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no.218 天下群雄(求票、求鲜花、求自订)
    第218章

    袁术平安返回汝南后,立即以袁家之名召集支持者。由于有圣旨在手,他公然以此为名招募大军,同时给各地的太守州牧送去信件邀请他们一同出兵。

    以袁家的号招力配合着圣旨的加持,马上就有人响应袁术。而这第一个响应的人正是之前的洛阳开溜乔冒,由于之前的事情给他留下一个污点,他现在第一个响应就是想洗去这个污点。

    随之谢安也在庐江也第二个响应袁术,然后逃回老家的曹操第三个响应。

    这里非常有趣的是,曹操原本还想在洛阳等机会杀了董卓,结果听到谢安也跑了之后,他第二天就跑去行刺董卓。谢安的离开让他感觉一丝危险,但董卓也不能不除。

    所以曹操计划好,大胆试一次,如果失败的话就想办法立即逃走。结果自然是以失败告终。此前有太多人想行刺董卓,但无人例外全都失败,曹操自然也不例外。

    曹操行刺失败出逃,有之前谢29安与袁术的例子,曹操没走寻常路,绕路跑回去,这也让李儒派出的人等了个寂寞。

    董卓只能下令全国通缉曹操。而就在前一天,受到这个待遇的人则是谢安。

    在喊出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负我’的名言后,曹操与陈宫因为杀吕伯奢之事决裂。一路逃回老家后,曹操本来也想写信给各地汉臣摇人一起讨伐董卓。

    但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做,袁术的信跟那边的消息就一起传来,他听到后立即响应公然举起讨伐董卓的旗帜。

    而第四个响应的人则是袁绍,此时的袁绍已经是渤海太守。许攸也成为他的谋士,得到这个消息后,许攸建议袁绍不单应该响应,还要想办法在之后到来的会盟中争取盟主的位置。

    袁绍同时收到的还一封密信,上面是袁术写的关于袁家日后的大业问题。至少在利用讨伐董卓这件事暗中争霸天下上,他们达成共识。

    至此,袁绍成为第四个响应袁术的人。

    有了袁家两兄弟的的影响力,配合着有谢安这位名将的加持,许多原本想观望的人都纷纷发布檄文公开反董。

    光是前面这四个人就能让很多人感觉到一阵希望。要说名望,有袁家两兄弟,要说打仗,有谢安这位名将在,最后的曹操也有行刺董卓的名声在。

    要名有名,有将有名,这种阵容怎么看都非常稳。一时间其他人都不禁加入其中。

    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辽东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

    这些人加上前面的五人,一共十八人宣告着反董联盟的成立。

    各地打出讨伐董贼的旗帜,开始积极准备出兵会盟。

    庐江,谢安回来这边已经有一个月。期间非常有趣的是,董卓的通缉令也传到了庐江,甚至直接传到了谢安本人手里。对这种东西,谢安也就一笑而过。

    之前的大汉就已经有政令不能出洛阳的趋势,许攸行刺灵帝失败都能洛阳外的各地浪,更不要说这些通缉谢安的人是董卓。也许下面不长眼的县令有想抓人升官的想法,但他们看看自己顶头上司庐江是谁后,又默默装成没看见这道命令。

    所以董卓通缉令不但没什么作用,反而给谢安增加了不少名声。

    曹操的罪名是行刺董卓这位太师,而谢安的罪名更加夸张。董卓给谢安定的罪是【暗中策划,意图谋反】。本来这应该是要灭三族的大罪,但目前的朝廷由董卓把持,许多人就直接将谢安这个意图谋反理解为想推翻董卓的政权。

    这不但不是什么罪名,反而是件大好事。

    这一个月的时间,谢安一直在忙着让属下做好准备,只等袁术这位带头大哥动,自己这边也立即动起来。然而,袁术的准备时间比自己想像得更慢。

    但仔细想想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袁术那样不像自己这样准备已久。自己这边准备完后,突然发现难得有了段空闲的时间。

    淋淋细雨中,谢安坐高楼远望山河。眼前的一盘棋已经来到中盘。

    “你等了几年的机会终于来了,可惜你回来之前没拿到扬州牧的官位,否则之后的事情会顺利得多。”谢灵微笑的看着谢安,说道。

    “扬州牧啊,我这次就是去拿它的。”

    “用董卓的命来换吗?”

    “要是用的董卓命,那就不只一个扬州牧了。董卓目前还不能死。”

    “哦!你想用它吸引天下人的目光。”

    “嗯,这只是其一。”

    “那其二呢?”

    “其二,如果董卓死了,我怎么完成跟你的约定。”

    “董卓会杀了皇甫嵩?”

    “在洛阳的时候不会,那会让他腹背受敌。但等他被我赶回长安就是皇甫嵩的死期。”话语间,谢安落下一子。

    边角的黑子瞬间被围,变成死局。

    “皇甫嵩手握五万精后,他可以反抗。”

    “然后被董卓跟西凉叛军夹击,一举送葬五万大军? 董卓一旦回到长安就会召皇甫嵩夺了他的兵权。皇甫嵩此时只有三条路,第一条就是举兵反抗,然后兵败被杀。第二条拥兵自重,但时间一久,粮食不济,还是死。第三条,主权上交兵权,然后因为忌惮而死。”

    三种可能,不论哪种都是死路一条,这就是皇甫嵩的处境。

    “如果他在你们起兵的时候反抗呢?”

    “他前脚刚走,西凉叛军就入三辅之地,然后他可能被追击歼灭,还放叛军入关。结果就是,人名尽毁。董卓能给西凉叛军招安,这一点皇甫嵩比不了。所以他只能等死。从一开始,他的位置就决定了他是一枚死棋。”

    对!这才是皇甫嵩最无解的地方。董卓有天子在手,而皇甫嵩只是个将军。西凉的叛军如果要合作的话,董卓明显比皇甫嵩更合适。

    更不要说,皇甫嵩在西凉叛军中的名声远远没有董卓好。这就注意了他不可能跟马腾这些人合作。结果,就是一步死棋。

    (注:演义里十八人里好像有个西凉马腾,但考虑到马腾这个时候应该还被皇甫嵩带兵堵门,还是叛军,应该不太可能从西凉飞到洛阳以东,所以这位应该是个背锅的,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