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六章 江湖路远,山高水长
    第二日,送别了徐达和护乡军,朱武立刻收拾起来。

    要去江南,有些东西需要带走,有些却带不走。

    比如战马和俘虏。

    看着眼前一排排跪着的官兵俘虏,耳中充斥着哀求声、哭喊声、大骂声,朱武心硬如铁。

    “杀了吧!”他一挥手,站在俘虏身后等待行刑的黑旗军战士,挥下了手中的刀。

    一颗颗人头滚落,鲜血喷洒泥土地,场中弥漫着血腥味。

    郭兴、郭英兄弟两站在朱武身后,面色有些发白,郭英甚至微微打着摆子。

    “这就是乱世啊,人命贱如狗。俺非好杀之人,但这些官兵都是北人,鞑子的走狗,留在身边不放心,若是放回去又会成为俺们的敌人,只有杀了一了百了。”

    前方传来朱武的低语。

    听着像是自言自语,其实是说给郭兴、郭英兄弟听的,这兄弟两他可是当做心腹来培养的,可不希望在他们心里留下什么芥蒂。

    同时,也是提醒这两个小家伙,乱世中容不得心慈手软!

    说完,朱武往后寨走去,郭兴郭英连忙跟上。

    后寨马栏里关着一匹匹战马,其中有五匹最为雄壮。

    朱武怔怔地看着,这些马决不能杀,江南缺马,他以后要由南攻北,没有骑兵可不行,这些可都是“种子”啊!

    尤其是那五匹阿拉伯马,竟都是公马,而且都是未阉过的公马。估计本就是用来做种马的,正好便宜了自己。

    这些战马不能杀也不能放,但是去了江南又不能随身带着,是在太惹眼了。

    只能找一个地方存放。

    实际上,朱武心中已经想好了一个地方——江心洲。

    这是一块处于靖江最东端,长江之中的一块绿洲,四面环水,南与沙洲县(今张家港)隔江相望,北与如皋市相邻,距离靖江城陆地最近处也有3.7公里。

    朱武前世曾去此地游玩过,听导游介绍过江心洲的历史,知道此处水中绿洲早在蒙元之前便已成形,不过一直少有人在这江岛中定居,也没有被开发出来。

    貌似直到明朝中期,才渐渐有了些人烟。

    这江心洲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种植苜蓿,地方也够大,又因为处于四面环水的绝地,利于保密,而且距离金陵也不太远,简直是用来藏马养马的天然之所。

    完美!!!

    距离徐达他们离开又过去了两日。

    朱武终于准备离开琅琊山。

    琅琊山下。

    朱武骑在马上,回首望向待了半年多的山寨。

    愣怔了片刻后,他一扯缰绳,调转了马头,面色恢复了冷静,说道:“我们走!”

    一行二十人向江南行去。

    至于其他人,早已分批离开。

    江湖路远,山高水长,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三哥,诸位哥哥,你们都要好好保重啊!

    朱武心中的惆怅一闪而逝。

    …………

    距离官道不远的一处小径上,一个车队正在小路上缓缓而行。

    车队两边各有五十个骑士随行,这五十个骑士,骑在马上跨着刀,身材壮实,看起来颇为彪悍!

    车队中间,有一辆四米多长的华丽马车,由四匹高头大马拉着。

    这四匹马两黑两白,体态雄健,浑身油亮,没有一根杂毛,是上好的战马,但此刻却被用来拉车,奢侈得紧。

    马车的车帘子一掀,露出一张圆脸青年的脸。

    他招了招手,一个骑士上前,俯下身子,恭敬地道:“公子有何吩咐?”

    “这是到哪儿了?”青年问道。

    “禀公子,我们已经过了定远城,再有小半日功夫就能到江边了。”

    那圆脸公子点点头,说道:“等一下啊。”

    随后将车帘一放,马车里传来说话声。

    不一会儿,车帘再次被掀开,圆脸公子道:

    “大家歇一会儿吧,顺便吃点东西。”

    “是!”

    那骑士直起身,命令下去,“大家停下,在路边休息片刻。”

    马车在车夫的操控下停在路边。

    车厢后门一开,圆脸青年跳了出来,随后向马车门内伸出手,一只玉葱似得白嫩小手搭在了他手臂上。

    “妹妹小心点。”圆脸青年提醒道。

    “奴家晓得。”

    随着一道娇娇柔柔的女子声音,一个清丽的身影从马车中下来。

    女子中等身高,体态妖娆,脸上罩着面纱,能隐约看到,一张秀美的面孔在薄纱下若隐若现。

    将女子扶下马车后,圆脸青年又冲着马车里叫道:“方方、圆圆,你们还不下来,难道等小姐服侍你们吗?”

    两个面容清秀的小姑娘从马车里跳了出来,其中一个皱了皱好看的鼻子,说道:“少爷就是偏心,我和圆圆都是女孩子,少爷怎么不扶一扶?”

    圆脸青年哈哈一笑:“那能一样么,男女授受不亲,莲儿是我妹妹,我扶她没事,你们两个小丫头片子和本少爷非亲非故的,本少爷这种正人君子可不会动手动脚。况且,你们是丫鬟,我是少爷,这世上只有丫鬟服侍少爷的,哪有少爷服侍丫鬟的。”

    圆脸青年开着玩笑。

    方方、圆圆从小和莲儿妹妹一起长大,说是丫鬟,实则情同姐妹,他也将两人当做了家人看待,平日里说话也没什么上下尊卑,随意的紧。

    下了马车,方方和圆圆又从马车上搬下圆凳、矮几,放在空地上。

    接着又抱出一叠纱帐,几根竹竿。

    两人合作,十分灵巧的用纱帐将空地围拢起来。

    随后对小姐招呼道:

    “小姐快来,坐这儿。”

    (兄弟们,鲜花、收藏、打赏走起,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