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6章 我们都是凡人
    <div id="cener_ip"><b></b>    一晚上订票平台的数据组都在震惊中度过。

    订票平台和院线的影院售票系统是互通的。

    每一场电影有多少上座人数他们都一清二楚。

    甚至能具体到每一个座位!

    正是因为这样,今晚值班的维护人员在看到电脑上显示出的实时数据时,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眼睛花了。

    这部名为《疯狂的石头》的首映电影,临时夜场的上座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七十!

    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很多大片的黄金时段上座率了!

    大多数院线只是临时加开了两场。

    但也有些院线安排了四五场。

    南方院线甚至给这部电影排出了全部夜场,整晚都有《石头》的播放场次,直到与白天电影放映时段对接!

    早上六点的场次上座率都有百分之三十五!

    通常来说,一部投资五千万左右的新电影,质量一般水平,首周上座率平均能有百分之三十五已经算高的了。

    而这个成绩只是《石头》首映当天最边缘场次的数据!

    “这数据变态啊!”

    “要不是一直盯着售票信息,我都以为是做的假票房呢!”

    “这成绩做假票房的都不敢这么刷!”

    “咱们后台统计的电影票销售金额都已经超过五千万了!”

    “我记得这电影宣传的时候说投资才只有四百万是吧?”

    “我的个乖乖!”

    “首映第一天才刚刚开始就赚了十二三倍了,抢钱都没他快啊!”

    “按照现在这个趋势,到下映估计能有十五亿!”

    “十五亿说少了!我估计怎么滴也得有二十亿!”

    “别太乐观!说不定是前期宣传比较给力呢?能不能一直赚下去,那得口碑不崩才行!”

    “这电影豆角网的评分多少了?”

    “看看呗。”

    众人连忙打开豆角的网站,一眼便在首页位置看到了《疯狂的石头》推荐专栏。

    点开专栏,橙黄色的“96分”闪的人眼晕!

    随着观影人数的提升,分数稍稍有些滑落是必然现象。

    但是九点六分,这依然是一个让百分之九十九华夏电影望尘莫及的高分!

    “华夏电影九分以上的才有几部啊!这是逆了个大天了!”

    “看了下电影评论区,确实是炸了,全是好评!”

    “破九的评价,不仅仅是口碑好,评论数量也猛得一塌糊涂!”

    “估计今天院线又要调整排片了!”

    “……”

    同样的一幕,也在各大院线的排片部门出现了!

    南方院线的排片经理第一时间被惊动。

    事实上,看到《疯狂的石头》一晚上就达到如此逆天的数据,这位经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电影好变态!”

    在这部电影的数据面前,就连旁边员工的附和声,都充满了惊叹之意

    “《疯狂的石头》是真的疯了啊!!!”

    “这种三无电影也能这么猛?按照这个趋势,我怀疑这部电影要破掉很多记录!”

    “热度肯定要发酵,等过几天数据爆发起来,估计其他院线都要调整排片了吧?”

    “都这情况了还等过几天?过几天黄花菜都凉了!”

    “今天晚上的黄金时段每个影院给我开两个……不!给我开三个厅!大影院开四个厅!能加多少场就加多少场!咱们得把第一波观影红利给吞干净!!!”

    ……

    各家院线以最快的速度调整了排片数量。

    在原计划的大片首映规格上硬生生又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几乎将当天能利用的场次都给用上了。

    而《疯狂的石头》也不负疯狂之名!

    从下午六点开始,每一场的上座率几乎都在百分之八十左右!

    在良好口碑的支持下,《疯狂的石头》首日票房达到了惊人的两亿七千四百万!!!

    以一部小成本电影,首日斩获近三亿的票房。

    这是华夏电影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奇迹!

    ……

    接下来几天,《石头》的总票房像坐了火箭一样,以完全不符合大多数人认知的方式蹿升着!

    五亿……

    七亿三千万……

    九亿七千万……

    十一亿……

    当时间来到第七天,也就是第一周即将结束时,《疯狂的石头》的总票房已经正式突破了十五亿大关!

    “不满七天。”

    “小成本电影。”

    “票房十五亿!”

    这几个关键词搭配在一起,足以让所有懂行的圈内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事实上。

    当这种怪物出现之后,其影响力早已不再是一部出众的小成本电影这么简单了。

    随着《疯狂的石头》引发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华夏的电影行业内,正不断有人对高爽投射来关注的目光。

    《双极》这样投资了三个亿的电影,蹉跎了半个月才刚刚混到五亿出头的票房,在《石头》的碾压下排片几乎消失殆尽,大概率是赔了。

    虽然这个成绩和影片本身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不是个例!

    近一两年像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的电影越来越多!

    众多参与电影投资的资本甚至已经开始产生动摇。

    但是,就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

    这些资本,在高爽的身上重新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华夏电影市场的潜力!

    一部小成本电影,能够在暑期档旺季之后,轻松斩获十五亿的票房!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不是观众不行,也不是电影市场不行!

    而是特么拍电影的人不行啊!

    这个叫高爽的导演,目前为止,拍摄上映的两部电影都是小成本影片。

    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回报率惊人!!!

    他的第一部电影《这个男人来自蓝星》,上映二十六天,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稳定斩获票房两亿!

    据说成本只有一万元!

    投资回报率高达两万倍!!!

    这个数据就特么惊悚!

    不过大多数电影人对这个回报率计算还是有些非议的。

    因为这部影片的拍摄是华夏戏剧学院提供的拍摄设备和胶片。

    再加上所有演员都是友情出演,才会得出这样一个堪称离谱的成本价。

    按照市场常规价格换算的话,回报率应该会略低一些。

    但是就算投资回报率腰斩,也足以轻松打破华夏电影投资回报率的峰值!

    不过这部电影过于奇葩,不但题材小众,而且模式也几乎完全无从复刻。

    虽然当时确实也引起了一些资本的关注,不过在全面解析后就放弃了!

    搞不了……

    照这个模式再来一次,十有是要扑的。

    高爽的第二部作品《疯狂的石头》就完全不一样了。

    开画一周时间票房就冲上了十五亿!

    而影片申报的投资数量只有区区四百万!!!

    目前专业的票房预估机构给出的总票房评估大概在二十五亿到三十亿之间!

    要说票房的话,暑期档的这些电影,票房基本都是几个亿打底的。

    牛逼的国外引进片经常有二三十亿票房的。

    国内大投资的电影一两年也总会有那么一部能冲上这个票房数值。

    但架不住《疯狂的石头》成本低啊。

    影视圈讲究一个投资回报率。

    假设你电影成本三个亿,票房要拿到六七个亿,制作方才能回本。

    《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就算按照最少的预估票房二十五亿来计算,投资回报率也高达六百二十五倍!

    影片的投资方喵星人,估计这一波获利将近七亿!

    这样的利润和回报率足以让任何资本为之疯狂!!!

    拍电影是为了什么?

    有这么多资本在背后推动当然不可能是为了艺术!

    任何一个行业,包括围绕所谓艺术而形成的圈子,里面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群都是为了钱。

    高爽本人恐怖的赚钱能力已经得到了初步的体现。

    面对这样的人型印钞机,让资本们如何不动心?!

    ……

    随着观影人数的上升,专业的影评人们也动了起来!

    而在豆角网上,当前热度最高的一篇长评却并不是出自专业的影评人,而是一位著名的杂志主编——萧柔。

    她写的这篇影评的标题叫做《巧妙的凡人幽默——一颗击穿华夏电影遮羞布的疯狂石头!》

    “一部小成本的电影成了今年电影圈里最大的一匹黑马。

    没有名导演!没有大咖演员助阵!没有大制作大场面!

    完全是一部小成本的娱乐片,就在这个不算火爆的时间,以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姿势,爆了!

    究其原因,我认为只有三个字!

    接!地!气!

    那些大制作的豪华场面又如何?

    气势恢宏,但与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

    故事讲不好,画面再唯美又能如何?

    那些特效、制景都只是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一切的虚假!

    华夏并不少优秀的编剧!

    但是华夏缺少优秀的,能接地气儿的编剧!

    这就是影视圈的现状,是事实。

    别再用艺术的曲高和寡来为票房的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当遮羞布了!

    也别再用观众的审美跟不上你艺术的步伐来作为开脱的理由了!

    《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的横空出世,已经用事实彻底的粉碎了你们这些所谓艺术家导演的谎言。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疯狂的石头》都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他接地气的同时也艺术!

    艺术的同时也能赚钱!

    谈它优秀,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讲!

    演员的表演、摄影、剪辑等都是电影优秀的佐证。

    但对于这部电影而言,我认为剧本的精巧和接地气儿,才是它成功的大前提。

    一部优秀的电影,它一定是在讲一个好故事。

    这部电影采用的多线叙述的方法,使得电影的后半部分迭起,让观众看后大呼过瘾。

    导演巧妙地将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连接、碰撞、巧合,仅仅通过一个时间轴线就产生了奇妙的反应。

    作为一般的观众,可能很难去理解这种叙事方法在电影中运用的难度!

    但是在我浅薄的认知中,《疯狂的石头》是华夏,甚至是蓝星!

    唯一一部成功将这种多线叙述,平行剪辑的方式在电影中运用的如此流畅的作品!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同样也向所有的电影同行们证明了!

    这是一种十分厉害的电影技术!!!

    而这个天才的导演,同时也是一个天才的编剧!

    他对华夏小市民的生活做过透彻的研究。

    黑色幽默加华夏特色,让《疯狂的石头》这样一步极具华夏式黑色幽默的电影诞生了。

    《疯狂的石头》有一个主线,那就是价值不菲的“宝石”的变化。

    是真是假,偷偷抢抢,剧中所有角色的各色故事,均是围绕着这块石头在推演翻转。

    电影中每一个派别都有自己的故事线!

    派别间还有交叉线,要想让这些人都产生联系,就必须让各个派别形成一个闭环的连接系统。

    所以,各派别间的人物就要因事件的发展而产生联系。

    于是,厂长儿子勾搭道哥老婆,厂长派和道哥派有了联系。

    道哥派和保安派是宾馆邻居,由此产生联系。

    包世宏撞了四眼的车,由此,保安派和奸商派产生联系。

    冯董想买下厂长的地,奸商派和厂长派产生联系。

    同时,冯董雇用国际大盗去偷石头,这就自然和同样想偷石头的道哥派及保护石头的保安派产生联系。

    这样一个人物关系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大的闭环!

    设计之精巧,构思之缜密!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故事中的人物再怎么切换,也都不会脱出了这个以石头为主线的大故事框架!

    一群说着方言,吃着泡面的老百姓,围绕着一块宝石展开一番热闹的你争我夺!

    虽然过程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但细细品味一下,这不就是人生吗?

    为了生存去争去抢,为了生活去努力维持!

    贪婪的本性谁都有,但人性的光辉却随时都在!

    以老百姓的视角去做的电影才最真实,最能引起共鸣!

    近几年接地气的片子依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少。

    我只希望电影人们能够放下最后那点无聊的清高与孤傲。

    真正回归到生活中来,重新看一看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引起观众共鸣!

    才会被老百姓们称赞!

    毕竟……

    我们都只是凡人而已!”

    这个分析不算全面。

    但内容确实剖析了《疯狂的石头》的部分特色,同时也给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带来了思考,所以这篇影评一出,便飞速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讨论。

    <div id="cener_ip"><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