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章 任尸覆边野,唯精魂可依!
    数日之后,

    太行山脉,戍夫山,

    此山位于并州、幽州之间,

    衔接太行八陉,起源战国赵燕,

    为了防止北方异族南下,

    常有士兵戍守此地,

    经年累月,山下白骨成堆,

    故名戍夫山。

    山关口,

    霍去病、韩龙两人,

    以及精挑细选的三千骑兵已经整装待发,

    他们装配了强弓劲弩,精良战马,

    还有冬天的冬衣,漠北之地,纬度高,海拔高,

    气候远比并州更加苦寒、严峻。

    这便是刘如意派去横穿漠北,

    奇袭南庭的部队,

    他将管辂、郭芍药两人带来的地图与司南交给了霍去病,

    嘱咐道,

    “景桓,此去漠北,转战南庭,奔袭数千里,生死难料,这便是你们的依仗,有这二物,不至于迷失方向。”

    奉接二物,霍去病神情坚毅,

    目光闪烁掩饰不住的激动之色,

    抱拳冷声道,

    “主公放心,末将一定不如使命,取下须卜当的项上人头,震慑南庭诸部落首领,扬我大汉国威。”

    刘如意又看向了韩龙,

    开口道,

    “昔年荆轲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何等雄哉,只可恨奇功未竟,此番尔等若能成事,必定将是千古美谈,功垂青史。”

    “今日我赠君诗一首,侠客行,以留待后人传颂。”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的侠客行凌然壮烈,豪情壮志,

    令韩龙以及一众将士深受感染,

    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赴死之情油然而生。

    双手作揖,韩龙激动不已,豪情万千,

    他并不甘心只做为钱财杀人的刺客行径,

    今日之行,为国为民,可成就大义之名,

    就算杀身成仁,也是心之所愿,

    韩龙沉声道,

    “王爷放心,韩龙虽然是草莽之徒,但是明白国士待之,国士报之的道理,此番纵然身死,也绝不辱没我辈江湖游侠之气节。”

    刘如意又看向三千将士,

    端起酒碗,与之同饮,

    沉声道,

    “诸位,你们的家书我已经令人妥善保管,若不能回者,抚恤亲眷百两,赏赐五亩田地,留名刻碑,供奉于戍夫山下,与数万先烈尚飨。”

    “与诸位共饮!”

    三千将士齐齐饮酒掷碗于地,

    高声道,

    “士披肝沥胆,将寄身刀锋。”

    “帅槊血满袖,王利刃辉光。”

    “遂苍海横流,儿立身无愧。”

    “任尸覆边野,唯精魂可依!”

    “愿为王爷效死命!”

    “愿为大汉尽忠义!”

    “愿为百姓守疆土!”

    “……”

    在壮烈的呐喊中,在肃杀的北风中,

    霍去病、韩龙率领着三千人消失在远方。

    一旁的田丰略带惋惜道,

    “王爷,何不让在下或是郭嘉先生跟着,派遣一名随军军师,也可让霍将军有共事商量之人。”

    刘如意笑道,

    “漠北苦寒之地,我怕先生们难以适应,景桓最擅长指挥骑兵奔袭作战,有他一人足矣,元皓勿要担心。”

    “况且我等也不能完全依赖于他们这一支奇兵,此举凶险,成败难料。”

    “主战场始终在雁门郡,我既然来了,就要见识见识这位匈奴军神的厉害,令大军前往阴馆。”

    两日之后,

    雁门郡,阴馆,

    刘如意带领大军而来,

    这次他集结了雁门、太原两地之雄兵,

    准备与呼韩邪进行一场大战,

    郡守府大厅里,

    “末将杨业,拜见主公。”

    杨业一脸恭敬道,

    讲述起前线战事情况,

    作为阴馆守城大将,

    位于最前线,他与呼韩邪鏖战数场,

    前有定襄国救援百姓南迁的大战,

    后有偏关之战、雁门关之战,

    他的杨家军始终是主力之一,死伤惨重,

    幸亏有不少百姓愿意加入,得以补充战损,

    驻扎阴馆后,杨业日夜操练兵卒,

    派出探骑与呼韩邪部相互刺探。

    雁门郡丞,辅佐杨业的军师沮授开口道,

    “主公,近日来,呼韩邪部动向频频,他麾下的探骑从原来的早晚一班,变成了两个时辰一班,几乎全天候在周遭巡视,恐怕有大动作。”

    “末将以为,他们攻打卤城,只是一个试探之举,目的就是令我们分散兵力去防守各处县城。”

    刘如意看着帅案上的地图,问道,

    “公与,你的意思是呼韩邪准备集中兵力攻城了吗?”

    与呼韩邪几番摆兵布阵的谋算,

    沮授也大概揣测出自己对手的心性,

    他沉吟道,

    “呼韩邪虽然自云中、五原、朔方等地缴获了不少兵甲,也有打造攻城器械的能力,但他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于骑兵,雁门重镇皆设有雄兵,想必不会选择攻城这种下策。”

    “此人喜欢依仗军略智谋,不是恃勇之徒,应该打算采用佯攻奇袭的策略打扰我军部署调度,引诱我军出城作战。”

    淡淡一笑,刘如意开口道,

    “不管呼韩邪有何谋算,我都不在乎,杨业,你速速派出信使与呼韩邪,三日后,我邀他于马邑一战。”

    杨业、沮授闻言,

    面露惊讶之色,

    纷纷出言劝谏,

    “主公,你未曾与呼韩邪交过手,不知道他的厉害之处。”

    “我两军在骑兵上兵力悬殊,马邑之地有千里平原,正适合骑兵冲锋,我等在马邑决战,岂非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况且呼韩邪的骑兵装备精良,训练纯熟,根本不惧怕步兵长枪方阵,于野外作战,实属不利,坚守城池才是正道。”

    哈哈一笑,

    刘如意解释道,

    “坚守不出,被动应敌,将士们的士气想必一日比一日低沉。”

    “这次主动出击,一者可以调动军队士气,二者能够打探呼韩邪虚实,与其坐等对方出手,不如先发制人。”

    “况且我手中还有对付匈奴骑兵的秘密武器!”

    杨业不解道,

    “什么秘密武器?”

    “那是我令管夷吾在太原打造的器械,虽然不能攻城,但是野外作战有奇效,可以克制兽类,需要十匹马才能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