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章 太子必胜论!【疯狂爆更求评价票】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朱棣都听懵了啊。

    他怎么成太子党的人了?他可是太子的爹!

    略微思索,朱棣很快恍然。

    看来朱乐是误会了什么!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隐瞒了。没错,一切的确如你所说!”朱棣打算顺水推舟。

    误会总比身份直接暴露的好!

    “这就对了!”

    朱乐点头,满意道:“咱俩什么关系?我还能怕你连累不成?虽然你这老头挺不要脸,但也与我投机。”

    “嘿嘿。”朱棣尴尬一笑。

    知道这个话题不宜深入,否则仍旧有暴露的风险,他立即换了个感兴趣的题道:“你为何觉得太子必胜,汉王必败?”

    这个问题的出现,直接让朱瞻基捏了把冷汗。

    上次朱乐就跟他说过这句话,那时他担心暴露身份,并没有追问。

    而此时,他是即期待,又害怕!

    当着皇帝面前,与皇帝谈论夺嫡之事,真的妥当吗?

    朱乐自然不知他的想法,当即侃侃而谈:

    “太子仁德,汉王残暴,众所周知。”

    “当今皇上只问兵事,自靖难起,凡涉及政务之事,皆便托于太子。”

    “太子监国十年,主持会试。如今全国各地官员,大多出自太子府。多年仁政下,深得百姓爱戴。”

    “此一点,占了人心。”

    “确实如此。”朱棣点头赞同,“但汉王在军中势力,盘根错节,不可小觑。”

    “这也是我接下来想说的。”朱乐继续分析:

    “汉王虽掌军权,却不懂治国,更不懂人心。”

    “如今天下大定,若让他麾下将士举兵对外,征伐外邦蛮夷,自然凶猛彪悍。”

    “可如果举兵对内,将刀剑面向自己人?”

    “若不占大义,那些将士们就算迫于威信从之,最终也会军心不稳,忘风而散!”

    “需知。”

    “年年征战,百姓困苦,兵士们也同样厌战!”

    有道理!

    朱棣听得连连点头。

    抛开他个人的喜恶不提。

    纵观满朝文武,支持汉王者多为武将。而支持太子者,则为文臣,可谓是泾渭分明。

    这看似均衡的实力,实际对汉王极为不利。

    毕竟武将不懂治国,更没有文臣那么多鬼心思。

    这再加上太子深受百姓爱戴,多年来从无差错。汉王想将其击败,通过正道登基为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此一来。

    汉王想完成自己的目的,就只有一条路。

    造反!

    直接抢!就如当时的靖难!

    曾经朱棣对此并不信。

    他不相信自己的两个儿子会自相残杀,也不相信汉王会破釜沉舟,不顾天下百姓、士兵的性命。

    但随着两个儿子的争斗越来越激烈,此时已由不得他不信。

    “若陛下不忍让俩儿子兄弟相残,最终废太子,立汉王为储君呢?”朱棣突然问道。

    此言让一旁的朱瞻基,心都快跳出来了啊!

    朱乐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朱高炽顺利登基,则朱高煦必反。

    可反过来。

    若朱高煦顺利成为太子,以正道登基。朱高煦仁厚,必不会为了皇位手足相残,置天下黎民百姓而不顾!

    毋庸置疑,这确实是防止手足相残的最好方式。

    但。

    朱乐摇头叹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汉王登基,太子必死。皇帝不懂治国,只懂征战。到时,国将不国。”

    “……”

    朱棣沉默了。

    ……

    ……

    离开宅院,朱棣与朱瞻基乘坐车辇回宫。

    一路上。

    朱棣始终眉头紧锁,似在思索朱乐的话。

    朱瞻基不敢多言,始终沉默。

    回宫后。

    “召太医院院使刘礼。”更衣后,朱棣吩咐道。

    “我亲自去一趟吧,顺便回家。”朱瞻基回话。

    “嗯。”

    朱棣点头同意,又道:“今日朱乐所言,你可告知你父亲,却不可四处宣扬。”

    “遵命。”朱瞻基不敢违背。

    随着他的离去。

    很快,太医院院使刘礼到来。

    刘礼已年过花甲,民间寻医四十载,救治病人无数,医术高超众所周知。

    朱棣也没有废话的意思,直接将“牛痘接种法”递给他。

    “此法,或能更快扼制南方天花蔓延,你且看看。”朱棣道。

    牛痘种植法?

    刘礼皱眉,仔细观看。

    片刻后,他禀告道:“陛下,此法闻所未闻,但从理论上判断,确实可行。至于能否达到陛下所说的效果,需要进行实验。”

    “需要多久?”朱棣问道。

    “少则三五日,多则月余。”

    “时间太长!”

    朱棣居高临下,冷声道:“就算朕能等,南方百姓也等不了,朕给你一日时间!”

    一日?

    刘礼大惊!

    稍懂医术的人都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不需要你验证结果,只需要验证可行性有多大!”朱棣补充道。

    若如此,倒也并不难。

    “臣领命。”

    刘礼拱手领命,而后又在朱棣的命令下退下。

    大殿内再次恢复安静。

    朱棣并没有选择就寝,而是独自思考。

    今日朱乐所言,让他心有些乱。

    还有。

    到最后,他也没办法追问朱乐关于解决饥荒的办法。

    “等明日,我便说没见到托话之人,再去问问那小子。”朱棣暗自决定。

    此事迫在眉睫,可拖不得。

    至于朱乐将他误会成谁了?这点朱棣同样纳闷。

    唯一知道的,应该是太子党中的某人。

    这件事同样要弄清楚,否则今后很容易露出马脚。

    “我的好孙儿啊,你真是让爷爷我焦头烂额。”朱棣摇头苦笑。

    ..................................................

    继续咬牙爆更!!!!新书,作者菌每日都会努力爆更,也跪求大佬们投一丢丢鲜花评价票月票,还有书评支持!!

    新书期间,数据极其重要,谢谢大佬们!!拜托大佬们!

    ..................................................