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章 借刀杀人之计
    雒阳城郊,白马寺,

    秘阁阁主唐周正在与一人密谈,

    他询问道,

    “虞巡先生,云牙子前辈何时可以从上虞凤鸣山出关,前来雒阳为陛下炼制长生丹。”

    在唐周的对面,

    虞巡看着自己面前箱子里的金银,

    脸上忍不住露出窃喜,

    连忙道,

    “唐兄放心,我回去就与两位师兄商量,请家师早日出关。”

    “那我就静候佳音了,请虞巡先生切记,你只有两个月的功夫。”

    “若是两个月之内,云牙子不能来雒阳,那届时去凤鸣山迎接你们的就不是车驾凤銮而是军队了。”

    虞巡闻言,慌忙不跌的点头。

    事毕,

    唐周便接到了手下拿来的探报,

    里面有刘如意早晚的作息与行程,

    不光有文字,甚至还有图画,

    “刘如意与雒阳城有名的纨绔子弟董重结怨,这倒是一件好事,我正愁没有机会发难,这不就是天赐良机。”

    “立刻准备,安排合适的时机,我要与董重见一面,仇寇之敌,吾之益友也,哈哈哈!”

    另一边,

    太和酒楼里,

    刘如意为了表达谢意,

    他专门宴请鲍信与他身边小将,

    “多谢允诚今日的搭救之恩。”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我等虽然是武人,却也敬重刘候这样的文章大家,您的满江红,我拜读不下百次,气魄胆略,具超古今。”

    鲍信与袁绍、曹操等人是好友,

    一身任侠气,英勇豪迈,

    他将身边的小将介绍给刘如意道,

    “文则,还不拜见刘候。”

    “在下于禁,于文则,与鲍信大人都是泰山郡人士,拜见刘候!”

    听之,刘如意大惊,

    细细打量起面前的青年小将,

    他便是日后曹氏集团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

    于禁!

    眼前的于禁尚且年轻,

    二十多岁,

    不过已是百战之身,

    他一脸刚毅,气度持重,

    自黄巾之乱便一直跟随鲍信,

    “我看文则定是一员大将之才,否则允诚兄也不会带在身边。”

    “刘候过奖了!”

    “哈哈哈,文则不用谦虚,刘候说的没错,他带兵庄严肃穆,老成持重,为人又清白,刚正不阿,所缴获财物从不私藏。”

    “简直是一个怪人,我就没见过他这样当兵的,也正因为如此,有时显得不体恤士兵,军法严苛。”

    刘如意与鲍信、于禁相谈甚欢,

    还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一个大信息,

    “刘候可知陛下欲组建西园八校尉之事?”

    “在下略知一二,只是为何在这种时候,陛下要组建新军。”

    露出担忧之色,

    鲍信开口道,

    “您有所不知,陛下听信宦官谗言,想要瓜分制衡大将军手中的兵权,故而组建西园八校尉。”

    “其中的最高统领者便是上军校尉蹇硕,连大将军都要受其制约。”

    “陛下已经令各州举荐人才担任新军统帅,为了与宦官争夺兵权,大将军何进举荐了袁绍、曹操、淳于琼等人。”

    对于这个消息,

    刘如意很是高兴,

    外戚和宦官在朝堂上斗得越厉害越好,

    这样灵帝刘宏也就没工夫管他,

    三日之后,

    雒阳城东郊,

    刘如意用写诗赚取的钱银在城外买了一处宅子,

    以及几亩薄田,

    开始了农夫生活,

    早上出城种地,

    晚上宵禁之前回侯府,

    数日如此,

    乐此不疲,

    蔡琰与张婴宁二女也不想整日困在侯府,

    便与他一同早出外归,共话桑麻,

    水田里,

    刘如意正在插秧,

    眼下是春种,

    除了他之外,

    四周田地皆是农夫忙碌的身影,

    不远处的两女农妇打扮,

    却也难掩俏丽之姿,

    “夫君,你一向是舞文弄墨,耍刀弄枪,不想连这农事也精通,妾身真是惭愧。”

    学着刘如意插秧苗,

    蔡琰钦佩道,

    一双秋水凤眸尽是柔情,

    “不过夫君为何突然对农事如此感兴趣。”

    张婴宁带着斗笠与纱巾,

    在一旁乘凉,使唤着姽婳等女婢端茶倒水,

    她那里猜不出刘如意的心思,

    解释道,

    “夫君的目的可不是农事,远离庙堂,退而耕作,表示归隐之心,他想要打消陛下的猜忌之心。”

    听之,

    刘如意露出无奈的苦笑,

    他的生活一直都被秘阁监视着,

    一举一动都在灵帝刘宏的掌控下,

    为了避免太过张扬,

    引发祸端,

    思虑再三,

    他决定效仿刘备,

    当年刘备困于许昌曹操治下,

    日日种菜,盘弄园地,

    表示没有争霸之心,

    却还是引出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佳话,

    现在刘如意的处境与之何其相似。

    这些时日,

    刘如意在田间劳作也小有心得,

    笑道,

    “婴宁所言甚是,但只说中了其一,还有其二,为夫也是关心百姓疾苦,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事是百姓之本,不可不察。”

    “我观百姓农耕,大多采用直辕犁,效率低下,应当改造为曲辕犁,不仅能够减小犁架,还便于调头转向,操作灵活,节省人力与畜力。”

    “另外,春播插秧时,可以使用秧马,既降低劳动强度,又提升效率。”

    “我在雒阳城已经令能工巧匠打造曲辕犁与秧马,这可是造福百姓的大功德,我要在司隶各地大肆推广。”

    此时此刻,

    执金吾官邸,董府,

    “秘阁唐大人光临寒舍,在下有失远迎了,恕罪恕罪。”

    见唐周到来,

    董重大感意外,

    急忙欢迎道,

    秘阁阁主虽然地位不高,

    但拥有不小的职权。

    “董将军,在下受陛下密令而来,有要事托付与你。”

    “陛下!”

    董重大惊失色道,

    因为董太后的关系,

    他与刘宏是表亲,

    可关系一直不算亲密,

    未得重用,

    眼下有表现的机会,

    他急切问道,

    “陛下有何吩咐?”

    “听说董将军与刘如意前几日在街头发生了冲突。”

    “唐大人,刘如意此人气焰嚣张,完全不将陛下放在眼里,我实在气不过,故而……”

    “行了,董将军,我都知道,这刘如意一直都是陛下的眼中钉、肉中刺,可惜他在百姓和士族中的名望不小。”

    “陛下不宜亲手出手除掉,只能借代董将军之手。”

    董重面露喜色,高兴道,

    “看来这次刘如意是在劫难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