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325章:芯片、专利、标准,国家机器(求全订。、自订)
    第0325章:芯片、专利、标准,国家机器(求全订。、自订)

    待张柏清扶着老爷子去休息了,禹城一个人走到了一张案桌前。

    没有人前来打扰,他的身前放着一份信纸。

    此刻,他的脑海中正进行着疯狂的演算。

    他非常清楚,在这个时代,在电子信息产业这个领域,或者说在电子工业领域,可以简单的将它划分为投资类产品、消费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

    而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当中还可以划分为民用和军用两个大类,在我国,这两个大类一般都是相互重合的多。

    像什么电子计算机、电视、收音机,视听设备、穿戴设备,都是基本的民用设备,更深层次的还有雷达设备、通信通航设备等等军用器材都是电子工业当中的基础产品。

    而这些都需要用到芯片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而且电子工业这个领域在经济上甚至在军事上起到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在未来会越加的重要。

    但是有一点,禹城非常清楚,在整个九十年代,甚至是从改革之日起到08年之前,国内只是要求发展经济,只要看到经济发展速度在进步就可以。

    一切都在为发展经济让步。

    以至于,大量的科研工作尤其是费时费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科研很难有发展的土壤。

    联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要知道联向可是由夏国科学院投资成立的。

    可以说463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市场有市场。

    无论是从产品研发能力还是科技创新能力,当时的联向在如今这个时代,只有四通以及方正这两家公司可以比肩。

    四通公司背景是什么?

    它是国内是第一家中外合资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办公自动化和微电子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由夏国科学院一批科技人员与四季青乡联合创办的。

    方正是京都大学进行创办的一家在电子领域的全资控股公司,拥有京都大学的资源和人力物力支撑。

    而联向则是在1984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高级工程师刘川志创办。

    目标是从事计算机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服务。

    夏国科学院是联向的全资股东,刘川志只不过是推出来的管理者而已。

    而联向成立也不是某个人一手创办,而是将科学院的一个实体-计算机所直接分离了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投入了130多名有经验的科技人员,带着上亿元价值的知识产权,以及带着工资、场地、设备、以及计算所的商誉和贷款担保能力所发展起来的。

    按道理这样一家有着人才聚集,强大科研创造能力的公司,在未来必定会成为国内的中流砥柱。

    但是联向在面临技工贸和贸工技的选择上,他们选择了眼前能看到的盈利,选择了生存。

    选择了贸易优先。

    一家拥有国内顶尖创造力的公司,在后期逐渐降低科技创新投入,成为了一家货真价实的电脑组装公司。

    而且在刘川志连通资本的运作下,科学院在联向地股份逐步下降,结果就是高管得到了很大股权,而投入知识产权的所有科学技术人员没有股权,刘川志个人的股份甚至一度达到了15.9%。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可以说和联向同时代发展,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方向的华威。

    禹城想到这,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既然这个时代联向的股权全权在科学院手中,而刘川志只是个职业经理人,是科学院挑选出来的运作者。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刘川志下手之前,自己来拿到联向的控股权。

    联向在后世名声再怎么差,但是它手上拥有的资源和技术还是实打实的。

    这个时候将联向收入囊中,加入到自己的电子帝国的版图当中,所能起到的效果,绝对是1一加一大于二的存在。

    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获得科学院的认可,将刘川志踢出局,又或者直接拿捏住刘川志这个人。

    他要引资本入局,从而逐渐掌控联向。

    如今在国内,又有哪一家会比他的资本还要大。

    想到这两个选择,禹城在信纸上勾画了两下,写下了联向两个字。

    现在不急着选择,可以当做一个预定目标。

    如今联向正借着联向汉卡狂赚夏元币,而且处在一个由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向拥有自己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转变关口。

    时间还充裕!

    而除了缺少科研创新的土壤之外,国内目前的电子工业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

    专利!

    没有专利意识,甚至是没有版权意识。

    这一点在夏国加入wto之前,尤其明显。

    而因为这个,国内(chfh)大量的电子厂商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像小霸王、小天才这样的盗版红白机产品,在国内壬天堂没有办法对小霸王提起起诉。

    但是小霸王一旦出海,百分百会面对世上最强法律天团壬天堂的状告。

    而且一旦夏国加入wto,小霸王还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更改小霸王游戏机的内部元件,避免碰到壬天堂的专利陷阱当中。

    不然一笔天价索赔是逃不了的。

    禹城对于小霸王的期望,当然远不止是做红白机的盗版,他要做的是夏国版的壬天堂。

    而小霸王如果说还只能看成是这个时代的缩影的话,那么在原时空发生的一件“惨案”,就绝对无疑是最为明显的例子。

    92年徽州现代集团总经理蒋万猛参加了米国举办的一场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在展会上他看中了一项技术。

    他立刻意识到用MPEG技术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制成音像视听产品VCD。广播电视业甚至可以由此结束磁带录像机一统天下的历史,而开创光盘记录的全新时代。

    这将会是一场彻底对音像市场进行洗牌的革命。

    所以,他立刻和这个技术的所有者谈判,拿下了授权,研发出了vcd。

    但是对于vcd的相关专利,以及视频压缩盘片的相关标准全部都没有进行注册登记。

    以至于,在国内各家电子厂商将他的产品吃透之后,纷纷推出自己的vcd品牌,他所创下的万燕彻底陨落。

    而在国外,视频压缩盘片VCD标准则由嗦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生产厂商联合制定,成为世界数字光盘统一标准。

    这个标准看上去只是一个统一的制度,但是但凡是生产光盘,从事vcd生产的厂家都要为这个标准,提供专利使用费。

    剿杀了万燕vcd的国内各大厂商,在夏国加入wto之后,全部被要求交出一笔天价专利使用费。

    今后所有生产的vcd、dvd机器厂商,但凡卖出去一台,都需要将营收的一半交给这个标准的制定者。

    也就是说嗦尼这些厂商,什么都没做,就能拿到全世界,尤其是夏国电子厂商的一半利润。

    以至于,国内为了绕开这个标准,研究出了全新的超级vcd标准,但是那个时候早就晚了。

    这是一场血的代价!

    想到此,禹城再次在信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专利、标准!”

    健全的专利制度,行之有效的专利标准。

    电子产品集大成作品,电子计算机的布局研究。

    电子工业的底层核心,芯片。

    直达天听,改变原时空中夏国在电子工业领域吃的暗亏。

    这三点,就必须逐一做到。

    公司、投入、精英人才招聘,甚至是科研土壤,这些禹城都能够提供。

    但是相应的制度、标准、以及一个工业的底层建设。

    这些却需要上面,需要整个国家机器来进行推动。

    想着这些,禹城手中的笔飞速动了起来。

    一行行文字,逐一在红白相间的信纸上逐一显现。

    (昨晚上看完RNG比赛,写了一千多字,到了三点半突然有点心抽抽的感觉,一下子慌了,网文作者熬夜猝死的新闻见过不少,真不希望发现在自己身上,就关掉电脑去睡觉了,真的有点慌,所以今天两章会早点写完,见谅,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