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5章 成吉思汗当年的败北
    不过,这件事不能急在一时。

    因为他现在虽然有足够的实力征服天下任何一个国家,可,打下来容易,守难。

    为此,他把成吉思汗给召了回来。

    这位曾经统一蒙古诸个部落,占领东亚女真一族大片领土,又灭亡了西夏、西辽等等游牧民族,最后,骑兵军队甚至攻到了黑海附近的杰出大将,英雄人物!

    输,也输在了管理上。

    当然了,最后成吉思汗虽然死在了一个女人身上,而且死的时候非常的痛苦,但当时成吉思汗也已经高达66岁了,就算没有发生西夏王妃咬伤他的事,他也很难继续施展当日之雄风!

    除了他死去之外,统一大业分崩离析,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时,成吉思汗攻打天下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军队分成了好几股,四处征讨。

    有打西夏的,有打金朝的,成吉思汗甚至亲自打到了欧洲。

    可是,他每占领一个地方,都会把当地人屠杀殆尽,一个不留!

    作风可以说跟希特勒没什么两样。

    当初,正是因为他屠杀了西夏满族,那位西夏的王妃才会对成吉思汗深恶痛绝,从而咬死了他。

    可他为什么要屠杀呢?

    仅仅是因为他这个人嗜杀吗?

    并不是这样的。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成吉思汗只有攻打的本事,没有统治的才能和勇气。

    为了防止那些地方的人渐渐的又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回来打他报复他,他干脆就全部都杀了个精光。

    历史学家没机会采访成吉思汗了,可是刘如意有啊。

    “你征讨西夏的时候,死在了西夏王妃的身上。铁木真,朕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铁木真单膝跪在地上,用着蒙古最高等级的礼仪来向刘如意行礼。

    “请陛下直言,铁木真一定知无不言!”

    刘如意道:“你当初攻下那些地方,为何要行屠杀之实?把那里占下来,作为你的领地不好吗?”

    成吉思汗立即道:“回禀陛下,当初属下四处攻伐,并非为了扩张领土,而是为了报仇!”

    “报仇?”

    这个说法相当之新鲜。

    刘如意不解:“你报什么仇?”

    “属下的母亲出嫁途中被抢亲,阴差阳错嫁给了属下的父亲。后来,属下父亲率领着族人屠杀抢亲的小族,蔑尔乞!就是在这屠杀的过程中,母亲生下了属下!”

    “属下,便是为复仇而生!”

    他说的慷慨激昂,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呱呱坠地的年代。

    可实际上,现在的成吉思汗已经六十多岁了,英勇不复当年。

    虽然没有当初那么勇武,但他管理骑兵的本事还是比寻常人高明出不少来的。

    “属下亲手杀了同父异母的弟弟,捣毁了父亲洁白兄弟的营地,在属下64岁那年,执意讨伐属下大儿子的部落,最后,要不是术特已经病逝,属下,说不定还会手刃自己的儿子!”

    “属下召集全族部落,一起去征讨花剌子模,是因为他们杀了蒙古的商队!”

    “属下屠杀西夏,是因为西夏一直骚扰侵犯我族部落!”

    …

    听完成吉思汗讲解的这些例子,刘如意听的头都痛了。

    他没想到,这个传说中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豪杰,竟然是为了报仇,才完成的一系列的霸业?

    “那你为什么迟迟不攻打宋朝呢?当时,宋朝边境想必也有不少宋人百姓和军队,会进犯你们草原吧?为何你的铁蹄都跑到了欧洲,却独独放过大宋?”

    成吉思汗叹一口气:“这个原因很复杂。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去欧洲更近,去大宋更远。”

    “去欧洲更近?”

    刘如意怔了怔,翻出世界地图这么一看,可不是!

    过去他总觉得蒙古距离中原更近,可实际上,蒙古人要来中原,跋山涉水的,直线距离可比直接去欧洲远多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欧洲地广人稀,兵也少,打起来容易。中原人口众多,兵力强盛。地形也非常的复杂,打起来太困难。所以,属下最后就先选择了欧洲。”

    “最后一个原因,便是中原有着非常繁荣灿烂的文化、历史,那些都是属下所向往的。属下不忍心破坏,也不想破坏。但欧洲什么都没有,属下可以随意的践踏、屠杀,更自由一些。”

    听完了成吉思汗的讲述,刘如意也不禁慨叹的叹了口气。

    千年以后的欧洲尚且没有什么人,也没有什么文化、历史,那现在就更没有了。

    他可以更肆意。

    “那你觉得,如果朕走你的老路,去征讨欧洲的那些国家怎么样?”

    成吉思汗惊讶的抬头看向了刘如意。

    之前刘如意一统整个中原,且在他的英明管理下,老百姓个个安居乐业,他已经深深的被刘如意折服。

    却没想到,至此刘如意还没有满足,他还想继续扩张领地!

    甚至,要把地盘扩张到欧洲去。

    “陛下,外面的世界很大,非常大,有无数个中原那么大。陛下兵力强盛,谋略过人,要攻下这些地盘并不难。难的在于,攻下之后,该如何守。”

    “不久之前,陛下曾经进行过人口普查,最终查证,总人口在八百万!这些人口当中,除去一半女人,只剩下四百万男丁。再除去一半老人幼童,满打满算,能够拿起兵器上阵的,不会超过两百万人。”

    成吉思汗不愧是做过大一统首领之人,算起这些数据来,头头是道。

    “这两百万人要留五万人镇守洛阳,每一个城池,每一个郡,又要至少再留一万人驻守。最终剩下来的,能派去欧洲作战的军队,恐怕不足五十万。”

    这五十万人要征讨欧洲并不难,难的是,征讨之后呢?

    欧洲人此时和蒙古人差不多,多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刘如意的军队赶到之后,抓住人便杀,抓不到人,那些人就会四散而逃。

    等到刘如意撤军,便又会卷土重来,再建立新的部落,重新开始生活。

    除非,刘如意能留下军队驻守。

    可欧洲那么大,五十万人的军队一点一点的被蚕食,慢慢的留在当地之后,剩下的能继续向前征讨的,还有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