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352章:夏国钢铁业之殇,铁矿石定价权争夺(求全订、自订)
    第0352章:夏国钢铁业之殇,铁矿石定价权争夺(求全订、自订)

    从近代开始,国内的钢铁产量占比在世界上所占的比率都非常少,这种情况,直到新国家成立,才逐渐得到了扭转。

    但是发展速度也并不快。

    直到78年,全年钢铁产量也不过只有3178万吨。

    而这仅仅是当时的岛国和米国的钢铁产量的三分之一还不到。

    78年之后,随着改放的开展,国内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钢铁产量也得到了迅猛的提高。

    只用了短短的十年时间,我国钢铁产量从78年开始的三千万吨出头,成长到去年也就是万吨。

    而对比于建国初期也就是50年的钢铁产量61万吨这个数字。

    6635万吨简直就是近百倍的跨越式进步。

    放眼全球这都是一个奇迹。

    而在前世,禹城还清楚,国内的钢铁产量到了96年,更是直接突破一亿吨大关,成为世界上前几的钢铁产量大国。

    但是.......

    这种跨越式的进步,所带来的的阵痛却是越来越明显。

    首先就是铁矿石的供给问题。

    随着钢铁480产量的迅速提升,国内的铁矿石供给已经完全不足,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石。

    而铁矿石资源大国,诸如拔西、奥州趁着这个机会大赚特赚。

    甚至于运输铁矿石的海运公司也跟着一再提价。

    国家在进口铁矿石这个项目上的花费,每年就能达到百亿美元之多。

    最为关键的还不是在这里,而是定价权掌控在别人手上,国家只能被动的接受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的宰割。

    不过,这种局面,在未来也被国家巧妙地化解。

    身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买方和卖方市场的身份也会随之转化。

    实际上,国内钢铁业在改放之后一直在悄然发展壮大,并在进入2008年之后达到了一个**。

    在后世,08年国内的钢铁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全球铁矿石的需求增长主要集中在国内,夏国进口需求的变化对于全球铁矿石的家价格影响很大。

    毕竟国内的粗钢产量占据了全球钢产量的半壁江山;生铁产量更是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这是国内争取到定价权的关键因素。

    当时的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是谁?

    分别是拔西的淡水河谷公司、澳国的必合必拓以及利拓集团。

    如今还是91年,拔西淡水河谷不见踪影,虽然说拔西的铁矿石公司如同雨后春笋,遍布拔西境内,但是没有一家可以统辖所有,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而奥国的必合必拓,现在还是各自独立状态。

    利拓集团飞速发展期是62年至97年这三十五年之间。

    尤其是步入到九十年代之后,利拓集团并购了业内多家有实力的矿业集团。

    尤其是在两千年之际,并购了奥州的北方矿业集团,从此一举成为世界三大矿业巨头之一。

    所以说,现在全球铁矿石的矿权还未成定局。

    所谓的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如今也只是多方争霸阶段,还没到御三家时代。

    而这就是禹城的机会。

    国内每年生产那么多钢材,所需要的铁矿石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不论是他自用还是卖给国家,所赚取的利润都不少。

    最为重要的是,他手上掌握了铁矿石资源,能够避免在铁矿石领域国家在未来吃大亏的局面。

    什么三大巨头联手宰治铁矿石市场,什么铁矿石价格热潮,统统都不会出现国内话语权缺失的场景。

    而除了铁矿石之外,还有(chfh)一个重要的原因让禹城下定决心插足钢铁行业。

    那就是国内的钢铁产量虽然在08年之后,就已经来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但是,这个数字中占比份额最多的其实是粗钢。

    但是高端钢材的产量却是少的可怜。

    而高端装备用钢铁材料又是钢铁材料中的高技术含量产品,是航空航天、能源交通、海洋工程、汽车轻量化、环保等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先进武器所需的关键基础材料,对推动钢铁行业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每年国内都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高端钢材,这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更嘲讽的是,国外一些高端钢材制造商先是从国内进口粗钢,然后他们自己进一步加工炼制,再以几倍的价格返销给国内。

    可以说,高端钢材简直就是国内钢铁行业的痛点。

    当然,造成这反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时半会儿,禹城不是专业人士也说不清。

    只不过,他从后世而来,多活了几十年,深刻意识到国家、企业在这方面吃了多少亏,上了多少当。

    所以重活一世,他早早就想着在钢铁行业中插上一脚了。

    即便改变不了现今的大环境,但是至少能够给国家,以及国内钢铁企业带来一些好的变化。

    能做到这一点,也就足够了。

    只不过,如今国内钢铁行业还是属于国企垄断经营,私人钢铁企业不是说完全没有,只是有也都是小打小闹。

    一方面没有采矿权,另一方面炼制技术比国企还要差。

    也就是自产自销,当一些建筑材料罢了。

    所以,之前禹城也都只是在等。

    等国内钢铁行业开放这一天到来。

    但是......

    先不说这个等待的时间有多长,就是现如今,计划也赶不上变化。

    仅仅是一年的时间,他现在手上握有的资本已经足够支撑起他对于钢铁行业的投入。

    这是他没有料到的。

    而禹东现如今也正好有闲。

    进入钢铁行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准备工作必须得做好。

    要是干巴巴的等到国内钢铁行业开放那一天,先不说国际上铁矿石三巨头已经成型,国内国外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所以,现如今,早做准备早好。

    而且,现在就有一个插足钢铁行业现成的机会摆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