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章 这下银子够了吧?(求鲜花)
    王弼策吼道:

    “不是第一句,也不是第二句!

    良田!今天天灾绝收,哪里还有良田?”

    “这,小人应该没有看错,

    那一边原是青石大人的田产,后来被叶麟秋夺了,

    水田稻米和旱地高粱长势极好,今年绝对大丰收。”

    王弼策吼道:

    “废物!废物!废物!绝收都能被你看成丰收!

    这不可能!不行,备轿,我要亲自去看!”

    他等不得天明,当夜就点起火把前去观看,

    却不想途中李韦均、赵正直也一同前去,

    这三个贪官一碰面,就一起出城,

    在当天极为明亮皎洁的月光之下,

    看到一棵棵水稻、高粱长势极佳,

    那粮食的杆子是一根根被蕙子压得弯弯的,

    今年的收成产粮绝对比往年最好的年景还好,

    不出意外十天之内就能收获了!

    王弼策吼道:

    “不可能,全天下粮食都绝收,凭什么他叶家就丰收!

    王才!现在就给老子一把火烧了它!”

    李韦均已经没有他那么大的嗓门,应该说呼吸都没啥力气了:

    “王大人,悠着点吧,这一把火烧了叶家的粮,

    也烧不了天下的粮,这粮食是否绝收的消息,

    我们派去江南的探子还没回来呢。”

    怎么说能当上尚书大人的人,再蠢那也是人精中的人精,

    一个不小心头脑发热是意外,但是到了这个地方还没搞清楚情况,

    那就真不正常了,王弼策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从头到尾关于缺粮绝收的消息都根本不明出处!

    也算他走运,叶麟秋可没那么心大,这片良田所在,

    他早就安排好了全部能调动的高手盯梢,

    连他本人也没也回宫休息,奸商恶霸烧田倒牛奶的事情数不胜数,

    叶麟秋可不敢把这千顷良田的安危交给贪官的良心,

    他本人晚上就住在这片田地里,

    如果王弼策真在这儿放了火,那第二天他就是第二个青石大人,

    要给大家以儆效尤了。

    彻底冷静下来了的王弼策看上去也像老了十岁,问道:

    “我们这一时贪心,代价过于惨重,

    事已至此,现在应当如何是好?”

    李韦均一副未老先衰,开口无力的语气说:

    “叶麟秋这贼已经开仓放粮,那满载的粮仓路人皆知,

    加上这地方随时可以能丰收,这粮价再上不去了,

    不如乘粮价还没大落,咱们先抛出去吧。”

    王弼策欲哭无泪地说:

    “可我是六十两一石收进来的一批啊!”

    李韦均闭上眼睛说:

    “老夫比你收得还多,现在想这些也不是时候,

    越早卖出去就亏越少,只是不要卖得太急,

    不然一天粮价就跌回一两一石,才真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王弼策咬牙切齿地说:

    “说得好,还是李老明智,总之,

    使这诡计坑我们的那些人,王某一个也不会放过!”

    李韦均说:

    “你们文人江湖事接触的少,

    就想办法把那个什么黄掌柜找出来,

    老夫这边,自会想办法彻底解决这个叶麟秋的!”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李韦均、王弼策这些贪官,

    第二天就打算偷偷摸摸先抛售一批粮食,

    却不想刚到米市,就已经有人带了大批粮食出售了。

    原来在粮价涨到五十两一石的时候,

    整个京城无数奸商都去找了沈万四等大商借高利贷,

    可原本半个月才会催债的沈万四,居然以缺银为由,

    早早就开始催债了。

    而最近库府不缺粮的事传开了,而且百姓们没粮,

    天天也能也有粥喝,饿不死也不会去买天价粮,

    这些人粮食烂手上哪里还能指望生钱?

    一看手上的粮食也变不了钱,那沈万四的高利贷不还,

    他家那个大宗师保镖可不跟你讲道理的。

    这不得已,就只能忍痛割肉,把辛苦囤回家的粮食丢去抛售了。

    但粮食紧缺的时候,谁都拼命想买进,

    这一下米市里多了千万石粮食,还指望卖出去?

    王弼策和李韦均看着米市里堆积如山的粮食,

    很想来一个抓一个,强迫他们将自己家的粮食全买了!

    当然为了不触这个眉头,沈万四、吕部仁还有常萧嶂这三位,

    那是一步都没踏进过米市那条街,

    不是叶麟秋威胁,沈万四连那巨额的高利贷银子都没打算要。

    虽然也银子还是落到了他们自己口袋,

    人家粮食换不成钱,就是收,也大部分收不回来了。

    那个黄掌柜也和人间蒸发了一样,

    从将最后一批粮食全抛出去以后,

    连他是从哪儿离开米市都没人发现,

    后来一个皮肤白皙,根本没有一颗大黑痣的高个子,

    成为了叶麟秋手下十分能干的密探……

    抬了将近十天才到六十两的粮价,不到两天就降回二两了!

    哪怕这些官员明令禁止,不允许卖一粒粮食给锦衣卫,

    那些大小奸商、高官低吏也纷纷将自己辛苦抢来的粮食,

    全都拖到了米市,只可惜完全没人买。

    现在只要有人二两一石,为他们清仓,

    这些人都会感恩戴德,三呼万岁!

    压死骆驼的,一般都还需要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王弼策、李韦均眼窝深陷,

    守着米市等着哪位神人出来救市的时候,

    一匹快马从南门一路冲到米市大喊:

    “王大人,卑职打探清楚了,

    江南各地年景不好,肯定会减产,

    但乡绅们管理得当,十分用心,往年八成的产量还是有的!”

    王弼策、李韦均和赵正直当场眼前一黑,一齐昏死过去!

    城里已经有十位奸商,乘着夜色吊死在了米市那条街上。

    钱庄还在继续催债,这些天被囤积的粮食全都堆进了米市,

    因为粮食怎么看也没有暴利了,这么多官员、奸商们,

    多年囤积的粮米,怎么看也赚不到钱了,

    于是他们纷纷将本来囤积的粮食也丢进了米市……

    比起沈万四、吕部仁和常萧嶂他们抛售的巨额粮食外,

    现在米市里堆积的粮食还要多了两倍!

    几千万石粮食非同小可!想这么多粮食不被囤积,

    那西南如何会因灾荒出现闯王,

    各地又怎么会缺粮少饷导致外族做大,积重难返?

    何况没人买又堆了一大堆,那还不越堆越跌,早晚要一文不值?

    没两天,粮价终于降到一两银子两石的时候,

    突然叶麟秋带了上千人团团围住米市,

    直接就冲了进去,气势汹汹地说:

    “天子脚下,京城之地,

    汝等宵小居然为一己私利哄抬粮价,

    以至于百姓无粮度日,粮米疯长数十倍!

    如今粮价已乱,幸亏皇上明朝秋毫,

    命本指挥使平价收购,按当前一两两石的价钱,

    统统收归国库,各位根据自己的粮米折算,

    前来换取银两,过期不返!

    如有再犯,将你们统统抄家充军!”

    尽管各种人都亏得血本无归,

    但和现代做空股那样直接把人往死里逼不一样,

    叶麟秋这一下突然把米全买了,

    这些人再怎么亏,少许底金还是回了仓,

    总比全烂在这儿,真正血本无归好吧?

    当时这些被坑了几代家业的商人、官员个个跪在地上,

    三呼皇上万岁,感谢叶麟秋收粮!

    第二天沈万四突然宣布,因米市混乱,

    暂时不追贷款,让那些债台高筑的人松了一口气,

    更有许多人传言是皇上体恤这些亏了钱的人,

    以皇命让沈万四这样干的,从此京城里朱由启的名望渐高……

    这一下除了极少数不服气的官员们,

    大多数人都已经看到米字就避退三舍,

    而那些朝廷大员,正钢牙咬碎,

    要将一切怒气发泄到叶麟秋身上!

    这些奸商贪官们并不知道,

    当时被抄家的青石府,现在已经成为叶麟秋的叶府了,

    叶麟秋嫌麻烦,没有请佣人,

    这巨大的府邸就他和乔清羽两人住,

    而现在叶麟秋同沈万四、吕部仁和常萧嶂这几个人,

    更是悄无声息地将原本青石的库房改做了临时仓库,

    收购而来的粮食和赚取的白银铜钱,

    都神不知鬼不觉地藏进了那间库房。

    看着得意洋洋的叶麟秋,和一旁表情严肃的乔清羽,

    沈万四、吕部仁和常萧嶂站在那儿,

    满头大汗,心情复杂。

    眼前这两人不说嫉恶如仇,但对他们奸商,

    以及官商勾结的恶徒这态度是写在脸上的,

    虽然他们被迫合作,但在这两人眼里,

    他们两个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奸商。

    ==

    好像还略有些数据,哪怕只有三个人看,这书也不进宫,

    就是码字动力不足,改两更,每更2000-3000了,如果有人看,说一声,八爪滚滚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