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237章:股市疯狂,鹰资要跑路了(求全订、自订)
    第0237章:鹰资要跑路了

    十月底,港交所!

    如今这个时代,港岛仍然是亚洲甚至是全球的金融中心。

    来来往往进行着股票交易的人穿行如梭。

    象征着港岛最为繁荣的三十三支股票,以恒升指数的形式挂在了中央大厅的面板之上。

    长和、港岛华人媒气、夏电控股、九龙仓集团、汇丰控股、太古洋行、恒升银行、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和记黄埔、电能实业、国太航空......

    一家家的名字悬置在最高位,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三十三家企业,高的有千亿市值,低的也有百亿市值。

    都是名副其实的蓝筹股。

    一般而言这些蓝筹股,没有遭遇到重大事件或者重大经济危机,他们的指数是不会有太大波动的。

    前阵子,因为大“三八七”屿山开发的事情,一系列地产公司有了小幅度下降,但是如今也稳定了下来。

    推出恒升指数的原因,也就是为了更直观的看到该市场的广泛代表性。

    而如今很显然,随着鹰资的撤出,以及太古洋行的注册地迁移登上新闻。

    鹰资企业,各自都有着小范围的下降。

    其中以太古洋行、惠丰控股以及国太航空作为最典型的代表。

    但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

    太古洋行还没有下降多少,国太航空的指数以及它的股价与昨天相比,下跌了好几个百分点。

    一开盘,股票交易大厅哗然。

    “卧槽,这是怎么回事?蓝筹股都能跌?”

    “不光光是国太航空,你们发现了没有所有鹰资企业都有所下降,难道说鹰资又要跑路了?”

    “这不是废话吗?早就开始跑路了,新闻不看的吗?”

    “不行我得趁着机会将手里的股份卖掉,这要是被套牢了,就亏大了。”

    “笨蛋,抄底的好机会,还卖?忘记了李家城鲍玉港是怎么发家的吗?”

    股市内熙熙攘攘,有人大量卖出,也有人大量买入。

    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混乱,没错就是混乱。

    今天的港交所,完全可以用混乱来形容。

    不光是鹰资企业,连带着华资企业,也开始剧烈波动了起来。

    此刻,在一间办公室内,一名十分老成的男子,眼睛一动不动的紧紧盯着电脑屏幕,瞳孔中充满了震惊。

    他是荣自建,荣家第三代子孙,十二年前前他来到了港岛,投奔堂哥开始经商,作为荣家的子孙,四年前在内地的支持下,成立了夏信泰富,在港岛发起了一连串的收购。

    收购了一大批鹰资股份,算是承接了第二次鹰资出逃的资产。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国太航空的股票。

    87年花费28亿收购了国太航空12.3%的股份,去年再次增持股份至38.2%。

    成为仅次于太古洋行的第二大股东。

    在这短短的几年之间,夏信泰富声名鹊起,而他荣自建也成为了港岛炙手可热的金融巨子。

    但是,这一切他都知道,不过是虚假的泡影罢了。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内地给予他的,太古洋行之所以愿意出售国太航空的股份,也不过是借他向内地示好,想要在回归之后,仍然把持国太航空。

    这些他都看的出来,但是那又能怎样?

    上面的命令是,一切维稳。

    这个稳,不光是港岛华资的稳,甚至还包括了鹰资的稳。

    而且他纵然在港岛接连有所动作,但是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他手中还是只有股份,没有任何一份实业当做夏信泰富的主业。

    荣自建是有野心的,作为荣家人,他也野心不在于替上面跑腿,当个白手套。

    他想做大事。

    于是,他将目光对准了大昌行。

    可谁知道,大昌行被人先行一步。

    那个禹城太变态了,直接闪电战,结束一切。

    论钱他比不过人家禹城,论在港岛的人脉他还是比不过禹城。

    霍家、鲍家的那两个老家伙对他是举止有礼,但是对禹城,那简直就是贴上去了啊!

    都是内地人。

    可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明明,他先来的港岛啊!

    明明,是我代表着内地啊!

    他不明白原因。

    他就算心中知道自己比不上禹城,但是绝不愿意承认。

    他知道,自己只有表现的出彩,才能让内地让霍家鲍家在他身上下更大的投资。

    所以,他这些天一直待在港交所的办公室内,为的就是紧盯股价波动,准备插手。

    他可是察觉到了最近鹰资可是有点不太正常.. .......

    而现在恒升指数的波动,无疑证明了他的猜测。

    “虽然有协议不能收购国太航空,那我收购你太古洋行总行了吧!”

    对于太古洋行,他可是也垂涎的很。

    鲍玉港为什么成了第一任港岛华人首富,不就是因为当年的收购九龙仓一战,成功让他实现了从海洋到陆地的转移吗?

    如今李家城为什么是港岛的首富,不也是当年他吞下了怡和资产,吃掉了和记,组建起了和记黄埔吗?

    所以,如今第三次鹰资撤退风潮到来。

    他也想做一做这个抄底人。

    但是和他有着相同想法的又何止他一个。

    人人都想做李家城,人人都垂涎鹰资啊!

    现在别说太古洋行了,整个大盘都在剧烈波动,疯狂卖出。

    而相比于港交所的混乱,外界报社突然也疯了。

    不少主编都看着手上的文章,“咕噜咕噜”的吞了口口水,眼中尽是不敢相信。

    文章的题目是什么?

    十个大字。

    “股市震荡,鹰资要跑路了!”

    惊讶不过几秒,报社主编们立刻强压下眼中的震惊,立刻看起了这份投稿。

    越看眼中就越发的震惊,瞳孔愈加紧缩了起来。

    明报!

    作为港岛内公信力最高的报纸,他们的报纸销量一向不错,每天都至少有二十万粉的销量。

    所以对于手上的这份投稿,更为清楚它的价值。

    长5.7长吸了口气,明报的主编冷静向手下人吩咐道:“去港交所打听一下,是不是鹰资企业的股价都在下跌。”

    他要确认这份文章的真实度,里面预测鹰资只要逃跑,对于这个反应最为敏感的不是其他地方,就是股市。

    很快,手下人就回来汇报了。

    “乱了,全乱了,现在港交所,不光鹰资企业股价在下跌,华资股价也在下跌,而且买进卖出的人很疯狂,许多人都想着抄底。”

    明报主编霍然站起,双眼瞪得老大。

    “应验了,一切都应验了。”

    马上,他就反应了过来,将手上的文章交到手下编辑道:“快,马上将这份文章印刷到今天的晚报上,头版头条。”

    (这两章配合236章一起看更佳,一直被锁,弄得我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