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章 文华殿舌战三阁老
    尤其是弘治皇帝任命的顾命三大臣刘健、谢迁、李东阳。

    朝臣们上奏的内容也多是关于宦官权重,请皇帝不要轻信宦官。

    他们还盼望着朱厚照能够听得进这些逆耳忠言,幡然醒悟,重振朝纲。

    朱厚照看着桌上的奏疏,他当然知道这些,朝官和宦官这两股势力,他总要倚仗一边,也总要取得两者的平衡。

    而这时,他需要倚仗的是宦官势力。

    毕竟朱厚照初登大统,对朝官也并不了解,刘瑾等宦官虽然各怀鬼胎,但好歹明面上不会对自己不利。

    想着想着,耳边又响起了低沉的声音。

    任务来了!

    【系统任务:文华殿舌战三阁老,打击朝官势力!】

    【任务奖励:钻石宝箱*1!召唤神兽技能*1!】

    正好可以杀杀这帮朝官的威风,知我者,系统也!

    何况还有奖励!

    【是否接受任务?】

    “接受!”

    【是否前往文华殿签到?】

    “前往!”

    【恭喜宿主获得长枪*1!】

    【恭喜宿主获得能言善辩技能*1!】

    能言善辩技能?朱厚照得意的笑了,在现代,他可是一个内向小子,因为不善言辞,所以更加不想说话,与人交谈,久而久之,就更加不善言辞了。

    这技能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吗?

    【系统提示:宿主可以使用能言善辩技能!】

    【请问宿主是否使用能言善辩技能?】

    “使用!”

    文华殿。

    巳时。

    朱厚照一行乘坐龙辇而来,宦官组成的仪仗队和警卫队伍分列龙辇前后,虽是在宫廷之内,还是把该有的帝王气派做足。

    此时正是春寒时候,本来传旨内阁刘健、谢迁、李东阳三内阁早朝时分在文华殿等候。

    文华殿虽然不如奉天殿等三大殿恢弘壮阔,但庄严肃穆之中尽显典雅精致。

    朱厚照想着给这三阁老一个下马威,等到现在才来,三位大学士已经在文华殿外苦苦地等待了快两个时辰,这时已经是冷的直哆嗦,三位都蜷缩起了身子,希望用这样的姿势来抵御寒气入侵。

    然而终究是徒劳,李东阳冻得鼻涕直流,鼻涕留在胡须上,结成了一层薄薄的冰碴。

    快要撑不住了,内侍过来传旨,召三位老先生觐见。

    三人如蒙大赦,赶忙整理一下服装模样,进殿叩拜行礼如仪。

    朱厚照今日穿着算是规矩,只见他头戴乌纱折角头冠,身着黄色龙袍,腰间系上玉带,脚穿一双乌黑套靴,俨然一幅登朝理政的样子。

    还是朱厚照先开的口:“三位老先生为国事殚精竭力,朕都看在眼里啊!”

    刘健首先回答。

    按照常例,皇帝与群臣谈话,一般由内阁首辅来首先发言。

    “臣等受到先帝知遇之恩,现在又能得到皇上的赏识,为朝廷、为皇上效劳,臣等责无旁贷。”

    不愧是老狐狸,朱厚照心想,还不进入正题,你们不知道我为什么找你们来,就等着我开口是吧。

    朱厚照接着说:“朕登基不久,以朕之年幼,今日继承大统,还有许多事情需要诸位臣工操劳,尤其是三位老先生,在先帝一朝就功绩非凡,以后凡事还请诸位多多扶持关照。君臣同心戮力,朝纲不可谓不振!”

    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互相看了看,仍然没有开口的意思。

    朱厚照笑了,真是一窝老狐狸。

    他双手抚握着座椅把手,突然收敛了笑容,望着殿下的三位阁臣说道:“近日来,朕多见大小臣工上疏奏告,对朕的言行诸多挑剔,朕继位不久,总希望几位老先生能为朕多出主意,多分担些,对这些上奏内容,三位阁老可要替朕裁决处置啊!”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朱厚照本以为这三位能稍微说一说,哪里想到,这三位像雕塑一样定在那,只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朱厚照,随即迅速颔首不语。

    该配合我演出的你们视而不见,朱厚照提高音量,转入主题:“内阁因何要将奏折内容分门别类,还要摘要呈上,有这个必要吗?”

    三位辅臣闻此质问之声,知道朱厚照今日召见的原因了。

    李东阳首先打破僵局,说道:“皇上息怒,臣等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着替皇上分忧,将奏折按照上奏内容分门别类,是想着节省皇上批阅奏折的时间和精力。”

    朱厚照盯着李东阳看了许久。李东阳被这个少年天子盯得头皮发麻。

    过了好一会儿,李东阳用余光瞄到朱厚照动了动自己的脖子,这目光的压迫才算是消除了。

    朱厚照缓和了一下神色,问道:“既然你们也对臣工的意见做了摘要,那你们如何看这些意见啊?”

    这殿上就剩谢迁没说过话了。

    他不失时机地把握住这个问题,答道:“回皇上的话,臣等以为,各部、院等大小臣工,上奏劝谏之言皆为内心所感发,是直陈胸臆。

    而内阁将这些奏疏摘要呈上,也是想要转达大小臣工的意思。至于逆耳之处。。。”

    “好了!”朱厚照不耐烦地打断了谢迁的回答。

    “刘阁老,说说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