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六章 把政哥激动坏了!(求鲜花)
    嬴政和徐长生来到了红薯地里,嬴政问道:“这红薯的拔法可与土豆一样?”

    “差不多,抓住红薯藤的根茎,用力拔就行了。”徐长生解释道。

    闻言,嬴政抓住一棵红薯,猛一用力,红薯藤连根拔起,在根茎上长着一串硕大的红薯。

    红薯的个头比土豆要大得多,每个红薯都有巴掌大小,抓在手里,分量很足。

    因此,一亩红薯的产量,肯定比土豆要高。

    此刻,嬴政神情激动,嘴角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嬴政一向沉稳冷静,很少有事情可以让他激动和兴奋,就算是覆灭六国,统一天下,他也没有这么兴奋和激动。

    但是,今天,他却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他的笑,是为天下百姓而笑,有了红薯和土豆,天下百姓再也不用挨饿。

    他的笑,是为大秦帝国而笑,有了红薯和土豆,大秦帝国可以解决粮食问题。

    “开挖!”

    嬴政一声令下,在场的所有人全部涌上了田地。

    王翦、李斯、王离、蒙武、王绾、冯去疾,这些大秦帝国最有权势之人,却是纷纷去田地里,刨土豆的刨土豆,挖红薯的挖红薯。

    连秦始皇都下场挖红薯了,他们还能比秦始皇金贵吗?

    这几个朝廷大员都下场了,其他的文武百官就更不用说了。

    所有人都想在秦始皇面前好好地表现一番,所以,他们都在卖命地挖红薯、刨土豆。

    这简直是疯了!

    秦始皇嬴政、丞相李斯、彻侯王翦、上将军王离、大将蒙武………这些声威赫赫的大人物,一个个的都在挖土豆,挖红薯。

    这一幕简直难以想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很快,满地的土豆和红薯,就都被挖了出来。

    土豆和红薯堆在地里,如同一座小山。

    看着这堆积如山的红薯和土豆,文武百官都是无比震惊,十分激动。

    嬴政也是面带微笑,满面春风,十分高兴。

    这红薯和土豆的产量简直是太惊人了,徐长生说亩产千斤,绝对是说少了。

    当地里的红薯和土豆挖完,开始有士兵对出产的土豆和红薯,进行称重。

    最终,得出了结论:

    土豆亩产,两千斤!

    红薯亩产,三千斤!

    当最终的结果出来后,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听到这个结果,在场众人都是无比的震惊,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以前种小麦和小米,一亩地也就产个两百斤的粮食,而现在,一亩地能产两三千斤的粮食。

    这产量足足提高了十倍,实在太令人震惊了。

    嬴政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自从灭了六国之后,他很久都没有如此兴奋过了。

    “天佑大秦!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铺天盖地的呼声,自文武百官口中传出,众多官员都是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作为一个现代人,恐怕无法理解粮食的重要性。

    但是,在古代,粮食就是国之根本。

    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了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粮食问题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和国家的发展。

    古代为何会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

    因为粮食不够,许多农民不去种田,反而去经商,导致良田无人耕种,粮食就更加稀缺。

    如果粮食产量足够,一少部分人种粮食,那么,就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口粮,那么,王朝也就不会重农抑商了。

    此刻,在场众人都是感到十分激动和兴奋,十分喜悦和高兴。

    “陛下,臣请奏,立刻将红薯和土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李斯上前,开口请道。

    身为大秦丞相,他自然知道红薯土豆对大秦的重要性。

    “准了!”

    嬴政点了点头,他目光望向徐长生,问道:“徐爱卿,这红薯土豆,一年可播种几次?”

    “陛下,红薯和土豆一年都可以播种两次,春种夏收,夏种秋收。”

    徐长生回答道。

    听到了徐长生的回答,许多人再次感到欣喜。

    秦朝的农作物,基本上是以种小麦和小米为主。

    稻谷在秦朝也有,但并不是秦朝的主流,稻谷主要在南岭以南种植的比较多,至于关中地区,很少有种植的。

    小米一般是春种秋收,到了冬天再种上小麦,到了次年春天收获。

    因此,秦朝的粮食,是两年三收。

    而红薯和土豆竟然都是一年两收,那就是两年四收,收获的周期要比大秦现有的农作物都要短,自然就能够收获更多的粮食。

    “徐爱卿,红薯和土豆可以储存多久?”

    嬴政并没有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他向徐长生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产量再高,如果保存不住,也是徒劳。

    “红薯最害怕的就是冻,如果在不被冻的情况下,存放半年,甚至一年都没问题,但是,红薯一旦被冻,就很容易烂掉。”徐长生回答道。

    “那如果是夏种秋收的红薯,到了冬天吃不完,怎么办?”一名官员问道。

    “可以在家里挖一个地窖,将红薯放在地窖中。”

    “如果不愿意挖地窖,也可以将地瓜切成片,然后将切成片的地瓜晒干,成为地瓜干。”

    “地瓜干,存放的时间要比鲜地瓜长,而且也不受寒冷的影响。”

    “土豆的储存方法,与红薯一样。”徐长生道。

    “太好了。”

    嬴政点了点头,红薯和土豆能够长时间保存,他就放心了。

    兄弟萌,这本书到底有没有兄弟在看啊,鲜花和评价票已经好几天没动了,评论这几天也没有增加,就跟单机一样,我感觉好慌啊。

    请大家多多投票,给作者一点信心啊,你的每一个投票,都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