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陛下,此法可行!【疯狂爆更求评价票】
    获得朱棣的允许后,太医院院使刘礼入内。

    见他正欲行礼,朱棣直接开口:“免了吧!先说说结果。”

    “是!”

    刘礼领命,略作沉吟后,报告:

    “臣昨夜按照‘牛痘种植法’的方式,在自己身上接种了牛痘。”

    “一个时辰后,臣接种的位置出现痘疹。”

    “又过半个时辰,臣的身体出现低热、头疼、疲惫等症状。”

    “这些症状,与天花无异!”

    “什么?!”

    朱棣大惊。

    朱高炽更是连忙躲朝一边!

    这刘礼得了天花,居然还敢来面圣?难道是想借天花,谋害皇上吗?!

    “陛下、太子放心,臣虽出现类似天花的症状,但症状较轻!一夜过去后,这些症状已基本消失。臣行医多年,自然知道不再具备传染性。”刘礼连忙解释。

    闻言,朱棣和朱高炽长舒了一口气。

    朱棣听不懂这刘礼究竟想表达什么,便催促道:“直接说结论!”

    “遵命!”

    刘礼躬身,转而眼中带着欣喜道:“目前来看,臣的症状轻重,发病时间,都与书上所记载‘牛痘接种法’一致!”

    “所以?”朱高炽追问。

    “因此,臣得出结论,此法应该可行!”刘礼说出重点。

    应该?

    这两个字,让朱棣眉头微皱。

    此等国家大事,可不是“应该”两个字能够决定的。

    不过他也清楚。

    能得出这个结论,已是刘礼拿自己当试验品,冒着巨大风险而来。

    “据你分析,此法的可行性,约有几成?”朱棣问道。

    “六……不对,应有七成!”刘礼回话。

    七成,是个不高不低的数字。

    这让朱棣再次变得纠结起来。

    “父皇,南方百姓每日有被传染天花的风险。在儿臣看来,七成已是不少!可命刘院使亲自去南方三省,先局部接种,以观效果。”朱高炽建议道。

    朱棣并没有直接同意,而是问道:“刘院使,你认为呢?”

    “臣愿亲自去南方!臣已接种牛痘,此法究竟是否有效,一去便知!”刘礼秒回,表情坚定。

    闻言后。

    朱棣以及朱高炽二人,都对其生出了些许的敬佩之意。

    这刘礼,是打算用自己当试验品,将试验进行到底啊!

    “准了!立即起行!”朱棣决定道。

    “遵命!”

    深吸一口气后,刘礼叩首离去。

    他才刚转身,朱棣的声音便再次响起:“若能成功阻止南方天花蔓延,首功当属朱乐,次功便是你刘院使的!”

    这是提前允诺奖赏啊!

    刘礼心中一喜。

    虽然只是次功,但想必封赏也不会低。毕竟这可是,事关南方百万百姓的灾难!

    “臣,必不负皇上隆恩。”

    跪地叩首,刘礼一脸慷慨就义的模样,离开了奉天殿。

    他走后。

    “老大,山东饥荒之事,就交给你了。”朱棣又看向朱高炽。

    朱高炽监国多年,多次应对天灾人祸,颇有经验,自然是不二人选。

    “儿臣遵命!”

    朱高炽并不觉得意外,当即领命。

    “这次的事你要高调行动,四处张贴皇榜!在解决饥荒的同时,又要让朱乐的名字,深入每一个流民百姓的心!”朱棣又道。

    朱高炽明白他的意思。

    这是想给朱乐树立名望!为今后的入仕途铺路!

    只是……

    “父皇,此举会不会引得朱乐反感?”朱高炽问道。

    这并非没有可能。

    毕竟朱乐丝毫没有出仕的打算,自然也不想被太多人注意道。

    “无妨。”

    朱棣摆了摆手,反问:“是他帮了数万流民,与朕何干?怎么,还不准流民百姓感恩戴德吗?”

    确实与你无关,你只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朱高炽在心中腹诽。

    觉得此举也没什么不妥,他拱手领命道:“儿臣领命!”

    翌日。

    再与内阁三杨讨论一番后,朱高炽便按照朱乐的策略行动。

    首先。

    为了阻止流民南下,在征得朱棣的许可后,他调动三千营军士,在南下的道路上设置关卡。

    那些已经南下的流民,则分发一些粮食,驱赶回北方。

    此举弄得流民怨声四起,民间多有质疑声。

    对此,朱高炽早有预料。

    所以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便开始下一步工作。

    ……

    ……

    山东边境,兖州府。

    炎炎烈日,蝉喘雷干。

    在接到当朝太子朱高炽的命令后,兖州知府郑刚便设下关卡,严禁流民南下。

    此时关卡已设下多日,流民聚集,已有数万之数。

    刚开始时,郑刚还能用朝廷下拨的粮草救济。但随着流民越来越多,他不得已,只好要将一日施粥两次,改成一日一次,粥也由稠变稀。

    哪怕如此。

    面对数万张口,无力赈灾只在朝夕之间。

    看着眼前的数万百姓,已被饥荒折磨的骨瘦如柴,眼中的戾气也越来越重。

    “府尊,这朝廷这究竟是什么意思?长此以往,恐怕……”兖州同知忧虑道。

    “我心里有数!”郑刚抬手打断。

    实际,他心里有个屁的数!

    郑刚就搞不懂了。

    太子监国多年,从未有所差错。怎么这次的命令,就这么离谱?

    眼下数万流民聚集,即不能让他们吃饱,又不让他们南下,这不是逼他们造反吗?

    ..................................................

    继续咬牙爆更!!!!新书,作者菌每日都会努力爆更,也跪求大佬们投一丢丢鲜花评价票月票,还有书评支持!!

    新书期间,数据极其重要,谢谢大佬们!!拜托大佬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