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0、天子小试牛刀!文官尽皆骇然!
    得到了宫女禀告之后,赵旉就倒背着小手,带着陈庵来到仁明殿中。

    8岁的小皇帝身着龙袍,头戴皇冠,衣冠整整……

    虽走路仍有些不稳,但却挺胸抬头,颇有信心……

    三朝的老太监陈庵则紧跟其后,亦步亦趋,恭敬无比……

    远远望去,这小皇帝身上竟带了几分帝王的霸气,让人不由得望而生畏。

    潘太后跟张浚四人看到走来的赵旉,不由得一起愣了一下。

    他们心想看这小皇帝的模样,倒有几分帝王的派头嘛。

    众人本来以为这8岁顽童,仍会像是以前那样调皮捣蛋呢。

    可谁知道这小小少年,看起来还蛮像那么回事的嘛。

    唉!

    陛下,懂事了啊!

    他可真是个好孩子!

    潘太后跟张浚他们,看到这像模像样的小皇帝,纷纷觉着十分欣慰。

    他们心想这必定是先帝的死,让小皇帝开始成长了,所以他才会有此转变。

    这可真是没有枉费众人对他的一番期望呢。

    张浚几人不由得相互对视,彼此的目光中,都对这小皇帝充满了赞许。但他们哪里能想得到,此时的小皇帝赵旉早就今非昔比,张浚他们可不能小看这少年天子啊。

    “臣等拜见陛下!”

    眼看小皇帝进门了,张浚四人纷纷欠座离席,站着向赵旉揖手行礼。

    “嗯,诸位爱卿不用多礼,都坐吧!”

    赵旉朝着四人点了点头,他轻轻挥手,示意众人入座。

    而他自己则径直走到潘太后身边的椅子旁……因为看到椅子对他太高,赵旉小小的身体坐不上去,但要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如果爬上去,那未免太丢皇帝的面子……

    赵旉在椅子前停下,轻轻咳嗽一声,忠心耿耿的老太监陈庵立刻会意,识趣地上前,把赵旉抱起放在椅子上。赵旉小小的身体在椅子上扭了几下,选了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

    “诸位爱卿,朕本来想派人去召你们入宫的,但既然你们在太后这里就方便多了!”

    赵旉抬手朝着陈庵示意,陈庵从怀中掏出来四份奏折,麻溜地过去发给张浚四人。

    这四封奏折正是张浚四人之前所上,赵旉在昨晚就已经批阅完毕。

    “诸位爱卿上给先帝的奏折,朕已经都批复了,你们都看看吧!”

    “你们的建议都挺不错的……但是朕的意思呢,是复杂的事情,就等到朕登基大典后,再跟你们详细商讨,你们奏折中禀告的事,暂时就按朕批复的做吧!”

    张浚四位大臣,已经从陈庵手中接过了奏折。

    而他们四个人听到赵旉这番话,再看看手中的奏折,瞬间就懵了。

    我去,这是真的假的……

    这小皇帝竟给他们批阅了奏折?

    这怕不是在开玩笑吧……

    要知道这小皇帝不过是个8岁顽童啊,他小小年纪,也能处理得了国家大事?

    张浚四人纷纷盯着手中的奏折,都是满脸的诧异。

    虽然奏折是他们的没错,但他们绝不敢相信这小皇帝,会有这等本事。

    四位大宋名臣的第一反应,是这少年天子在恶作剧呢。

    要让他们相信一个少年竟能治理大宋,这怎么可能嘛。

    “四位爱卿,别愣着了,都打开看看吧!倘若对朕的批复有异议,可当场提出来,咱们君臣再一起商讨商讨!朕,还年轻呢,这朝中的政务,还要向四位爱卿多多请教!”

    赵旉手捧一杯红枣茶,呷了一口,看四人手持奏折没反应,眉头微皱地催促他们。

    而张浚四人听到这小皇帝说话底气十足,信心满满,不由得又是一阵震惊。

    四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心想难不成,这小皇帝还真给他们批阅了奏折不成?

    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吧……

    这件事怎么想也觉着不可能好吧……

    于是怀着满心的疑虑跟担忧,张浚四人打开各自的奏折,捧在手中仔细看了起来。

    而翻到奏折最后一页后,赫然正是御笔朱批,的确是天子的批复。

    这就证明了小皇帝没有骗他们,他还真是批阅了奏折呢。

    当事情牵扯到了国事上后,张浚四人的表情,不由得都严肃了起来。

    出于职业的习惯,他们开始细细查看赵旉的批复,分析这小皇帝批复的合理性。

    等到他们检验过之后,发现这小皇帝并非是在奏折上胡说八道,信手涂鸦……

    其批复的内容条理清楚,逻辑清晰,精辟万分,竟是对治国之道颇有心得……

    甚至是这小皇帝在某些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这点竟是先帝也不如他的……

    嘶!

    当看到了这种情况后,张浚四位大宋名臣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心想好啊,没想到小皇帝果然没有吹牛,的确是把他们的奏折批复的井井有条。

    少年天子,竟真的在尝试治国……

    而且其处理政务的能力,竟丝毫不差……

    要知道的是,这小皇帝才年仅8岁啊。

    一个不谙世事的顽童,竟能有如此的本事……

    这份不合年龄的成熟与能力,着实让四位名臣大为惊讶。

    头发花白的老臣李纲,瞧了瞧手中的奏折,又瞧了瞧小皇帝后,突然之间脸色一沉。

    “太监陈庵,你想死吗!你是三朝老臣了,难道还不懂规矩?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你竟然敢替陛下批阅奏折,这简直是大逆不道,来人啊,把他拉出去乱棍打死!”

    李纲说什么也不敢相信,这8岁的顽童天子,竟有如此的治国才能。

    因此李纲想了想后,就认定了必定是陈庵从中作梗。

    说不定就是这老太监心怀不轨,试图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才代替他批阅奏折的。

    于是想到了这里之后,对大宋江山中心万分的李纲,顿时怒火中烧,要杀陈庵。

    而陈庵听后心中那叫一个苦啊,他心想这些奏折是他亲眼看到小皇帝昨晚批阅的,这又关他什么事呢?是这小皇帝天资聪颖,少年老成,绝非他陈庵干政啊……

    陈庵知道李纲脾气暴躁不好惹,于是立刻拜服在地,痛哭流涕地求情。

    “李纲大人明鉴,老臣就算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替陛下批阅奏折啊!”

    “老臣是个什么水平,李纲大人想必知道的再清楚不过了,李纲大人可以想想,老臣的那点水平根本不足以处理朝中的奏折啊!奏折上的批复,绝非老臣能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