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六章 米市风云
    当天米市就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情:

    锦衣卫钱五再次来到了京城米市,

    那些米商依然以十倍抬价敷衍,还一粒米都不拿出来,

    钱五终于忍不住了,发起了脾气:

    “偌大的京城,我就不信没有一粒粮食卖!

    现在全国处处遭灾,哪都缺粮,国库里又一粒米没有,

    今天买不到粮,老子也回不去了,一把火将你这米市烧个干净!”

    这时一个脸上长着大大的黑痣,谁也没见过的新来商人说:

    “我看大人也不是第一次来了,哪里看不出真缺粮?

    今年天灾更重,处处粮食绝收,我这里倒有些囤着涨价的粗粮可卖,

    只是今天粮食都是常价的十倍,十两一石,

    我这也不能太亏,十二两一石,就能卖你一万石!”

    钱五脸色一喜,狠狠拍了拍他肩膀说:

    “兄弟消息灵通啊,今年确实是各地绝收,这粮收一粒是一粒!

    话不多说,这就是十二万两银子,粮食现在就给我,

    记得若是还有粮路,多少我都收,国库里还有些银子!”

    在场各家的米贩子就看着他们抬上明晃晃的银子,

    和一万石的米完成了交易,那银子绝做不了假。

    要知道大明初期,这民生根本的粮价一直都是一两银子两石,

    到了近年皇上衰微,有遇连年天灾人祸,

    这一年粮价已经成倍暴涨了,可就为了坑皇帝,

    这些大员指使那些米市粮贩们整整抬了十倍粮价!

    这已经是直接可以让平民百姓倾家荡产还饿死的粮价了。

    可眼前这钱五居然二话不说,以十二倍粮价一口气收了一万石!

    那全国绝收,寸粮寸金的话,难道是真的?

    这些粮商们犹豫了,毕竟,直接十倍以上的利润,

    这些做商人哪怕性命不要都得去赚,

    现在这直接摆在面前的暴利,谁能不心动?

    然而就在同一天,街头巷尾出现了各种议论纷纷,

    各种百姓、店主、小作坊主和工人之间也病毒一样传开了一个传言:

    今年天灾,秋收将至的时候,全国各地粮食绝收,

    粮价十倍往上疯涨,米市里已经有人当前十二倍粮价买了一万石!

    来到锦衣卫指挥使的住所,乔清羽心怀忐忑地跟了进去。

    叶麟秋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官职是三品大员,

    但到底也只是个武职军官,住所也不算大,

    跟乔清羽一同吃完晚饭,就领她进卧室安排住宿了:

    “今后你就睡那张沙发了,自己去库房拿床被子,别着凉了。”

    乔清羽一脸黑线:

    “不是说我是从千户,五品官员么,怎么就睡这个啊?”

    叶麟秋淡定地说:

    “锦衣卫也是军人,你这是跟着我才有单独的卧室,

    其他人还一窝人挤营房呢,怎么,你是想睡我的床,

    还是和他们一同去挤大营啊?”

    乔清羽又气又羞,不敢多说,老老实实地去库房领了棉被,

    就将就着用被子把自己裹住,睡在了叶麟秋的沙发上。

    她也不敢多说,生怕这家伙又想出什么新奇点子来整人。

    都进房间了,叶麟秋感觉越来越有把握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叶麟秋就带着乔清羽大摇大摆地去了早朝。

    他昨天没来早朝,大家都认为他可能让明霞派干掉了,

    吃了叶麟秋的官员们心中都暗爽了,

    可这一下又出来了,不由得让不少人感觉心慌。

    不过叶麟秋就算还活着,官员放心他筹不到粮,

    兵部尚书王弼策就上前找事:

    “启禀陛下,宁远守将方敬疾急报:

    东北女真侵扰不休,不日又要攻城,

    而城中粮米急缺,还请皇上早日调拨军粮。”

    叶麟秋眼睛一翻,问道:

    “王大人,这朝廷刚落得几两银子,

    要去米市买几斤粮米以供军用,可粮价连夜涨了十倍,

    看上去您还不清楚啊?

    不过叶某还算有点点子,好歹弄了些粮,

    不日就能调拨去宁远,大人您就安心吧。”

    这话里有话,京城粮价为什么涨,

    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原委?

    叶麟秋这一手说破不点破,

    却让他们不知道叶麟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反正看上去也不会找他们麻烦了,王弼策就直接顺驴下坡:

    “有叶指挥使这句话,边关将士兵粮得缓,

    自然是如虎添翼,京城自然高枕无忧了,

    王某就等叶指挥使的粮米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