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227章:国家震动,能源储备计划展开(求全订、自订)
    第0227章:国家震动,能源储备计划展开(求全订、自订)

    禹城的名字其实早就放在了最上面那位的案桌上了。

    远东皇帝,东北王。

    全国优秀模范,公私合营的先驱者。

    第一个提出护林育林,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商人。

    目前国内占据着80%木材市场的主导者。

    最近的港岛事件,和四大家族论战,大屿山炼油厂计划,开发大屿山计划。

    收购大昌行、远东石油化工集团的建立。

    这一桩桩一件件,尤其是涉及到东北和港岛,这两个国内敏感地区。

    禹城虽然没有和上面领导接触,但是他的名字怎么可能没有被忽略,不被那位看到呢!

    所以霍东华一向上面报告,禹城的中东动向,说到了石油管道以及天然气管道这件事的时候,上面立刻做出了反应。

    特派专员,而且是最高级别的那种,直接来到了港岛来见禹城。

    见面地点也没有安排在别处,就在霍家大宅。

    而禹城也早已到了霍家大宅早早的等着。

    早上十点左右,七名不同气质的中老青组合开着一辆小车就来了。

    霍东华做了一番介绍。

    为首的一人叫做齐洪成,就是这次的专员。

    而陪同他过来的除了秘书保镖之外,还有几名驻港岛的兴华社的领导一同陪同前来。

    这些新闻系的领导在港岛是做思想宣传和新闻工作的,为的就是和港岛百姓和内地增强联系。

    所以对于禹城的资料,以及在港岛的经历行动,那是了如指掌。

    并且十分敬佩。

    他们非常明白,正是因为禹城的出现一举打破了港岛牢不可破的阶级固化,打破了港岛百姓对于内地的偏见。

    禹城这个内地人在港岛如此搅风搅雨,如此有能力,可以力压四大家族。

    让港岛百姓对于内地不再是以一种看穷亲戚的态度看内地。

    恰恰相反,他们好奇起了内地,最近到底发展的怎么样,怎么孕育出了禹城这条过江猛龙。

    可以说禹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港人对于内地的态度。

    而且他们非常明白,等到97年,国家接收港岛这片土地,可能会因为禹城的存在,变得很轻松。

    至于担心港岛经济崩溃?

    有了大屿山炼油厂,有远东石油在,再加上港岛的金融中心地位和货运窗口。

    这种担心,已经没有必要了。

    而对于四大家族,国家也减轻了拉拢和让利。

    因为禹城之前和四大家族的论战,让他们这些新闻工作者,让国家彻底看清了这些港岛财团家族的真实面孔。

    “禹先生,久仰大名啊!”

    兴华社社长林友光握住了禹城的双手,激动而颤抖道。

    “客气了,是我久仰您的大名〃「。”禹城笑道。

    这位林友光社长,可是临危受命,在他的前任叛逃之后接过了大旗,并且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岗位上两岸而努力。

    而且禹城还知道,在原时空,正是因为这位社长的倡议。

    几年之后国内发生的两次大洪水,他都组织港岛积极的捐款捐物,让两地心连心,也让世界见证了国人的团结。

    林友光以为禹城只是客气话,只是点头笑了笑,没有当真。

    而在林友光身后,那名专员齐洪成,也上前几步,和禹城握了握手说道:“禹先生,我就直入主题了,中东那边发生的事情,国家也一直都在关注。那边一片战乱,现在你说要在中东和夏国之间,铺设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是什么意思?”

    如今夏国石油可都能出口创汇的,在一些人看来,从中东铺设管道,买石油,费钱费力,根本就没有必要。

    如果不是因为递这话的人是霍东华,说这话的人是禹城。

    如今中东局势上面又密切关注。

    上面根本就不会派齐洪成过来。

    “齐同志是东北人?”听着这大碴子味,禹城愣了愣。

    齐洪成笑了笑:“我东北盛京人。”

    “那还是半个老乡了。”禹城笑道:“齐同志您的问题,我等下回答,您还有林社长,我们先到里面谈如何?”

    霍东华也笑道:“老齐,什么事情都不急在一时嘛,进去先坐坐,我让人上茶。”

    “哈哈,是我急了。”齐洪成五十多岁,头上已经见了斑白,爽朗的笑笑就走了进去。

    一行人跟在身后也走了进去。

    待所有人都坐下了之后,禹城从门沙克的手上接过了一份文件,递到了齐洪成手上。

    “您先看看这个。”

    齐洪成疑惑,但还是将文件接了过来。

    翻开文件的瞬间,眼睛立刻睁大了几分,瞳孔猛地一缩。

    “论国家能源战略储备?”

    其他人听到这句话,也都是齐齐一愣。

    国家能源战略储备?

    禹城提交的竟然是这么庞大的论题。

    一瞬间,几个头就凑了过来,想看看这份文件上到底写了什么。

    禹城看见这一幕,不动声色。

    喝着手中的热茶,神情镇定。

    这份文章,是他昨晚写的。

    在得知第二天就要和中央派来的专员见面之后,他就立刻动手了

    其实这也算是他在中东的所见所闻,是以一个未来二三十年的经历,以一个国家的角度写的这篇文章。

    对于这篇文章,他也早已有了腹稿。

    “战略能源储备,什么叫战略能源储备?”

    “是指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

    林友光凑过来时,不自觉的按照以往自己看报纸时的习惯念了出来。

    但念出来的瞬间,他立马意识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

    霍然抬起头,眼中爆出了一抹精光,看向淡然喝茶的禹城。

    而齐洪成却是没有受到干扰,如饥似渴的继续看了下去。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当时,由于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搞石油禁运,发达国家联手成立了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当时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的石油,主要是原油。”

    “而经历了这次石油禁运,为了防止石油禁运导致国家经济的混乱倒退,米国通过了能源政策和节约法案,成立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其建立的主旨就是稳定石油供应,防范他国将石油当做挑战能源市场的武器。”

    “显而易见,战略能源储备可以给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能源消费方式争取时间。

    “并且可以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使人为的供应冲击不至于发生或频繁发生。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交替实行减产保价和增产抑价的政策时,战略储备能够使进口国的经济和政治稳定,不会受到人为石油供应冲击的影响。”

    “¨「目前中东局势正是由于,米国放开了其石油战略储备库,起到了抑制国际油价,带动欧佩克组织一同行动,其目的就是为解决易拉克争取宝贵时间。”

    这篇文章不断引经据典,拿出过往资料,还结合当下实事。

    又列举除了世界几大国家对于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的异同。

    “嘶!”

    齐洪成一口气读完,倒吸一口冷气,看向禹城,拿文章的手都在颤抖:“这.......这是你写的?”

    当下国内根本没有能源危机的意识,作为一个石油出口国,自然也没有人对于战略石油储备这种东西进行过研究。

    但是禹城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份针对能源,针对石油的一份全面性的研究报告和建议。

    齐洪成是盛京人,是大青油田的前任领导。

    因为大青油田的功绩,他升了上去,如今在上面负责能源相关的事情。

    这也是上面为什么会派他过来的原因。

    所以,看到禹城的这篇文章,没有人比他要清除这份文章的价值。

    “是我写的。”禹城直接肯定道:“齐同志,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什么资源看似都十分充足,而且如今还是石油出口国,看起来什么都不需要担心。”

    “但是......”

    禹城眼神变(好赵的)得无比犀利。

    “我们这个国家是一个拥有着十二亿人口,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经济正在以每年8%的速度在增长的国家。”

    “当下的能源、资源,是铁定不能满足我们百姓日益增长的需要,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的。”

    “所以,在中东和夏国之间铺设一条石油管道,一条天然气管道,其重要性几乎决定着我们国家往后的发展速度,可以让我们国家在能源上,少被人算计,少吃亏。”

    “而这两条管道,正是战略能源储备的关键。”

    “所以,您对这两条管道怎么看?”

    “您对这篇文章怎么看?”

    震惊。

    所有人都瞪大着眼睛,震惊的看着禹城。

    齐洪成再次将视线看向了手中的这篇文章,而后突然间抬起头看向禹城。

    感叹道:“发人深省,发人深省啊!”

    “这是一篇雄文,这是国策啊!”

    “禹城,你,很好!”

    知道齐洪成根底的林友光一行人,以及霍东华听见他的这番评价尘。

    瞪大的眼睛瞳孔猛地一缩,不敢相信的看向他。

    这个评价......

    太过骇人了吧!

    (今天先两章,六千字。明天我争取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