过,如今的东北重工业明显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技术上和国际顶尖技术没法比,生产上效率低下,机器设备全是五十年代毛国支援时留下的过时设备。

    甚至就连在管理上,全东北的工厂企业都松散异常。

    贪污旷工,吃大锅饭现象难以遏制。

    毕竟这是一个维持了四五十年的常态,如今想要改变,实在是积重难返。

    现在全国都在搞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工厂都在搞股份制,引进外国的企业管理。

    但是放在东北上,除了禹城目前的远达重工以及奇瑞汽车集团因为禹城的入股整合,有了一些成效之外,其他大厂甚至就连方向都没做找到。

    所以说,复兴东北老工业区,又岂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在东北建立经济特区是一步好棋。”禹城斩钉截铁的率先抛出自己的观点。

    “领导,东北工业的底子在这里,但是由于东北地处边境,当时的局势边境发展重工业有很大的风险。所以,上面开始在西南、西北等地发展工业。”

    “过去的这些年,东北和西南工业堪称双雄。”

    “而如今西南工业因为靠近东南沿海的经济特区,享受到了部分福利,而东北经济发展缓慢,难以振兴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无法享受到经济特区的政策扶持,导致设备技术上的无法革新。”

    “现在咱们国家有计划在东北建立新的经济特区,这毫无疑问为可以助推东北工业,促进东北的发展部。”

    禹城说完这句话,看了眼老人的神色,发现并无异常,反而十分认真的倾听着禹城的话。

    而东北三个省份的总督则是眼眶泛泪,他们在东北执政多年,对于这个情况知道的是太深了。

    但是有些话他们没法说,而如今禹城的这番话可算是把他们心底里的话全给说出来了。

    禹城自己说完,也是心里一叹。

    全国改革,全国都在大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但是东北呢,要资金没资金要政策没政策,工厂里的机器不仅大部分是50年代毛国支援的,有的厂里还有20年代岛国的老机器,这可以说是够魔幻了。

    原时空当中,还有更惨的。

    东北仿佛成了一块被人忘了的角落,一群50年代的壮劳力都变成包袱啦,怎么甩包袱?

    下岗潮!

    阵痛,阵痛,阵痛。

    到了二十一世纪,东北给人的角落不再是什么“国家长子”,

    而是东北二人转.. .......

    大碴子味普通话。

    散落在东北的没素质懒人以及逃离东北的人。

    收回情绪,这些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当时两国交恶,东北又是边境接壤区,要是动起手来,国家整个重工业地区沦陷,可就出大事了。

    枪炮都造不了,那仗还怎么打?

    所以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进行工业转移,开启三线建设。

    这是国家战略决定的。

    所以,禹城心里其实没什么怨言。

    只不过,如今回到了九十年代。

    身为一个东北人,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眼下也有这个机会,那么他就必定要抓住。

    老人听了禹城的一番话,沉默良久。

    身为主管全国经济的长官,他当然知道东北的情况了,只不过有些时候都有个轻重缓急。

    目前全国的发展重心都在东南沿海,哪里还有什么余力在东北这片老工业区做出投资。

    如今,因为老将军以及东北最近的变局,再加上禹城这个人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所以,他们大胆的决定在东北建立新的经济特区。

    而通过和禹城的这番接触,他更5.7加相信,眼前这个人或许真的有这个能力,完成这个不可能的改变。

    “东北经济特区成立了,政策上是会灵活一点,只不过这个灵活性也是有尺度的。”老人沉吟了会,筹措了一番说辞道:“要是你,你会怎么从这有限的尺度下,改变如今东北这般暮气沉沉的局面?”

    禹城听了并不意外,直言道:“集中力量干大事。”

    “工业集团模式作战。”

    (昨晚上头痛的很,没更新抱歉了,今天补更。

    关于三线建设,大家可以查下资料,在七八十年代,东北付出了很多,而三线建设到了如今却因为各种原因渐渐荒废了,算是一种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